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鄧中夏全集 > 鄧中夏年譜 | 上頁 下頁 |
1925年(3) |
|
6月20日,廣州沙面租界的工人三千多人,決定21日全體罷工,當晚即發出罷工通告。沙面是全國駐廣州領事的所在地。很多華工在買辦洋行裡工作,他們在帝國主義者的嚴密控制下,發動罷工是極不容易的。但由於工人群眾激于民族義憤,和共產黨員李森、何耀全等同志進行了細緻的組織工作,終於決定罷工。 6月20日,以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名義發表文章《為什麼罷工?》。 6月21日,沙面工人開始罷工,並組織了沙面中國工人援助上海慘殺案罷工委員會,議決所有在廣州市內的英、日、美洋行職工應採取一致行動。於24小時內一律罷工。香港工人和廣州罷工工人的匯合,形成了洶湧澎湃的反帝鬥爭高潮。 6月22日,廣州各界對外協會召開執行委員會會議,決議在23日召開市民遊行大會,並通電全國各團體和全國同胞,呼籲全國人民一致奮起,反抗帝國主義。在這同時,由於沙面工人紛紛罷工,使得英、日、美各國領事大為恐慌,他們將東西橋鐵閘完全關閉,所有沙面內的重要地點,都高築沙包,如臨大敵。 同日上午,英國潛水艇竟駛入我華界同德大街口海面寄碇。下午2時,有日本兵艦兩艘,駛進白鵝潭河面。統計當時灣泊在沙面的外國兵艦:英國三艘,美國兩艘,日本三艘。「山雨欲來風滿樓」,原來這個時候,帝國主義者正在策劃屠殺中國人民的陰謀。這一天,英國領事詹姆生給廣東革命政府一個照會,竟聲名要屠殺遊行的中國人民。但是,中國人民是嚇不倒的,英勇的省港工人和廣州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23日仍然舉行了反對帝國主義的英勇示威。 6月23日,省港罷工工人和廣州各界人民,在東較場內舉行援助滬案示威運動大會。群眾高呼「打倒帝國主義」、「取消不平等條約」等口號。下午三時左右,當遊行隊伍路過沙面租借對岸的沙基時,英國領事卻命令士兵,開槍射擊遊行群眾,同時,白鵝潭和沙基口的英、法、葡等國兵艦也開炮助擊。當時就有52人被擊斃,受重傷的有170多人,輕傷無數。這就是有名的「沙基慘案」。上海同胞的血還沒有幹,新的流血又開始了。帝國主義的殘暴屠殺,沒有嚇倒中國人民,卻更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憤怒。廣東人民更熱烈地援助省港罷工,堅決要求抵制和封鎖香港,與英帝國主義實行經濟絕交。 6月24日,省港罷工委員會的機關報《工人之路》第1期出版(注:這個出版日期是推算出來的。因為現在所看到的《工人之路》,最早的一期是第8期,出版於1925年7月1日,按日期推算,第1期應該是1925年6月24日出版的)。 《工人之路》的編輯出版工作,是在鄧中夏同志直接領導下進行的。創刊之初,他親自擔任報紙的主編,諸如擬定宣傳方針和編輯計劃,安排編輯出版工作,他無不參與指導;一些重要稿件的寫作或審閱修正以及最後審訂大樣等,也都由他負責。鄧中夏同志自己寫了《工人之路》四個字,「他任主編,每日寫評論交給助手,其他新聞材料是由黨區委工委(注:這裡是指中共廣東區委會。當時廣東區委領導廣東、廣西兩省黨的工作,故名區委。)和李森同志交來。鄧中夏同志每天上午都到文明路十五號黨區委工委辦公室,寫《工人之路》的評論文稿。並從他的皮包裡取出一些新聞材料,交給助手進行編輯。有時候,他還指示有關報紙編排技術方面的一些問題,如某文標題排某種字號等。《工人之路》在廣州惠福西路宏興印刷局印刷。每天下午四時起陸續發稿,到晚上8時發齊。主要是評論稿,通常是鄧中夏同志寫好後,下午就可以發排。但是有時候遇到急要的評論則由他隨時交給助手,隨即送到宏興。晚上十二時左右校完第一次打樣,到第三次最後校閱時,就要在子夜以後二時了。 《工人之路》的編輯內容,經過逐步的改善,罷工工人十分喜愛閱讀,成為工人自己唯一的報紙。 「工人之路」從1925年6月24日創刊,到1927年4月15日止,共出版了約619期,前後出版約107個月。1927年4月15日,被叛變的國民政府查封。 6月26日,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舉行第一次會議。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是省港罷工的最高議事機關,也是最高的領導機關。代表大會的組成,以人數為比例,每五十個罷工工人選舉一個代表,共有代表八百多人。代表大會隔日開會一次。 6月27日,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全國總工會于廣州太平南路西瓜園,召開了香港、廣州各工會代表大會,通過了省港罷工委員會的組織法,成立了13人(香港代表9人,沙面代表4人)組成的省港罷工委員會,蘇兆征同志當選為罷工委員會的委員長,鄧中夏同志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被聘為罷工委員會的總顧問,中央任命他為罷工委員會黨團書記。 罷工委員會是罷工的最高權力執行機關,下設幹事局,分置招待、庶務、交際、交通、遊藝、宣傳、文書等七個部;另設財務委員會、糾察委員會、築路委員會、工商審查仇貨委員會、會審處、審計局、法治局、保管拍賣處、騎船隊、調查處等部門,直屬罷工委員會領導。罷工委員會就設在廣州越秀南路的東園。後來有人說省港罷工委員會的組織,像個小小的政府,稱之為「東園政府」,就是由此而來的。 罷工委員會的組織法,是鄧中夏同志根據党的指示草擬的;罷工委員會成立以後,人員的配備、幹部的訓練及各種工作的開展等,都是在中夏同志參與規劃和指導下進行的。罷工委員會每天開一次會,完全採取民主集中制,體系相當嚴密而又靈活。它的成立,加強了罷工工人的組織,加強了對敵鬥爭的統一指揮。但它開始成立的時候,卻費了一番周折,鬥爭還是激烈的,通過討論和投票,反對的意見被否決了。 鄧中夏同志每天上午都到東園罷工委員會辦公,處理罷工中的各種問題,參加一些會議;罷工委員會的委員,各部門的幹部,各工會的代表,也常常在這時候來找他和蘇兆征同志請示工作,提出問題,請他們幫助解決。鄧中夏同志當時還是廣東幾個重要團體的委員或主席團委員,如廣東各界對外協會,統一廣東各界代表會,中華各界開闢黃埔商埠促進會,廣東工農學商聯合會等。他經常在下午出席這些團體的會議,或和國民黨的一些領導人物,如廖仲愷先生等協商各種問題,以取得國民政府對罷工的主持和幫助。晚間,他多半到文明路15號黨區委辦公,寫文章,起草決議,審閱文件。 6月,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對外宣言」。 7月1日,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致「歡迎香港罷工工友詞」。 同日,在省港罷工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鄧中夏被推舉為糾察隊訓育長。 同日,省港罷工工人舉行代表大會,選出糾察隊的職員,並決議組織糾察隊以協調軍警封鎖港口,又決議設立糧食販賣委員會。 在建立「工人政府」的權力機構中,最關鍵的是建立党領導下的工人武裝工人糾察隊。鄧中夏在實踐中,逐漸地理清了思路、架構,並制定了許多相應的制度。經過罷工戰鬥和生活的考驗,一直到了1926年10月,不斷地完善著。 鄧中夏進行的,這個党領導下軍隊建設的先行嘗試,形成党指揮槍的思想、架構、制度的雛形。為我黨紅軍和後來軍隊的建設提供了經驗。 罷工委員會也賦予了工人糾察隊的重大責任,並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 7月1日,廣州國民政府成立。討伐劉楊戰役以後,廣州政府雖然仍處於內憂外患岌岌可危的境地,但聚集在廣州的十幾萬省港罷工工人,卻熱烈擁護革命政府,國民黨左派自然為之氣壯,便採納了中國共產黨的提議,重建新政府,宣佈新政綱,主張軍政統一,財政統一,民政統一;並以黃埔學生軍為骨幹,統一各地方軍隊為國民革命軍,各軍受政治部訓練,軍需獨立。國民政府主席是汪精衛,財政部長是廖仲愷。 同日下午,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舉行第四次會議,討論選舉罷工糾察隊員、封鎖糧食、設置糧食販賣委員會等問題。鄧中夏同志在會上被推舉為糾察隊的訓育長。 同日,在第8期《工人之路》上,發表《〈工人之路〉特號出版啟事》。 7月2日,在第9期《工人之路》一版,發表短評《勖國民政府》,署名鄧中夏;另在四版「小言」欄中,以筆名「重遠」發表如下評論短文:《單獨對英》、《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美國除外嗎?》、《外交政策與民意》、《可惜肥腸滿腦的人想不到》。 7月3日,省港罷工委員會正式成立,蘇兆征、林偉民、李森等13人當選為委員,蘇兆征任委員長,鄧中夏、廖仲愷等被聘為顧問。 7月3日,在第10期《工人之路》上,發表《修改不平等條約》的文章,署名心。 同日,為香港工團委員會起草了《香港工團委員會對香港當局提出的罷工要求》。並發表在第10期《工人之路》上。 7月4日,罷工委員會召開第二次常會,推定幹事局屬下各部的負責人,李森任幹事局長,並決議添設罷工委員會海口封鎖隊。罷工委員會成立財政委員會,蘇兆征兼任委員長。 7月4日,在第11期《工人之路》上,發表《省港罷工委員會糾察隊職權規程》。 7月5日,省港罷工委員會糾察隊,在東園前廣場集合隊伍,並舉行成立大會。糾察隊的總教練是徐成軍,訓育長是鄧中夏。糾察隊的任務有四:一、維持秩序;二、截麟廬、留糧食;三、逮捕走狗;四、扣輯仇貨。 糾察隊編好後,便分配到各海口駐防,封鎖了香港。 同日,在第12期《工人之路》上,發表《讀了國民政府宣言後》的文章,署名心;同期並發表《省港罷工委員會糾察隊應守的紀律》。 從6月底開始,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出面,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對罷工的組織領導機構,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整頓。經過整頓,建立健全了省港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省港罷工委員會,分別作為處理罷工事務的最高議事機關和最高執行機構。在省港罷工委員會下,設幹事局、財政委員會、會審處、保管拍賣處、法制局、審計局、築路委員會,以及罷工工人宿舍、飯堂、醫院、宣傳學校和勞動學院等等。此外,省港罷工委員會還組織了一支強大的武裝糾察隊。糾察隊開始有2000餘人,後來發展到5000餘人,編為一個總隊、五個大隊,每大隊下轄支隊、小隊和班,每班12人。糾察隊配有槍械500余支,還有由小火輪改裝的小艦艇12艘和一些電船。糾察隊的任務,是沿海岸線佈防,執行對香港的封鎖和維持罷工秩序。 7月6日,中華全國總工會省港罷工委員會發出通電。 7月8日,省港罷工委員會開會議決實行封鎖香港及新界口岸。 7月9日,在第16期《工人之路》上,發出《省港罷工委員會實行封鎖香港的通電》。 7月10日,開始執行封鎖香港及新界口岸的決議,所有輪船輪渡,一律禁止開往香港及新界。 7月11日,省港罷工工人公祭沙基慘案死難烈士。到祭者一百多個團體,十幾萬人,鄧中夏同志是主祭人之一。 7月12日,在第18期《工人之路》上,發出《公祭沙基死難烈士的誓詞和祭文》。 7月14日,在第20期《工人之路》發表短評《糾察隊的責任》,署名鄧中夏。同期也發表了為香港工團委員會起草的《全港工團代表大會議決增加的四項要求條件》。 7月16日,在第22期《工人之路》發表論文《贊成開國民會議預備會議》,署名鄧中夏。 同期四版,刊登了鄧中夏同志的報告《省港罷工工人的組織》。署名鄧中夏。 7月17日,在第23期《工人之路》三版,發表短文兩則:《好現象》、《豈不慚愧》,均署名夏。同期四版,續登了報告《省港報告工人的組織》,署名鄧中夏。 7月18日,在第24期《工人之路》發表短評《記清三個方法》,署名鄧中夏。 7月19日,在第25期《工人之路》上,發表《廢除通知第11號第13號》,署名鄧中夏。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公佈了致國民政府和致公安廳長吳鐵城的函件。同期還發表了《糾察隊通告三則》,署名鄧中夏。公佈了代表省港罷工委員會發出《為處理犯人問題致公安局長吳鐵城函》;公佈了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出的《致檢察廳長盧興原函》。 7月20日,在第26期《工人之路》發表短評《香港帝國主義損失一萬萬餘元了》,署名鄧中夏。 7月21日,在第27期《工人之路》發表《紅毛鬼乞和之初步》,署名鄧中夏。 7月23日,鄧中夏同志在罷工工人代表大會上,作了《罷工以來歷次大會的經過》的報告,報告原文刊登在《工人之路》第29期。 7月24日,在第30期《工人之路》發表短評《紅毛鬼之自供》,署名鄧中夏。 7月25日,在第31期《工人之路》上,公佈了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出的《致國民政府公函》及代表罷工委員會《為組織特別法庭問題致國民黨政府函》。 7月26日,省港罷工代表在廣大大學禮堂舉行聯歡會,鄧中夏同志代表全總演講。 7月27日,香港英帝國主義者召開所謂「公民大會」,電請倫敦英皇,立即出兵攻打廣州,驅逐「過激黨」,說廣東人都是「過激黨」。英皇接電後,正值本國無產階級鬧罷工風潮,各殖民地不穩,各帝國主義之間也有衝突,因此對香港的請求置之不理。 同日,在英文刊物con ton gagette上,發表文章《目前罷工中上海工人的進步》,署名鄧中夏。 7月28日,在第34期《工人之路》發表短評《怎樣實行工農聯合》,署名鄧中夏。同期公佈了代表中華全國總工會發出的《致國民政府函》。 同日,國民黨軍官在廣東省議會禮堂,舉行了各工團代表招待會,鄧中夏同志代表全總演說。 7月30日,在第36期《工人之路》上,發表糾察隊訓育提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之經過及現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