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國倫理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二期 第八章 李翱


  小傳

  李翱,字習之,韓愈之弟子也。貞元十四年,登進士第,曆官至山南節度使,會昌中,歿於其地。

  學說之大要

  翱嘗作《複性書》三篇,其大旨謂性善情惡,而情者性之動也。故賢者當絕情而複性。

  性

  翱之言性也,曰:「性者,所以使人為聖人者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感天地,遂通天地之故。行止語默,無不處其極,其動也中節。」又曰:「誠者,聖人性之。」又曰:「清明之性,鑒於天地,非由外來也。」其義皆本於中庸,故歐陽修嘗謂始讀《複性書》,以為《中庸》之義疏而已。

  性情之關

  系雖然,翱更進而論吾人心意中性情二者之並存及衝突。曰:「人之所以為聖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皆情之為也。情昏則性遷,非性之過也。水之渾也,其流不清。火之煙也,其光不明。然則性本無惡,因情而後有惡。情者,常蔽性而使之鈍其作用者也。」與《淮南子》所謂「久生而靜,天之性;感而後動,性之害」相類。翱於是進而說複性之法曰:「不慮不思,則情不生,情不生乃為正思。」又曰:「聖人,人之先覺也。覺則明,不然則惑,惑則昏,故當覺。」則不特遠取莊子外物而朝徹,實乃近襲佛教之去無明而歸真如也。

  情之起源

  性由天稟,而情何自起哉?翱以為情者性之附屬物也。曰:「無性則情不生,情者,由性而生者也。情不自情,因性而為情;性不自性,因情以明性。」

  至靜

  翱之言曰:「聖人豈無情哉?情有善有不善。」又曰:「不慮不思,則情不生。雖然,不可失之於靜,靜則必有動,動則必有靜,有動靜而不息,乃為情。當靜之時,知心之無所思者,是齋戒其心也,知本與無思,動靜皆離,寂然不動,是至靜也。」彼蓋以本體為性,以性之發動一方面為情,故性者,超絕相對之動靜,而為至靜,亦即超絕相對之善惡,而為至善。及其發動而為情,則有相對之動靜,而即有相對之善惡。故人當齋戒其心,以複歸於至靜至善之境,是為複性。

  結論

  翱之說,取徑於中庸,參考莊子,而歸宿於佛教。既非創見,而持論亦稍曖昧。然翱承韓愈後,掃門面之談,從諸種教義中,繹其根本思想,而著為一貫之論,不可謂非學說進步之一征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