學達書庫 > 鄧中夏全集 > 鄧中夏年譜 | 上頁 下頁 |
1930年(5) |
|
12月末,從1930年9月12日至1931年1月初,是鄧中夏來到紅二軍團和湘鄂西蘇區工作的第一個時期。這個時期,作為紅二軍團的政治委員和湘鄂西特委的書記,他很好地行使了全權,並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一、堅決制止立三路線的執行,並且認真徹底地清除立三路線造成的後果,工作包括: 1.命令紅二軍團撤出進攻武漢的戰鬥。 2.在特委和蘇區的會議上,貫徹三中全會後中央的路線。 3.認真批判立三路線,表現在: ⑴在我軍力量薄弱,沒有足夠的力量的情況下,杜絕進攻大的中心城市。 ⑵批判了在立三路線時,在未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變相欺騙並迫使當地的群眾加入紅軍的極端錯誤的行為。 ⑶批判了在立三路線時,把地方軍隊全數「充入紅軍」,帶走參加進攻武漢戰鬥的自毀「長城」極端錯誤的行為。 ⑷堅決地取消了立三路線的「行動委員會」,重新恢復和建立黨、政府、軍隊、青年團、工會、婦聯、農會等組織,繼續深入地進行土地革命鬥爭。 ⑸重新組建新的地方軍隊,配備最得力的政治幹部和軍事幹部。 二、大力貫徹三中全會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1.經過認真調查研究,指出立三路線及之前的蘇區政權,存在的嚴重問題。 鄧中夏發現在蘇區幹部中普遍的「水平低」,找不到政策和行動的方向;存在著嚴重腐敗和墮落,並把問題的嚴重情況及時地向中央彙報。中央批示說:這個政權「還不是真正的工農勞動群眾自己的政權。」(注:見《中共中央給紅軍的訓令》,1930 年12月10日) 帶領蘇區的幹部一起,從根本上解決蘇區老百姓「反水」的問題。 什麼是「反水」?如果你同樣用國民黨、地主、惡霸的政策來欺壓人民,只要時機成熟,人民就會起來反抗,就會打倒你。這種起而反抗和打倒的現象就叫「反水」。發生了這樣的事情。鄧中夏明確指出,這是洪湖蘇區錯誤的政策逼迫著人民起來反水。這些錯誤的政策表現在錯誤的土地政策、中農政策、富農政策、經濟政策、稅收政策、徵兵政策,及政府工作人員的腐化、濫用職權等方面。 鄧中夏將蘇維埃存在的嚴重問題,及時的報告了中央,認為這樣的政權「不能用了!」必須改組。鄧中夏對各級蘇維埃政權進行了徹底的改組,剷除了腐敗分子,加強了党的領導,補充新鮮血液;更加重要的是,一到洪湖,一方面作實地調查,另一方面根據中央的要求和洪湖根據地的實地情況,夜以繼日地親自制定了六大政策。在党的會議上形成了六大決議。 必須加強党的領導,加強幹部的管理和教育。鄧中夏在新建立的聯縣機關,專門設立了聯縣政府黨團書記一職的黨委機構,管理黨和教育党的幹部等。 2.經過認真調查研究,指出紅二軍團存在的嚴重問題。 鄧中夏來紅二軍團時中央要求,要把紅軍建設成鋼鐵般党的紅軍鐵軍,但當時紅二軍團存在著許多嚴重的非無產階級的思想觀念和作風,「的確二、六軍毛病太多,實是難於智度,最主要的是紅色軍事教育在全軍中,只是滄海一粟……」它表現在:紅二軍團由二和六兩個軍組成,才組成三個月,兩個軍之間產生了嚴重不團結的問題;紅二軍主要的成分是各個起義的農民軍,其成分複雜,一些人還吸鴉片;紅六軍存在有極端民主化和農民意識問題,並掩飾自己的錯誤;二、紅六軍在給養的分配上,存在有不公平;總體上,軍隊的素質差,缺乏培訓、急需要教育、培養、訓練和提高等。 首先急需的是,加強党的絕對領導,加強黨組織的建設,他在給中央的報告中說:「紅二軍團一萬兩千人,黨員只有500,黨不發展的重要原因,是因為政委兼前委書記,(前委書記)工作太忙,顧不過來。建議政治委員不要兼任前委書記」。並建議,在紅二軍團首先進行實踐。在加強党的領導、加強黨組織的建設之後,軍隊有了生氣,產生了重大變化。他的意見,得到了黨中央的贊同,並作為一條經驗,發給各個紅軍推廣執行。(注:見《中共中央關於目前政治局勢及黨的任務、紅軍戰略、蘇維埃大會、土地、農民、經濟財政等問題給長江局轉中夏同志並轉鄂西特委的指示》,1930年11月21日) 3.在此基礎上,為紅二軍團和湘鄂西蘇區制定了六大決議案,對症下藥。 三、為紅二軍團制定了新的軍事路線並貫徹實施,不斷地摸索著湘鄂西根據地應當選擇的戰略和戰術。 1.初來時,中央指示的軍事路線,是仍然帶有「左」傾思想的軍事路線。 2.經過實地調查,鄧中夏多次向中央提出修改軍事路線的意見。 鄧中夏一到洪湖就發現二軍團就現在的戰鬥力,還沒有具備進攻長沙的能力,在鄧中夏給中央的報告中說:「唯據我觀察,第二軍團是否能擔此重任尚是問題,因其戰鬥能力實數有限,從上次進攻監利失敗,此次進攻沙市無功可證。」並且報告中央,「9月23日,得見敵人報紙載,一、三軍團已經退往醴陵,因此,渡江(去參加戰鬥)問題,不得不加以謹慎!」提醒中央應當改變軍事行動計劃。到九十月間,全國的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在蔣介石的指揮下,敵人調集更大的兵力向我中央蘇區進攻。 3.中央停止了原先帶有「左」傾思想的軍事路線。 中央及時發現了敵人的企圖,在鄧中夏等第一線戰鬥的將領的建議下,立即改變了軍事戰略,決定全黨全軍緊急動員,保衛蘇區尤其是中央蘇區。命令紅二軍團「或者南或者北,對敵人展開進攻,最大限度地牽制敵人的兵力,以配合一、三軍團粉碎敵人的圍剿。」中央終於結束了帶有「左」傾的軍事路線。 鄧中夏堅決執行了中央要求紅二軍團「最大限度地牽制敵人的兵力」的命令,用最大的力量配合了一、三軍團反圍剿的鬥爭。 加上洪湖蘇區的武裝鬥爭,大量地牽制了敵人的兵力,有力地支援了中央蘇區反圍剿的鬥爭,鄧中夏帶領紅二軍團對敵的英勇作戰的的行動,得到了中央的讚揚。(注:見《中共中央關於政治局勢及黨的任務、紅軍戰略、蘇維埃大會、土地農民、經濟財政等問題給長江局並轉中夏同志並轉鄂西特委的指示》,1930 年11月21日) 四、實行了正確的軍事路線並堅決加以貫徹。 1.加強党的領導在紅二軍團的貫徹實施。 在加強黨組織的改組和整頓(見前文)之後,要提高軍隊的戰鬥力,必須大力樹立軍事領導人的威信,這是解決軍隊許多問題的關鍵。鄧中夏來紅二軍團前,原特委和長江局在如何對待賀龍同志的問題上產生過遲疑,已經把狀告到了中央「二軍內部許多問題,因賀雲卿(賀龍)同志關係棘手,」請「中央特別注意!」(注:見《鄂西特委給中央的報告》,1930年8月10日)來二軍團後,鄧中夏對軍隊和賀龍同志都進行了認真的調查,他向中央保舉說:「雲卿本人政治上確無問題,其部下大半均入黨,黨的觀念雖然弱,但均忠實勇敢!」並指出:「過去領導同志不從積極方面加以正確領導,而卻從消極方面反對服從個人傾向。顯然是左稚病的表現!」在作了大量思想工作的同時,鄧中夏處處注意宣講軍隊聽從指揮的重要性,處處注意樹立賀龍同志的威信。這對於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起到了根本的保證。 2.在一次開闢仙桃的戰鬥中,鄧中夏帶領沒有政治工作經驗,屢屢出現政治政策錯誤的地方軍隊,在實際戰鬥的現場,實教,實練。 這場和「北極會」的鬥爭,是一場嚴肅的政治鬥爭。 「北極會」是洪湖一帶,在廣大赤色和白色地區交匯地帶,廣泛存在的以紅色政權為敵的一個反動地方武裝,它以會道門的迷信迷惑其成員,上戰場之前喝「壯魂」酒,「心誠則不死」。有相當的戰鬥力,紅軍難於對付。入會要入會錢,如要反抗則殺之,並燒其房。然而錯誤的蘇維埃政策更加擴大了「北極會」的隊伍。 白區人到赤區則殺其人火其居,赤區人到白區,同樣也殺其人火其居。於是造成赤、白區交界帶三十裡往往成無人區,交通完全斷絕。蘇區地方黨部不加以糾正,縱容這種錯誤和錯誤的思想的存在。 鄧中夏嚴肅地指出,這是蘇維埃政策上的巨大錯誤,並一針見血地指出說:「這一政策可以使蘇維埃區域陷於滅亡!不僅赤色區域的政治影響不能擴大,而又使白色區域群眾仇視赤色區域。」這一政策活生生地把白區的群眾推給了敵人。鄧中夏指出和「北極會」的鬥爭和作戰的目標必須直指「北極會」的「老師」,作戰的口號是「殺盡『老師』,保護群眾」;「『北極會』的群眾與我們聯合起來,殺盡欺騙壓迫他們的『老師』」。更加重要的是,以紅軍為榜樣,帶領一起出征的三千暴動隊和赤衛隊武裝一起行動,制定嚴明的紀律,嚴懲亂殺人放火者。果然,在強大的政治攻勢下,「北極會」被摧垮了,紅色政權的執政水平提高了,在整個戰鬥中,地方武裝除了嚴懲「老師」外,同樣沒有亂殺人放火,所「逮捕的五六百群眾,全數好言釋放,使『北極會』群眾根本動搖」。取得了政治上的偉大勝利。 3.辦學習班、刊物、訓練班,帶頭宣講,提高廣大幹部的政治水平,培養、教育和提拔幹部。鄧中夏到任後不久,就把具有軍事才幹的段德昌提拔為軍長,提拔許光達為師長……包括那些執行過錯誤路線並認識到錯誤的同志,如柳克明同志仍然被任命為政治部主任。這對穩定幹部隊伍,團結、教育和壯大幹部隊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開辦軍隊幹部訓練班,鄧中夏親自講課,從思想政治到軍事科目樣樣都有,從9月20日調回紅二軍團到10月,開始進行的軍事教練分為戰鬥教練、政治教練和軍事機關整頓。 在鄧中夏來到紅二軍團和湘鄂西蘇區工作的第一個時期裡,(自1930年9月12日至1931年年初),鄧中夏帶領紅二軍團和湘鄂西蘇區堅決制止了立三路線的執行,嚴肅認真地清除著立三路線留下的餘毒,制定了更加符合湘鄂西實際的方針政策,開始了一個新的欣欣向榮的歷程,沿著黨的三中全會路線,努力向一三軍團學習,沿著勝利的方向大踏步地前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