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英國帝國主義最近對中國進攻政策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

  自前年「五卅」事變以來,英國帝國主義者,他們自己屢屢單獨的屠殺中國人,越屠殺越引起中國人的民族運動,他們便感覺著自己單獨的屠殺中國人還不夠,並且不便,於是極力鼓吹各國一致對華政策。不過屢次事變都是英國帝國主義者單獨屠殺中國人這些太明白的事實,不能夠引起各帝國主義對中國一致的憤怒。並且各帝國主義者不願意專為英國效勞而引起中國民族感情對他們自己的損失,於是英國帝國主義者在國際上陷於孤立地位。到了萬縣屠殺事起,英海軍的舉動過於橫暴了,帝國主義的英國內部在野黨也覺得有點難為情,並且想利用這個機會攻倒敵黨內閣,於是陷於孤立地位的英國帝國主義內最反動的保守黨內閣,複陷於孤立地位。「一三」漢口屠殺事件發生,孤立的保守黨內閣異常恐慌,乃採取很巧妙的策略:一面退讓,使國民政府為他們暫時看守租界;一面到處大聲呼號英國人的生命財產危險,在華各國人的生命財產危險,想藉此造成第二次庚子(一九〇〇年)聯軍對華的局面,以挽救其孤立地位。

  可是,帝國主義的英國反動的保守黨政府,這種巧妙的政策,並未十分成功。因為被屠殺的只是中國人而不是英國人或其他國的人,殺人的仍舊是單獨的英國,中國人的憤怒也仍舊集中在對英,美、法、日本雖然共同遣派海軍防衛各帝國主義在華的最後根據地——上海,而一般舉動尚是慎重觀望的態度,只是各國自保其在華權利,而不肯為英國特別效勞。尤其是日本,為了二五附加稅問題,且和英國公然反目。

  英國帝國主義者所極力鼓吹的各國一致對華政策仍然未能十分成功,其最近政策乃是:一面用硬的方法,大派海陸軍來中國示威,又以二五附加稅助張作霖、孫傳芳向南進攻;一面用軟的方法,誘惑國民黨中的穩健派向他軟化,以阻撓急進派的革命運動。

  路透社十八日北京電很高興的說:「奉隊兵眾械利……奉軍自稱,如實行進攻,一月內可複漢口。」

  上海《新聞報》十九日倫敦電:「英政府派遣海陸戰兵一千名,乘艦名徐倫特,於一星期內開往中國。」

  路透社十八日倫敦電:「英公司船基芳斯號與基杜南號兩艘,泊于桑浦頓已有數月,現從事佈置,以便早日運兵往中國,聞基杜南號定於本月二十六日開行,基芳斯號二十九日出發。」

  路透社十八日瑪爾太電:「第一巡洋艦隊,除無畏號外,將由波益爾少將統帶駛往上海。」

  路透社十八日倫敦電:「英國查桑濮萊茅及朴資茅之水兵一千人,已奉訓令準備開往遠東,大約一星期內可出發。十九日由瑪爾太出發赴華之巡視,為佛羅比攝號、德裡號、丹尼號、龍號四艘,其任務亦在保護英人在長江之權利。」

  路透社十九日瑪爾太電:「第一巡洋艦隊,除無畏號外,今晨開往上海,港內英艦均向歡送,艦中兵士歡呼不已。」

  路透社二十日瑪爾太電:「醫院船梅恩號,二十日左右偕炮船阿菲斯號、萊台葆特號赴華,將由驅逐艦華特勤號、華爾夫林號護送。」

  路透社二十日倫敦電:「英船梅根狄克號現泊於利物浦,從事佈置,以便改作裝運水兵前往中國之運兵船。」

  以上是英帝國主義者硬的進攻。

  上海《字林報》說:「國民黨內有溫和派與極端派,是公開的事。極端派甚憾溫和派掌握政府大權。……國民黨中究將何派占勝利,關係于外人對於國民政府之態度,實在不小。」

  英國某報說:「英人在漢口採行溫和政策,此事固喪失可發生恨畏之威嚴,但也在國民黨穩健分子中增進英人之聲望。」

  倫敦《每日電聞報》說:「顯明之真相,為南政府已放出非其力量所能制之魔鬼,但可欣幸者,英政府現似已看透此中事矣。」

  《晨郵報》說:「國民黨受莫斯科之操縱……英國在列強中最無侵略中國土地之野心,俄國現驅粵人反抗英國,實欲置中國於其勢力管轄之下。」

  倫敦《泰晤士報》說:「英政府在漢口所取極和婉之態度,當可使粵政府表示其是否果真代表中國人士之思想,抑或別有他種勢力為主動。」又說:「目下仍切望中國國家主義之代表能善用其智慧,乘機表示其政才,其選擇全在彼等之手。」

  路透社二十日漢口電說:「消息靈通各界既信陳友仁亦知排外風潮所釀成之局面,殊形危險,但無力與急進國民黨為抗。陳雖屢圖以外交手腕修正條約,而若輩則欲用激烈手段。」

  以上是英帝國主義者軟的進攻。

  我們怎樣抵禦他的進攻呢?一直到今天,我們還並未打算現在即與帝國主義者直接的武裝衝突,更不主張加害於任何外國的或個人私人機關(商店、工廠、教堂、醫院、學校等),我們所反抗的,只帝國主義對於我們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侵略制度及行為與其陸海軍警察對於我們民眾或個人之暴行。但今後無論何時,無論是何國陸海軍或英國新派來之水兵,如果以槍炮屠殺吾人,代表人民利益的國民政府軍隊固不容袖手旁觀,即徒手的民眾亦不辭與之血肉相搏,以力爭吾人之生存與自由。至於帝國主義的工具張作霖、吳佩孚、張宗昌、孫傳芳等勢力,乃是國民革命初步所必須解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是完全解除張作霖、吳佩孚、張宗昌、孫傳芳的武裝,也就是解決帝國主義者在中國所雇傭的間接武裝。

  我們知道帝國主義者軟的進攻,比硬的進攻更加厲害。可是國民黨中最穩健最溫和的分子如馮自由、馬素、馬君武等,早已被排除在國民黨之外,已成為安國政府中的人物,現時國民黨中即有比較穩健溫和的分子,亦不出賣祖國於帝國主義者,至少亦不忍受中山先生素所憤恨的英國帝國主義者之軟化,即令有少數分子如此,亦必不為黨員群眾所姑容。軟化國民黨中穩健溫和分子之企圖,香港政府對廣東曾屢試屢敗,我們希望國民黨的領袖們和國民黨黨員群眾,現時仍須十分警戒,庶幾使英國帝國主義者最近軟的進攻仍歸失敗!

  署名:獨秀

  《嚮導》週報第一八五期

   1927年1月27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