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
新教育是什麼? |
|
(一九二一年一月三日) 這篇是本年一月二日我在廣州高等師範學校底演說,當時樸生、載楊二君記得很清楚,茲就二君所記略加增改,在本志上發表,因為廣州底報紙別處不大見得著。 今天討論的問題是「新教育是什麼」。新教育底對面就是舊教育,新教育和舊教育有什麼分別呢? 或者有人說:新教育是學校,舊教育是科舉。其實這個分別不過是形式的分別;科舉時代所貴的是功名,是做官;現在學校所貴的還是有文憑,也是去做官,精神差不多是一樣。 或者又有人說:舊教育是習經、史、子、集;新教育是習科學。其實這個分別也不過是教材上的分別;不能夠當做新舊教育絕對不同的鴻溝。況且講哲學可以取材于經書及諸子,講文學可以取材於《詩經》以下古代詩文,講歷史學及社會學,更是離不開古書底考證,可見即以教材而論,也沒有新舊底分別。經、史、子、集和科學都是一種教材,我們若是用研究科學底方法研究經史子集,我們便不能說經、史、子、集這種教材絕對的無價值;我們若是用村學究讀經、史、子、集底方法習科學,徒然死記幾個數理化底公式和一些動植礦物底名稱,我們不知道這種教材底價值能比經、史、子、集高得多少? 照上表看起來,科舉和學校只是形式的不同,經、史、子、集和科學只是教材種類的不同,不能說科舉和經、史、子、集是舊教育,也不能說學校和科學便是新教育,我們必須另外找出新舊教育分別的地方是什麼。在我說明之先,我請各位想想到底什麼是新教育,什麼是舊教育? 新舊教育不同的地方,各位一定有許多意見,但現在沒有機會可以和諸君各個討論,只好拿我的意見告訴各位。我以為: 舊教育的主義是要受教育者依照教育者的理想,做成偉大的個人,為聖賢,為仙佛,為豪傑,為大學者;新教育不是這樣,新教育是注重在改良社會,不專在造成個人的偉大。我們現在批評這兩種教育主義的好歹,應該先討論社會和個人的力量那樣較大。我以為社會的力量大過個人遠甚,社會能夠支配個人,個人不能夠支配社會。 各位對於這個意見,一定很懷疑,以為中國民族受孔子的影響何等偉大,印度民族受釋迦牟尼的影響何等偉大,歐洲民族受耶穌的影響又何等偉大,支配世界的這三大民族完全為三個偉大的個人之精神所支配,怎麼說個人不能支配社會,反說社會能夠支配個人呢? 其實,諸位細想,世界各民族思想固然為這幾個偉大的個人所支配,但我們要想想中國為什麼有孔子?孔子的學說思想何以不發生在印度或歐洲,而發生在中國?反之,釋迦、耶穌的學說思想何以發生在印度、歐洲,而不發生在中國?這是因為中國的氣候土地適於農業,農業發達的結果,家族主義隨之而發達;孔子的學說思想,和孔子所祖述的堯、舜思想,都定〔是〕完全根據家族主義,所謂有夫婦而後有父子,有父子而後君臣,與夫教孝祭祀,無一非家族主義的特徵;由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學說思想決不是他自己個人發明的,孔子的學說思想所以發生在中國也決非偶然之事,乃是中國的土地氣候造成中國的產業狀況,中國的產業狀況造成中國的社會組織,中國的社會組織造成孔子以前及孔子的倫理觀念。這完全是有中國的社會才產生孔子的學說,決不是有孔子的學說才產生中國的社會。又如印度地在熱帶,人民抵抗不起天然壓迫,素具悲觀性質,所以釋迦牟尼以前的烏婆尼沙陀各派,釋迦牟尼以後的小乘大乘各派,通印度全民族的思想,對於現世界無一不是徹頭徹尾的悲觀;釋迦牟尼佛正是這種悲觀民族的產物,並不是因為有了釋迦牟尼佛印度人的悲觀思想才發生的。至於耶教不重宗族不尚悲觀,也是地多臨海便於貿易往來富於自由遷徙勇於進取的社會造成的。我相信耶穌若生在中國,也必然主張夫婦、父子、君臣的倫理道德,孔子若生在印度,也必然是一個悲觀厭世的宗教家,釋迦牟尼若生在歐洲,也必然是一個主張自由進取的偉人。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所在的社會都有支配他們思想的力量。 世界各民族中個人的偉大像這三大人物尚且是社會的產物,其他便不須討論了。 又如非洲蠻人以斬殺仇人為道德,印度女子以自殺或自焚殉夫為道德,像這種個人的道德,他們自己必以為是他們個人的偉大,其實是社會一種惡俗造成他們個人的盲目行動。 又如一個城市裡面公共衛生極不講究,個人無論如何注意,在防疫底效果上總是力量很小。 又如現在的廣州有許多很明白的人也坐轎,我敢說日後道路修好了,交通方便了,就是不明白的人也不肯坐轎。 又如現代就是教育程度極低的人也知道奴隸制度不好,但是在蓄奴社會的古代希臘,個人偉大的亞裡斯多德竟主張奴隸制度不可廢。 像這種個人必然受社會支配的例也不知有多少。前代的隱者,現代的新村運動及暗殺,都是個人主義教育結果底表現。前二者是想拿個人或一小部分人做改革社會底先驅或模範,後者是想除去社會上惡的一部分好達到改良社會底目的。其實都是妄想,他們都不明白社會支配個人的力量十分偉大。要想改革社會,非從社會一般制度上著想不可,增加一兩個善的分子,不能夠使社會變為善良;除去一兩個惡的分子,也不能夠使社會變為不惡。反之,在善良社會裡面,天資中等的人都能勉力為善;在惡社會裡面,天資很高的人也往往習於作惡。譬如我們現在生存在這資本制度之下,無論如何道德高尚的人,他的生活能夠不受資本主義支配嗎?社會差不多是個人底模型,個人在社會裡,方圓大小都隨著模型變,所以我敢說如果社會不善,而個人能夠獨善,乃是欺人的話。 我所以反復說明社會支配個人的力量比個人支配社會的力量大,並不是主張個人只要跟著社會走,不須努力;不過在教育方面著想,我們既然不能否認社會的力量比個人大,我們便應當知道改革教育底注重點在社會不在個人了。因為人類的精力不可濫用,必須用得很經濟;比方用十分精力去注重社會得十分效力,如注重個人不過得兩三分效力,就是能得七八分效力,我們的精力也用得不經濟了。精力用得不經濟,減少教育的效力,這是舊教育個人主義底第一個缺點。 舊教育個人主義底第二個缺點,就是減少訓練的效力。從實際經驗上看起來:(1)可見之于家庭教師底成績,在家庭教師之下受教育的兒童,學科上或較優於學校的兒童,然對於社會的知識及秩序與公共觀念之訓練完全缺乏,最好的結果不過養成一個文弱的乖僻不解事的書癡。(2)可見之于學校兒童底成績,我們往往看見小學生在學校受訓練時,頗為活潑,守秩序,能合群,一入家庭社會,即與學校環境相反,在學校所受短時間的訓練遂不發生效力。(3)可見之于專門以上學生之成績,我知道有許多學生,在學校讀書時,品行很純潔,志趣很高尚,很是一個有希望的青年,一旦出了學校,入了社會,馬上就變成一個胸中無主的人,在社會裡混久了,會變成一個毫無希望的惡人。這都因為個人主義的教育把教育與社會分離了,社會自社會,教育自教育,致使訓練失了效力。 舊教育個人主義底第三個缺點,就是減少學術應用的效力。教育本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個人主義的舊教育把教育與社會分為兩件事,社會自社會,教育自教育,學生在社會中成了一種特殊階級,學校在社會中成了一種特殊事業,社會上一般人眼中的學生學校,都是一種奢侈品裝飾品,不是他們生活所必需的東西。此種弊病,社會固應該負責任,而教育家至少也要負一半責任。農學生只知道讀講義,未曾種一畝地給農民看;工學生只知道在講堂上畫圖,未曾在機械上應用化學上供給實業界的需要;學礦物的記了許多外國名詞,見了本地的動植物茫然不解;學經濟學的懂得一些理論,抄下一些外國經濟的統計,對於本地的經濟狀況毫無所知。像這等離開社會的教育,是不是減少學術應用的效力?因此社會上不感得教育之需要,不相信教育,教育家是不是應該負責任?救濟這個弊病,惟有把社會與教育打成一片,一切教育都建設在社會底需要上面,不建設在造成個人的偉大底上面;無論設立農工何項學校以及農工學校何種科目,都必須適應學校所在地社會的需要以及產業交通原料各種狀況。即以廣東教育論,廣州附近絲業頗盛,即應設立蠶桑學校;潮惠富於海物及漁業,即應設立水產學校;北江多森林,即應設立森林學校;倘然把森林學校設在惠潮沿海地方,水產學校設在北江,那便違反了社會需要的原則,減少學術應用的效力了。 第四個缺點就是舊的個人主義教育減少文化普及的效力。古時「純粹的個人主義」之教育,不但是貴族的,而且是神秘的;一般著書立說的學者文人務以藏之名山傳諸後世造成個人名譽為目的,專以玄秘難解為高貴,通俗易解為淺陋;現時有許多學問很好的留學生不肯著書譯書恐怕壞了自己的名譽,正是承受了這種古代文人的陋習。現代「學校的個人主義」之教育,仍然不脫貴族的神秘的舊習慣,此種舊習慣底精神,完全可以由學校門首掛的「學校重地閒人免進」的虎頭牌表示出來。新教育對於一切學校底觀念,都是為社會設立的,不是僅僅為一部〔分〕學生設立的;自大學以至幼稚園,凡屬圖書館試驗場博物院都應該公開,使社會上人人都能夠享用;必如此才能夠將教育與社會打成一片;必如此才能夠使社會就是一個大的學校,學校就是一個小的社會;必如此才能夠造成社會化的學校,學校化的社會。現在各學校門首大書特書的「學校重地閒人免進」,明明白白地是要把學校與社會截為兩段,明明白白地是「學校的個人主義」,明明白白地是教育界的閉關主義,這種教育減少了文化普及底效力,也是明明白白的事。 以下再就教授方法下點批評,也可以看出新舊教育底根本不同及其好歹: 現在歐、美教育界有幾句很流行的話:前代的教育是先生教學生,現代的教育是學生教先生;這話初聽很覺奇怪,其實大有道理,是教訓式的教授法和啟發式的教授法不同底界說,是新教育底精神所在。現在在座各位不是教師就是師範生及熱心教育的人,關於這點很望諸君注意! 醫生診病,必須詳察病人底病狀病源才能開方,服藥後底經過狀況也是一毫都不能忽略的;若只憑主觀的想像,補藥多吃,不但不能治病,恐怕還要殺人哩。哺養小兒也是這樣,依照大人底意思來哺養小兒是不成的,全靠檢查小兒底體溫、血液需要、消化機能,來做大人底指導;並且大人在此指導之下學得許多實際的知識,好過從書本上得來的。先生可以從學生得到許多經驗、知識,且必須從學生學得充分的經驗、知識才能夠教學生,也和醫生診病大人哺養小兒一樣。 舊教育是教學生應當如何如何,不應當如何如何,完全是教訓的意味,不問學生理會不理會,總是這樣教訓下去,這正是先生教學生。新教育是要研究學生何以如何如何,何以不如何如何,怎樣才能夠使學生如何如何,怎樣才能夠使學生不如何如何,完全是啟發的意味,是很要虛心去研究兒童心理,注重受教育者之反應;譬如在實驗室試驗理化,用什麼方法,得什麼反應,全靠對象底反應教我們知識;若試驗者不注意反應,全憑主觀的理想妄下方法,不但徒勞無功,而且在化學的試驗上還要發生危險;啟發式的新教育也是這樣,事事須由學生之反應供給先生教授法之知識,這不是學生教先生嗎? 教訓式的教授法和啟發式的教授法之不同及好歹,大概我們可以明白的了。 但我不是說中國的古代的教授方法一概都是教訓式的,舊的;不是說歐美各國的現代的教授方法一概都是啟發式的、新的。中國古代教授方法也有是啟發的,例如孔子答弟子問孝問仁沒有一個相同,這不是他滑頭,也不是他胸無定見,正是他因材利導啟發式的教授方法。現代歐美各國底教育也還是教訓式的居多;就是實驗心理學新教授法最發達的美國,杜威式純粹的啟發教授法也只有一部分人在那裡試辦。所以新舊教育底區別,只是採取的主義和方法不同,並不是空間(國界)或時間(時代)底不同。 杜威先生曾說,中國底教育比日本更有希望,因為中國底教育方才著手,可以採用最新的方法,不像日本底教育制度已凝固不易改用新法。杜威先生這話是中國主持教育的人都應該十分注意的!按照新的教授方法,我們學校裡有許多學科要大加改革: (一)倫理 倫理這科是教人應當如何如何,不應當如何如何,完全是教訓式教育底代表,完全是沒有效果的。人冷了才知道穿衣底必要,餓了才知道吃飯底必要,他若不覺得冷和餓,我們無論如何花言巧語勸他去穿衣吃飯,都完全是沒有效果的。教訓式的倫理科應該廢除,在遊戲體操以及對人接物時,採用實際的訓練方法,使兒童感覺道德之必要,使兒童道德的本能漸漸發展,這才真是倫理教育。 (二)歷史 歷史教員拿著一本歷史教科書,走上講臺,口中念念有詞,什麼蚩尤、黃帝、唐堯、虞舜、夏、商、周,小學生聽了,真莫名其妙;惟有死記幾個名詞,備先生考問,毫無益處,毫無趣味;還不若叫他們去看戲,指著那個紅花臉是黃帝那個黑花臉是蚩尤,他們倒還有點興趣。所以歷史一科在小學校應該廢去;就是教歷史,也只可以教最小範圍的鄉土史,不應該教國史。 (三)地理 天天向小學生說什麼倫敦、巴黎、柏林、北京、青海,他們懂得是什麼?所以小學校只能教鄉土地理,而鄉土地理底第一課,就應該從本校講堂教起,一間講堂內有幾許長,幾許闊,幾許高,幾個窗,有些什麼東西,這都是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教法。因為發展小兒觀物推理力底程序,只能夠由已知推到未知,很難有憑空超越的機會;學生在學校得了講堂底長短高低實際的觀察方法,他們一出學校,便會自己推廣到沿途所見及他們家裡房屋底狀況。這種實際觀察的教授方法,比教學生死讀教科書怎麼采〔樣〕?比教學生死記一些無從養成小兒實際觀察力的地名怎麼樣? (四)理科 理科各科目不用說更是要注重實物經驗的了,但是小學的理科還要注重鄉土的教材,各省的物產不同,各省小學的教材便不能一樣。譬如在廣州教理科,說到冰雪這兩件東西,我就不知道那位先生怎樣能夠解釋得明白?廣州有二十多年沒下雪,香港有活著八十幾歲沒見過雪的人說雪像玻璃一樣,大人尚且冰雪不分,何況小兒;先生若被學生質問怎樣叫做冰,怎樣叫做雪,我想那位先生除了叫學生牢記著冰雪兩個字不必問,或是令學生快去睡覺以外,恐怕沒有第三個方法來圓滿答覆。 (五)圖畫手工 我見過許多學校陳列出好些很精緻的手工和圖畫底成績品,裝潢學校底門面;內中有些教員代學生做成騙人的固然不值得批評,就真是學生自己做的,在外行看起來,必以為成績很好,在懂得教育的人看起來,便不敢恭維了。因為教育品和美術品有很大的分別,我們不當把教育品看做美術品,若是教育品做成了美術品,便算是手工圖畫底教育大失敗,還說什麼成績呢?因為教育兒童直接的目的,不是馬上要教他成一個聖賢學者,所以不用教倫理道德及歷史地理等知識;也不是馬上要教他成一個藝術家,所以不用教他習美術品的手工圖畫;教育兒童直接的目的,是要尋種種機會,用種種方法,訓練兒童心身各種感官,使他各種器官及觀察力、創造力、想像力、道德、情感等本能,漸漸的自由生長發育。遊戲、體操、手工、圖畫正是用做生長發育這些本能的工具,所以小學底遊戲體操不專是發育體力的,兼且是發育各種器官肢體之感覺神經及運動神經反應的本能和道德情感的;所以小學底手工圖畫不是教成藝術家的,是用他發育兒童觀察力、創造力、想像力的。因為手工圖畫底目的專在發育觀察力、創造力、想像力,最好是聽憑兒童喜歡做什麼做什麼,喜歡畫什麼畫什麼,使他觀察創造想像的天才得以自由發展。若由先生底意思教他造成美術品,只算是先生自己的成績,于兒童教育無關,這種教育可以叫做「填譜的」教育;一切「填譜的」教育都適以限制受教育者底智識自由活動而使其固定,且造成機械的盲從的習慣,戕賊人類最可貴的創造天才,不單是在手工圖畫教育如此。 (六)唱歌 唱歌是發育兒童美的感想;合唱比單唱好聽,可以養成兒童共同協作的精神;按節拍比不按節拍好聽,可以養成兒童遵守規律的習慣。惟選用歌詞不可文雅,哥哥妹妹,小貓小狗,樹著花,蝴蝶飛,這些眼前事象都是歌詞底好材料。現在有許多小學底唱歌中,填滿了國家、人群、社會、互助、平等、自由、博愛、犧牲,種種抽象名詞,這班人對於小學教育完全是門外漢,完全是迷信教訓式的教育之結果。 由以上的討論我們可以看出新教育底兩個特點: (一)新教育底主義和方法都和舊教育完全不同; (二)新教育底效力大過舊教育。 署名:陳獨秀 《廣東群報》 1921年1月3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