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蔡元培 > 中學修身教科書 | 上頁 下頁
第五章 德論 第三節 修德


  修德之道,先養良心。良心雖人所同具,而汩於惡習,則其力不充,然苟非梏亡殆盡。良心常有發現之時,如行善而愜,行惡而愧是也。乘其發現而擴充之,涵養之,則可為修德之基矣。

  涵養良心之道,莫如為善。無問巨細,見善必為,日積月累,而思想雲為,與善相習,則良心之作用昌矣。世或有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者,不知善之大小,本無定限,即此弗為小善之見,已足誤一切行善之機會而有餘,他日即有莫大之善,亦將貿然而不之見。有志行善者,不可不以此為戒也。

  既知為善,尤不可無去惡之勇。蓋善惡不並立,去惡不盡,而欲滋其善,至難也。當世弱志薄行之徒,非不知正義為何物,而逡巡猶豫,不能決行者,皆由無去惡之勇,而惡習足以掣其肘也。是以去惡又為行善之本。

  人即日以去惡行善為志,然尚不能無過,則改過為要焉。蓋過而不改,則至再至三,其後遂成為性癖,故必慎之於始。外物之足以誘惑我者,避之若浼,一有過失,則幡然悔改,如去垢衣。勿以過去之不善,而遂誤其餘生也。惡人洗心,可以為善人;善人不改過,則終為惡人。悔悟者,去惡遷善之一轉機,而使人由於理義之途徑也。良心之光,為過失所壅蔽者,到此而複煥發。緝之則日進于高明,煬之則頓沉於黑暗。微乎危乎,悔悟之機,其慎勿縱之乎。

  人各有所長,即亦各有所短,或富於智慮,而失之怯懦;或勇於進取,而不善節制。蓋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是以人之進德也,宜各審其資稟,量其境遇,詳察過去之歷史,現在之事實,與夫未來之趨向,以與其理想相准,而自省之。勉其所短,節其所長,以求達于中和之境,否則從其所好,無所顧慮,即使賢智之過,迥非愚不肖者所能及,然伸於此者詘於彼,終不免為道德界之畸人矣。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以彼大賢,猶不敢自縱如此,況其他乎?

  然而自知之難,賢哲其猶病諸。徒恃返觀內省,尚不免於失真;必接種種人物,涉種種事變,而屢省驗之;又複質詢師友,博覽史籍,以補其不足。則於鍛煉德性之功,庶乎可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