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中國歷代的大事·十四年共和


  一國非民智大開,民權牢固,國基總不能大安。徒只望君明臣良,那明君良臣活在的時候,國家還可以勉強安寧,明君良臣一去,便是人亡政息,國家仍舊要衰敗下來。你看成康之世,國勢何等強盛,成康死後,昭王接位,國家馬上就衰亂了。各路諸侯,也都不大服王家的命令。王所行的政事,不洽人心,王南游到漢水,被人謀害了。穆王接位,頗發奮為雄,大得民心,諸侯畏服。王曾騎八駿馬,西游昆侖山,聞徐戎作亂,複騎駿馬,一天走千里,數日趕回,將徐戎克服了。隨後又征服了犬戎(苗子的後裔),從此國內稍安。穆王第五代孫子,厲王接位的時候,便大用專制虐民手段,搜刮國民的財帛,以供國王的奢侈。國中詩人,作詩數王罪惡,勸王改過。王置之不理,複用那頂奸巧頂刻薄的一位榮夷公,做卿士,總攬國政,戕害國民,國民大憤。每回下一旨意,萬民同聲怨罵。

  召公虎勸王道:民怨已深了,王若不改,恐有大變。王不聽,反大怒,設法覓得一位善於警察的衛巫,叫他帶領許多無賴之徒,四下裡明查暗訪,如有二人,私聚在一處談論國政的,便拿去斬首。這時王家派出去的暗察,遍地都是,國民一舉一動,一言一聽,都不得自由,真是敢怒而不敢言。厲王因此大喜,對召公道:「你說有什麼大變,你看我防得如此嚴緊,萬民其奈我何。」召公答道:「徒防無益,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即能防于一時,一旦決裂,其禍更大。」王仍不聽,而且更加暴虐,防察一天緊似一天,賦稅一天重似一天,國民莫不怒髮衝冠,革命的暗潮,也一天漲似一天。國民正在驚濤怒潮之中,突有一班聰明的人,發出一種壯快議論,大聲疾呼道:逐昏王!逐昏王!此言一出,好像春雷一動,百草發芽一般,國民無不揭竿響應,革命軍大得勝利,無人肯替王出力平亂,不幾日便直搗王都,圍了王宮。王束手無策,倉皇出奔於彘(現在山西平陽府霍州的彘城)。太子靖藏在召公的家裡,國民革命軍,深恨厲王入骨,無所泄忿,便圍召公家,想拿出太子靖,斬首洩恨。

  召公尋思道,國民革命軍,逐去昏君,原屬大義,我又何敢攔阻。但從前王行虐政的時候,我曾力諫,和王成仇,今使王太子死于我家,人將說我借公義以報復私仇,借公報私,大丈夫所不為。遂命自己的兒子,代替王太子,王太子才得逃脫了。厲王逃去之後,國民新創共和制度,不立國王,公舉周公(周公旦的後人)、召公(召公爽〔奭〕的後人)二人,為全國國民的代表,協辦內外一切國政,號曰共和。政體性質,仿佛和西洋人所說的貴族共和政體相同,時在孔聖人降生前二百九十一年,離黃帝老祖宗登位的那一年,剛剛一千七百四十二年。行了十四年,國內太平,家家富足,人人有道,史書上稱做中國空前絕後的太平世界。

  署名:三愛 《安徽俗話報》第七期
  1904年7月13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