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蔡元培文集三 | 上頁 下頁 |
美術的進化 |
|
前次講文化的內容,方面雖多,歸宿到教育。教育的方面,雖也很多,他的內容,不外乎科學與美術。科學的重要,差不多人人都注意了。美術一方面,注意的還少。我現在要講講美術的進化。 美術有靜與動兩類:靜的美術,如建築、雕刻、圖畫等,占空間的位置,是用目視的。動的美術,如歌詞、音樂等,有時間的連續,是用耳聽的。介乎兩者之間是跳舞,他占空間的位置,與圖畫相類;又有時間的連續,與音樂相類。 跳舞的起原很簡單,動物中,如鴿、雀,如貓、狗,高興時候,都有跳舞的狀態。澳洲有一種鳥,且特別用樹枝造成一個跳舞廳。到跳舞之進化的時候,我們所知道的非、澳、亞、美等洲的未開化人,都有各種跳舞,他那舞人,必是身上畫了花紋,或加上各種裝飾,那就是圖案與裝飾品的起原。跳舞的地方,有在廣場的,但也有在草舍或雪屋中間,這就是建築的起原。又如跳舞會中,必要唱歌,是詩歌與他種文學的起原。跳舞時,常用簡單的樂器,指示節拍,這就是音樂的起原。似乎各種美術,都隨著跳舞而發生的樣子。所以有人說最早的美術就是跳舞,也不為無因。 未開化人的跳舞,本有兩種:一種是體操式,排成行列,注重節奏。中國古代的舞,有一部分屬此類,如現在文廟中所演的。歐洲人的跳舞會,也是此類。不過未開化人的跳舞,男女分班。男子跳舞時,女子組成歌隊。女子的跳舞會,男子不參加。歐人現在的跳舞會,卻是男女同舞的。歐人歌劇中,例有一段跳舞,全由女子組成,也是體操式的發展。 未開化人的跳舞,又有一種,是演劇式,或摹擬動物狀態,或裝演故事,這就是演劇的起原。我們周朝的武舞,一段一段演武王伐殷的樣子,這已經近於演劇。後來優孟扮演孫叔敖,就是正式的演劇了。我們正式的演劇,元以後始有文學家的曲本。直到今日,還沒有著名的進步。最流行的二黃、梆子等,意淺詞鄙,反更不如昆曲了。歐洲現行的戲劇,約有三種:一是歌劇(Opera),全用歌詞,以悲劇為多。二是白話劇(Drama),全用白話,亦不參用音樂,兼有悲劇、喜劇。現在中國人叫作新劇的就是這一類。三是小歌劇(Operetta),歌詞與白話相間,與我們的曲本相類,多是喜劇。以上三種,都出自文學家手筆。時時有新的著作,有種種的派別,如理想派、寫實派、神秘派等。他們的劇場,有專演一種的,也有兼演兩種或三種的,但是一日內所演的劇,總是首尾完具,耐人尋味的。別有一種雜耍館,各幕不相連續,忽而唱歌,忽而諧談,忽而舞蹈,忽而器樂,忽而禽言,忽而獸戲,忽而幻術,忽而賽拳,純為娛耳目起見,不含有何種理想。聞英國的戲場,多是此類,不過有少數的專演名家劇本,此亦英人美術觀念,與意、法等國不同的緣故。我們的劇場,雖然並不參入幻術、獸戲等等,但是,第一,注意於唱工戲、武戲、小戲等如何排列;第二,注意於唱工戲中,生、旦、淨、末的專戲應如何排列,純從技術上分配平均起見,並無文學上的關係,尚是雜耍館一類。 最早的裝飾,是畫在身上。熱帶的未開化人用不著衣服,就把各種花紋畫在身上作裝飾。現在婦女的擦脂粉、戲子的打臉譜,是這一類。 進步一點,覺得畫的容易脫去,在皮膚上刻了花紋,再用顏色填上去。大約暗色的民族,用淺的瘢痕;黃色或古銅色的民族,用深的雕紋。我們古人叫作「紋身」,或叫作「雕題」。至於不用瘢痕,或雕紋的民族,也有在唇上或耳端鑿一孔,鑲上木片,叫他慢慢兒擴大的。總之,都是矯揉造作的裝飾,在文明人的眼光裡,只好算是醜狀了。但是近時的纏足、束腰、穿耳,也是這一類。 進一步,不在皮膚上用工了,用別種裝飾品,加在身上。頭上的冠巾,頭上的掛件,腰上的帶,在未開化人,已經有種種式樣。文化漸進,冠服等類,多為衛生起見,已經漸趨簡單。但尚有叫作「時式」的,如男子時式衣服,以倫敦人為標準;女子時式衣服,以巴黎人為標準。往往幾個月變一個樣子,這也是未開化時代的遺俗罷了。 再進一步,不限於身上的裝飾,移在身外的器具了。武器如刀、盾等,用器如舟、櫓、鍋、瓶等,均有畫的或刻的花紋,這就是純粹的圖案畫。起初是點線等,後來採用動物的形式,後來又採用植物的形式。 更進一步,不但裝飾在個人所用的器具上,更要裝飾在大家公共的住所上了。穴居時代,已經有壁畫,與摩崖的浮雕。到此時期,漸漸的脫卸裝飾的性質,產生獨立的美術。 器具不但求花紋同色彩的美,更求形式的美。如瓷器及金類玉類等器,均有種種美觀的形式。 雕刻的物像,不但附屬在建築上,而且還演為獨立的造像。中國墓前有石人、石馬,寺觀內有泥塑、木雕、玉刻、銅鑄的像。雖然有幾個著名的雕塑家,如晉的戴顒、元的劉玄,但是無意識的模仿品居多數。西洋自希臘時代,已有著名造像家,流傳下來的石像、銅像,都優美得很。自文藝中興時代,直至今日,常有著名的作家。 圖畫也不但附在壁上,還演為獨立的畫幅,所畫的也不但是單純的物體,還演為複雜的歷史畫、風俗畫、山水畫等。中國的圖畫,算是美術中最發達的,但是創造的少,模仿的多。西洋的圖畫家,時時創立新派,而且畫空氣,畫光影,畫遠近的距離,畫人物的特性,都比我們進步得多。 建築的美觀,起初限於家庭。後來推行到公共建築,如宗教的寺觀,帝王的宮殿。近來偏重在學校、博物院、圖書館、公園等。最廣的,就是將一所都市,全用美觀的計劃,佈置起來。 以上都是說靜的美術,今要說動的美術,就是詩歌與音樂。 在跳舞會上的歌詞,是很簡單的。演而為獨立的小調,又演而為三派的文學。一是抒情詩,如中國的詩與詞,起初專為歌唱,後來漸漸發展,專用發表感想,不過尚有長短音的分配,韻的呼應。到近來的新體詩,並長短音與韻也可不拘了。一是戲曲,起初全是歌詞,後來參加科白,後來又有一體,完全離音樂而獨立,通體用白話了。一是小說,起初是神話與動物談,後來漸漸切近人事。起初描寫的不過通性,後來漸漸的能表示特性。起初全憑講演,語言與姿態同時發表,後來傳抄印刷,完全是記述與描寫的文學了。 跳舞會的音樂,是專為拍子而設,或用木棍相擊,或用獸皮繃在木頭上。由此進步,演為各種的鼓。澳洲土人有一種竹管,用鼻孔吹的。中國古書說音樂起於伶倫取竹制筒,大約吹的樂器,都由竹管演成的。非洲土人,有一種弓形的樂器,後來演成各種弦器。初民的音樂重在節奏,對於音階的高下,不很注意。近來有種種的曲譜,有各種關於音樂的科學,有教授音樂的專門學校,有超出跳舞會與戲劇而獨立的音樂會,真非常的進步了。 觀各種美術的進化,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附屬到獨立,由個人的進為公共的。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衣服、宮室、園亭,知道要美觀,卻不注意於都市的美化。知道收藏古物與書畫,卻不肯合力設博物院,這是不合于美術進化公例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