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
德國對華賠款問題 |
|
(一九二四年六月十一日) 此時中外宣傳的德發債票問題,其實不單是德發債票問題,我們應注意到全部德國對華賠款問題。 德國對華賠款,原來是二萬三千三百萬元,中國允以戰前所欠德國債票作抵一部分。計中國所欠德債,計五厘借款,四厘半借款,津浦借款及續借款,湖廣路借款,善後借款,六項共計二千八百五十四萬鎊,略與對華賠款相等。唯此項債票,已于歐戰前後多半轉入他國商民之手,曾由中國宣佈作廢,可抵賠款者,面額只有一千零三十九萬八千七百九十五鎊,其餘德國應另付中國的現款,當在一萬萬元以上;再除去扣付戰前所欠德商借款及戰時沒收德產,亦不過五千七百萬元,其餘五千萬元何以竟無著落? 至於收回抵作賠款之一千余萬鎊債票,除去用作償還戰時德僑在華損失四五千萬元,淨餘債票面額約尚有四五千萬元;此理應銷毀之四五千萬元債票,為什麼必須折成一千五百萬元交德華銀行經理?將來這二三千萬元的損失歸何人擔負? 北京政府對於這一切都不顧,一心只顧德發債票案速簽訂好提用前存倫敦擬付德債之款。此案並不交所謂國會通過,已於本月六日在德使館秘密換文;換文之後,北京軍閥們便可取回倫敦存款九百萬元,全數用作軍費。 對德戰爭中,中國人民尤其是赴法的華工,受了不少損失,所得賠款名為二萬萬元以上的巨額,東折西扣,一無所有,實際上只收回倫敦存款九百萬元,供給軍閥揮霍,北京軍閥官僚們營私誤國的黑幕重重,即此德國賠款一端,已令國民不能容忍。 署名:獨秀 《嚮導》週報第六十九期 1924年6月11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