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
答《新青年》愛讀者 |
|
(一九一七年七月一日) 《新青年》愛讀者: 記者前獲上海友人書,雲《公民雜誌》有一長文駁正本志非孔意見。當時聞而樂之,以為必有崇論宏議,足資攻錯也。近購而讀之,乃大失望。培風君之文,其要點不獨于記者之說少所駁正,且竟完全贊同。使記者不獲聞反對之快論,是以失望也。 記者之非孔,非謂其溫良恭儉讓信義廉恥諸德及忠恕之道不足取;不過謂此等道德名詞,乃世界普通實踐道德,不認為孔教自矜獨有者耳(參觀《憲法與孔教》論文)。士若私淑孔子,立身行己,忠恕有恥,固不失為一鄉之善士,記者敢不敬其為人?惟期期以為孔道為害中國者,乃在以周代禮教齊家治國平天下,且以為天經地義,強人人之同然,否則為名教罪人。 前記者答俞頌華君書有云:「孔子精華,乃如祖述儒家組織有系統之倫理學說,宗教玄學,皆非所長。其倫理學說,雖不可行之今世,而在宗法社會封建時代,誠屬名產。吾人所不滿意者,以其為不適於現代社會之倫理學說,然猶支配今日之人心,以為文明改進之大阻力耳。」今培風君亦云:「禮果為孔子之道,則孔子之道誠不可用於今日。」是其所主張者,已與說者無殊。所不同者,其假定之前提,乃不以禮為孔子之道耳。 夫以禮非孔子之道,誠屬創聞。儒家重禮,見薄于老莊,其言其事,不始於今日。若言禮不始於孔子,即非孔子之道,豈以忠恕之道為孔子所發明,前人未之言耶?細讀培風君之文,知其于國學造詣尚淺,又不若康南海以禮教代法治之說,尚成一家言,有一駁之價值也。培風君倘能翔實證明孔子不重禮教,亦記者之所願聞。 獨秀 《新青年》第三卷第五號 1917年7月1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