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賡 > 陳賡日記 | 上頁 下頁
1949年3月


  親愛的賡:

  1949年,美麗的新春,你們勝利而愉快的向江南進軍了。江北的人兒在祝福著你的健康!

  進程中,有著豐富的生活,複雜的鬥爭,出色的成就,……留著清晰的記載,賡,哪怕我們一年,二年的別離,那才是人生的真義!

  吻您!!!

  涯 留贈

  1949.3.5.鄭

  陳賡日記

  (此系渡江戰役發起前夕,傅涯在送給陳賡的日記本上所寫的一段文字。)

  渡江作戰,完成歷史任務,對此壯舉,不能無記,決心寫下去。特志。

  陳賡

  3月10日行動前夜

  于漯河之福音堂大樓

  陳賡日記

  3月11日

  7時動身。沿途部隊、炮兵、車輛,路為之塞,行車頗感困難。過午,到汝南縣城。此處經過數度易手,甚多破壞,但仍有人口10余萬,中學8所。大街小巷遍插紅旗,街旁站滿人群。當汽車通過時,人民均報以興奮的微笑。

  路遇希漢、成芳(1)等同志,詳詢部隊情形,知兩日來逃亡嚴重,當分別給以指示。部隊成分複雜,新兵及解放戰士占最大部分,求得不逃一個,是不可能的事,估計再經過一番工作,即可穩定。

  黃昏處理來往電報後,浴畢就寢。

  3月12日

  車至新蔡西35裡之杜閣。遇雨,一車墜入橋下,打撈不起,苦也。下午雲仍向西南急馳,決心宿營。

  鄂豫(2)報,收復麻城,前進路上又去一障礙,甚喜。

  廣播:何應欽(3)繼孫科(4)任偽行政院長,其企圖很明顯:(一)準備再戰,以何來收拾七零八落的軍隊;(二)仍進行虛偽的和平;(三)蔣李(5)矛盾,李圖以何分散蔣之軍權,而何又較為蔣及各方面所能承認之人物。

  3月13日

  各軍行動,均因雨被阻,我亦困居此間,寸步難移。行動倉卒,準備欠周,現在只能急作抵近準備。

  按劉、鄧(6)意圖,即令15軍(7)以輕裝師趕進,控制望江、華陽鎮,封鎖內江,不讓船隻南逸。

  白匪(8)令48軍東進黃陂及其以東,但宏坤(9)部即向:天門、應城、安陸進擊。

  四野肖兵團(10)15日可抵鄭州,隨即南進,我右翼威脅即可解除。

  3月14日

  雨不停,奈何?!除處理日常電報外,晝寢一小時。

  3月15日

  天雖晴,路仍滑。下午以兩輛10輪卡先導,吉普緊隨,經過5小時,走35華里,到達新蔡城,好容易完成了這一段艱苦行車,但一輛大卡車仍中途拋錨。

  晚,草準備工作電,發各軍。

  3月16日

  天仍陰,令人擔心,但不管怎樣,明日一定走。

  這幾天反動廣播,正吹噓其所謂大西洋公約(11)及太平洋公約(12)。美國帝國主義未嘗不想發動第三次大戰,企圖反蘇,阻止世界革命,緩和其本身經濟危機。但戰爭是雙方的,我們看到了帝國主義組織戰爭,但也應看到破壞戰爭的力量正在生長。蘇聯建設的加緊,東歐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日益壯大,各國共產黨對戰爭態度的表示,世界人民厭惡戰爭(包括美國在內),東方革命烽火,尤其是中國革命勝利。這些都是反戰的偉大力量。正因為如此,所謂大西洋或太平洋公約應時而生。美國的確想把它變成為一個反蘇戰爭的大包圍圈,變成為一種對革命進攻的戰爭,但這是單思病,一方面的。目前想發動一次大戰,無論如何是很困難的。所謂什麼……公約也者,實際上將是一種紙老虎,藉以嚇嚇人而已,有一天終將在反戰的巨掌下解體。

  3月17日

  天晴,準備一氣到達潢川,但路仍不良。行車遲緩,到淮河之岸,日已西垂,估計汽車船渡完畢後,恐已午夜。決心過河宿營。

  3月18日

  拂曉出發,經過兩次陷車,9時到達潢川城。兩城夾河並列,街道仄狹,行車困難。我駐南城福音堂。

  1931年我任紅軍12師師長時,率部轉戰商(城)光(山)潢(川)固(始),凡四閱月。在潢郊之亞港、雙柳樹及人和集、江集、豆腐店等地,屢殲國民黨軍隊,尤以豆腐店一役,殲國民黨第2師,僅紅12師即俘敵數千。

  據鄂豫區黨委書記談,大別山區地主武裝仍甚活躍,匪風甚熾。我以為剿匪:(一)為政策問題,採取分化,爭取大多數,孤立匪首,嚴格區分匪民界限,宣傳寬大政策;(二)發動群眾,使之失掉依託;(三)剿匪戰術,首先是肅清其根據地,使無巢穴,再加以合剿究追。大別山區土匪,在我大軍通過後,可能有一度猖狂,但不可怕。只要我們講求政策,發動了群眾,匪患可平。

  晚應專員之邀觀劇。技術低下,不看也好。

  3月19日

  天陰欲雨。

  參加13軍師以上幹部會議彙報,作結論,指出第一段行軍,幹部對於鞏固部隊辛勞備至,出力甚大,但逃亡仍大,因此應檢討:(一)政治動員是否深入。(二)部隊管理是否鬆懈。(三)幹部中是否仍有官僚主義。以上必須得出結論,適應于以後行軍。指出第二段工作將更艱苦更繁雜,不僅不能鬆氣,而且須加倍努力。此段任務為鞏固部隊與渡河作戰準備,同時並重。

  召集鄂豫3分區熊司令(13),聽取其大別山及沿江情形報告。

  令作戰處起草第二段行軍作戰計劃。

  3月20日

  大雨紛飛終日不絕,天公不作美,其奈他何!

  劉、鄧來電謂:「小平已北返,談判(14)4月初可開始,我為配合談判,行動須提前。」

  何應欽組閣,企圖結束混亂,積極準備力量,此時我必須以最大力量加於國民黨,破壞其重整,迫其就範。當下令各軍冒雨行軍,務必在4月5日以前到達渡江集結地,以與華野(15)取得一致行動。

  3月21日

  終日大雨,處理日常事務。

  3月22日

  早起,風雪交加,各軍均未動。

  檢閱各軍報告及綜合報告,均零碎,無分析,無結論,不合中央要求。

  3月23日

  舍車乘馬,登大別山麓,走60裡,到達草鞋店,兩腿酸痛。乘馬不如坐車。除14軍外,各軍均向南挺進。

  晨與成芳通話,指出特別防止幹部中的和平幻想,不能設想國民黨會自動投降,只有用我們的戰鬥,打過長江去,殲滅其江南主力,配合談判,迫其就範,和平才有可能。

  3月24日

  是日也,天氣晴和。部隊循公路前進,蜿蜒如長蛇。兩旁山清水秀,鳥語花香,風景絕佳。但已人物憔悴,十室九空,又為美中不足。弄到如此地步,實為國民黨之嚴厲摧殘(主要原因)、連年戰爭,我軍政策之偏,有以致之。

  過潑陂河,街長數裡,值集,群眾擁擠,街道為之一塞。所見婦女面雕刻(麻皮)群異之。人謂大別山特產也,哈哈一笑。

  16時抵新集,縣長及群眾持旗歡迎。新集為舊鄂豫皖蘇區首府,國民黨改為經扶。1931年我曾率部在附近作戰,擊潰國民黨一個師,我腿負重傷,群眾猶能有道之者。往事回憶,不勝今昔之感。

  3月25日

  天晴。周軍今日進到麻城附近,準備殲滅麻城之敵。令李軍明日必須進至中館驛以北,配合麻城作戰。秦軍正向太、宿地區急進,29日配合三兵團(16)作戰。

  今宿營麻城屬之乘馬崗。

  3月26日

  陰。周軍昨下午攻佔麻城,初次與桂系軍隊(17)作戰,未能掌握其慣性,讓其逃逸。該敵撤退時,乘隙襲我一個營的大行李,受到一些損失;今日上午複集中兩個團、一個搜索營、一個炮兵營,進擊我麻城西南地區,被擊潰,傷亡慘重,狼狽逃回。

  今日宿營麻城,與縣長縣委談工作。

  3月27日

  陰。今日行30裡,到達白果。此處在17年前,我曾攻佔此地。因通貨關係,未開市。周軍停止一日,李軍一部今日可達麻城,秦軍先頭可抵望江。

  3月28日

  劉、鄧來電,令我停止于白果麻城之線,不必攻中館驛,並告肖兵團17日由漯河出動。野司(18)這一處置很好,因可保障渡河部隊右後方之安全,並可與肖兵團取得動作一致。當令周軍集結于白果及其附近,李軍集結于麻城及其附近。

  部隊習慣平原戰,山地戰甚生疏,不懂控置制高點,不善於超越障礙與水田。由於道路與水田限制,行進隊形通常採取直線前進,或在敵火下橫行,以致13軍在麻城附近3天戰鬥中,傷亡竟達500餘人。因令訂出山地戰訓練計劃,爭取時間演習研究。

  3月29日

  晴。

  先遣軍(19)電告,佔領望江及華陽鎮,並可控制200餘艘木船。

  召獨立師師長給以任務。14軍到達指定位置。

  麻城群眾,對我在大別山四進四出(20),遭受國民黨嚴重摧殘,以及我政策之偏,群眾存有若干懷疑,對我格格不入。因令部隊展開爭取攻勢。昨日到今日,我與群眾談話足有30余人,房東老太婆今日第一次賞光與我搭話,不勝光榮之至。

  3月30日

  天又陰雨。秦穀(21)電,敵68軍以一個營渡河,企圖在北岸建立橋頭堡,被我全部殲滅。

  成芳至,談部隊工作及作戰問題。

  據廣播,敵和談代表明日飛平,這是談而不和。統治階級不會自動投降,一息尚存,仍作掙扎,接待他的代表,並不等於是和平的徵候。只有這樣,才能揭露其假面具。我們堅決打下去,一直將其打死,才有真和平。

  3月31日

  天轉晴,氣候溫和,棉衣已感太厚。

  大部隊集結山中,糧菜柴草,均感困難。特電詢肖兵團行動,以便決定我之行動。

  部隊均加緊山地戰演習。令陳部(22)繼向太、宿地區推進。

  【注】

  (1)希漢,即周希漢,時任第13軍軍長;成芳,即李成芳,時任第14軍軍長。兩軍均屬第4兵團建制,陳賡任兵團司令員兼政委。

  (2)鄂豫,系鄂豫軍區的簡稱,王樹聲任軍區司令員,段君毅任政委。

  (3)何應欽,曾任國民黨軍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1949年3月12日被任命為國民政府行政院長。

  (4)孫科,曾擔任國民政府副主席等要職。

  (5)蔣李,指蔣介石與李宗仁。

  (6)劉、鄧,指第2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7)第15軍亦屬第四兵團建制,軍長秦基偉,故又稱秦軍。

  (8)指白崇禧,時任華中國民黨軍總司令,其所屬部隊多部署於宜昌至湖口段擔任長江中游防務。

  (9)宏坤,即王宏坤,時任桐柏軍區司令員。

  (10)四野肖兵團,指第4野戰軍第12兵團,司令員肖勁光。

  (11)大西洋公約,即北大西洋公約。美、英、法等國政府從1949年2月開始進行締約談判,至4月達成協議。

  (12)據當時外電透露,美、澳等國曾打算締結一個類似北大西洋公約的太平洋公約,但未果。

  (13)即熊作芳。

  (14)指我黨與國民黨代表舉行的和平談判。1949年4月1日至20日在北平舉行。當國民黨政府拒絕在和平協定上簽字後,我軍乃於4月20日發起渡江戰役。

  (15)華野,華東野戰軍的簡稱。時華東野戰軍已改稱第三野戰軍,但習慣上仍沿用過去的稱呼。

  (16)三兵團,陳錫聯時任兵團司令員。

  (17)桂系軍隊,指李宗仁、白崇禧系統的軍隊。因李、白二人原為廣西軍事首領,其部隊亦多為廣西人,故稱桂系。

  (18)野司,系指第2野戰軍司令部。

  (19)先遣軍,即第15軍(秦軍)。該軍先於其他各軍行動,奉命掃清江北敵之橋頭堡,為我主力開闢渡江陣地。

  (20)主要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紅四方面軍的撤出,解放戰爭初期新四軍第5師的撤出。每次撤出後,國民黨都對我根據地群眾進行報復性的摧殘。

  (21)秦穀,系指第15軍軍長秦基偉、政委谷景生。

  (22)陳部,即第13軍副軍長陳康所率部隊。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