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簡易哲學綱要 | 上頁 下頁
第五編 結論


  以上各編,已把哲學上論理、倫理、美學三方面的關係,陳述大概。論理學方面,純用概念。美學方面,純用直觀。倫理學方面,合用兩者。隸于功利論的,由概念,是有意識的道德;超乎功利的,由直觀,是無意識的道德。自叔本華主張意志論,以萬有無非意志;而昔之智力論,遂為之屈服。故人生哲學,以至善為依歸,自是顛撲不破的見解。但叔本華的厭世觀,以美的直觀為達到道德的作用,而排斥根本概念的知識。近如柏格森的直覺哲學,也有以知識為停滯的意識之說。此等申直觀而斥概念,正與黑格耳一派申概念而黜直觀,同為一偏的見解。平心而論,哲學是人類精神的產物,決沒有偏取一方面而排斥他方面之理;以倫理為中堅,而以論理與美學為兩翼,這才是最中正哲學。

  也有人以精神三方面的統一為屬￿宗教的。但宗教不過哲學的初階,哲學發展以後,宗教實沒有存在的價值。追溯宗教的發生,實起于應時勢而挺出的哲學家。例如摩西定十誡,不過如大禹的述洪範九疇;印度韋馱經述四階級,不過如柏拉圖的《共和國》裡面說三階級;阿拉伯察拉土司脫拉立二元教,主張以光明戰勝黑暗,不過如《周易》的說陰陽。然而摩西的教義,到耶穌而革命;韋馱經的教義,到佛陀而革命;阿拉伯的教義,到謨罕默德而革命。這就是哲學發展的公例。耶穌的態度,很像蘇格拉底;佛陀的態度,很像托爾斯泰;謨罕默德的態度,很像尼采;也不過一種哲學家表觀個性的慣例,毫沒有神奇可言。至於一切附會的神話,正如中國孔子,是個最確實的人物,而讖緯中也有許多怪誕的附會,也不足據為宗教家的特色。

  宗教所以與哲學殊別的緣故,由於有教會。教會是以包攬真善美三者為職業,死守著舊的教義,阻新的發展。所以哲學的改革極易,而已成宗教的哲學,改革極難,甚至釀成戰爭。

  宗教雖有死守舊義的教會,要包攬真善美事業,然而學術發達以後,包攬的作用,漸漸為人所窺破,不能不次第淘汰。最先淘汰的是知識方面。如蓋律雷的被迫,白儒諾的被焚,就是新知識與教會舊知識戰爭的開幕。以後科學逐漸發展,經過十八世紀惟物論、十九世紀生物進化論時代,宗教上壟斷知識的舊習慣,已經完全打破。行為方面,宗教所主張的,是他律說,本不如自律說的有力;經斯賓塞爾說進化的道德,尼采區別主人道德與奴隸道德,紀約主張無強迫與無懲罰的道德,宗教上壟斷道德的習慣,也就失了信用。現今宗教社會所以還能維持,全恃他與美術的關係。我們考初民美術,如音樂、舞蹈與身體上器具上的飾文,很少不含有宗教的意義。而現有的宗教,也沒有不帶著美術的作用。例如集會的建築,陳列的雕刻與圖畫,演奏的樂歌,以至經典的文學,教士的雄辯,祈禱的儀式,都有美的作用,所以還有吸引信徒的能力。而且不但外形上關係這樣密切,就是照主義上說,宗教的最高義,在乎於有窮世界接觸無窮世界,而前述色林之美的觀念說,所謂無窮的完全進入於有窮的,有窮的完全充滿著無窮的;乃正是這種作用。所以宗教的長處,完全可以用美術替代他。而美術上有「日日新,又日新」的歷史,與常新的科學及道德相隨而進化,這不是宗教所能及的。

  哲學自疑入,而宗教自信入。哲學主進化,而宗教主保守。哲學主自動,而宗教主受動。哲學上的信仰,是研究的結果,而又永留有批評的機會;宗教上的信仰,是不許有研究與批評的態度。所以哲學與宗教是不相容的。世人或以哲學為偏於求真方面,因而疑情意方面,不能不借宗教的補充;實則哲學本統有知情意三方面,自成系統,不假外求的。

  附:譯名檢對表

  三畫 馬赫 Mach

  四畫 牛頓 Newton

  孔德 August Comte

  文克曼 Winkelmann

  五畫 馮德 Wundt

  尼哥拉斯·庫沙奴 Nicoras Cusuns

  尼采 Nietsche

  加伯尼 Cabanis

  白儒諾 Bruno

  六畫 安納西門特 Anaximender

  安納西米尼斯 Anaximenes

  安納撒哥拉斯 Anxagoras

  安斯坦 Einstein

  休謨 Hume

  伊壁鳩魯 Epikur

  色林 Schelling

  達爾文 Darwin

  亞利士多德 Aristoteles

  西利馬吉爾 Schleiermacher

  托爾斯泰 Leon Tolstoi

  紀約 Guyau

  七畫 希拉克裡泰 Heracleitus

  伏脫 Vogt

  步息納 Büchner

  邦介登 Baumgarten

  克利湯生 Christane

  克洛司 Benedetto Croce

  來勃尼茲 Leibniz

  狄德洛 Diderot

  八畫 拉美得裡 Lamettrie

  呵爾拜赫 Holbach

  阿斯凡德 Osward

  九畫 柏拉圖 Plato

  柏拉丁 Platin

  洛克 Locke

  洛采 Lotze

  屋幹 Occam

  勃克萊 Berkeley

  勃魯舍 Broussais

  哈脫曼 Hartmann

  十畫 泰利士 Thales

  恩比多立 Emperdocles

  海巴脫 Herbart

  海克爾 Hecker

  埃利亞 Ercat

  都林 Düring

  十一畫 畢泰哥拉 ythagoras

  培根 Bacon

  笛卡兒 Descartes

  康德 Kant

  康地拉 Condillac

  基希呵甫 Kirchhoff

  菲息納 Feehner

  梭爾該 Solger

  十二畫 斯密 Adam Smith

  斯賓塞爾 Spencer

  斯賓諾莎 Spenoza

  斯多亞 Stoik

  斯托斯 Strauss

  費息脫 Fichte

  黑格耳 Hegel

  奧古斯丁 Augustin

  十三畫蓋律雷 Galileo

  葛令克 Geulinex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