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陳炯明與政局


  (一九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曹錕賄選以來,他的第一政敵張作霖以前此單獨作戰為前車之鑒,此次決不肯為天下先;他的第二政敵段祺瑞在浙、滬、山東雖有實力,又怯懦沒有發難的〔勇〕氣;因此曹錕真正的敵人,只有肯負責冒險舉兵北伐的孫中山。孫中山的軍隊倘進了江西、湖南,四川、奉天、山東、浙江自然會同時並起,那時曹、吳遂不得不陷於四面楚歌之中了。曹錕幸而得了一個有力的爪牙陳炯明,出死力將孫中山的軍隊困在廣東,孫中山正要出兵北伐,陳炳明更出死力打得利害起來;若果能將孫中山趕出廣東,去了曹錕真正的敵人,使曹、吳武力統一的夢得以開始實現,那時陳炯明對於曹錕真算是「聖主開基第一功」了。但同時我們要想想陳炯明這種舉動,在民國史上功罪如何!

  前有人以孫、陳兩軍在東江作持久戰,實有利於曹錕,主張棄戰言和,移師北伐,孫中山先生極以為然,而陳炯明的條件是中山須離開廣東並向廣東人謝罪。中山須離開廣東,儼然是曹錕的口氣;去歲廣州之變,由洪兆麟軍先發,今年北江之戰由沈鴻英、李易標先發,東江之戰由楊坤如、熊略先發,是誰應該向廣東人謝罪?

  陳炯明等口口聲聲說孫中山如何不好,國民黨如何不好;今無論孫中山與國民黨如何不滿人意,而自以為好過孫中山的陳炯明,卻對於全國共惡的曹錕賄選一言不發,而炮彈專對著反對曹錕的孫中山與國民黨打來,試問他何以自解?

  盡瘁革命數十年如一日的中山先生,我們現在還沒有批評他的必要。國民黨誠然有不滿人意的地方,若有一個比他更好的党,自然是中國的幸事;但我們只看見有許多不滿意于國民黨的黨員並且實際上已脫離了國民黨,大大的反對孫中山,這班脫離國民黨的優秀分子,既然看不起國民黨,他們政治上的行動,照情理應該比國民黨進步得多;然而在事實上,他們當中像吳景濂、劉冠三等議員究竟如何,陳炯明、趙恒惕、黃大偉等軍人究竟如何,政學會一班人又如何;凡是不滿於國民黨而脫離的黨員,大都變成反動分子,竟然找不出一個比國民黨更進步的人來。這是什麼緣故呢?是因為國民黨並未放棄革命的口號,凡是不革命的分子自來會分裂出來。陳炯明便是這些分子中之一。

  署名:獨秀

  《嚮導》週報第四十七期

   1923年11月27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