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陳獨秀 > 陳獨秀文集 | 上頁 下頁
中國歷代的大事·湯武革命


  啟王在位之時,國中沒甚大事。啟王以後的國王,雖多昏庸,幸而有各路諸侯輔佐,還不大錯事,況且中國國勢已定,四方苗夷各族,都已經被中國征服,不敢生心,所以也不至有外禍。隨後到了禹王第十七代孫子夏桀為王的時候,便朝綱大亂了。桀王專聽那寵妃妺喜的話,橫征重稅,搜盡百姓銀錢,供那宮中濫費,種種虐民的暴政,都是自從軒轅老祖宗開國以來八百多年,未曾受過的。你看那全國人民,自然要切齒痛恨,反對朝廷了。那班在朝的大臣,見事不好,都勸王改過,收回各項不順民情的政令,桀王那裡肯聽。當時諸侯有一位名叫成湯的,才略素廣,也痛恨國王的暴政,因此得罪了桀王的人,都去投奔成湯。

  成湯又訪得了一位賢人,姓伊名尹的,本在有莘地方耕田,成湯請得他來幫理政事。後來伊尹又去到桀王那裡,想勸桀王改革弊政,以免革命的騷動,那曉得桀王還是置之不理,伊尹只得又跑回成湯那邊。像這樣跑來跑去,共總跑了五回,只是桀王冥頑不靈,絕無回心轉意。伊尹看見無可指望了,便斷了運動國王的念頭,勸成湯趕緊倡義興兵,廢去昏君,免得同胞久受困苦。成湯見他言之有理,便大興人馬,直向京城進發,不幾日革命軍便破了王軍,占了京城,將國王桀趕到南巢地方(就是現在安徽巢縣),把從前桀王所發虐民的政令,都一齊廢去。全國人民,重見天日,沒一人不稱頌成湯功德的。成湯便接了王位,子孫相繼為王,稱為商朝。將京城遷到黃河南岸亳城地方(現在安徽亳州),用伊尹做了宰相,在京城內外,設了些大小學堂,教育眾人的德性才藝。這時候讀書明理的人,大半是世家子弟,平民專心經營衣食,不暇求學,因此認識字的都很少,湯王設了這些學堂,到著實有益。湯王歸天之後,六百多年,接王位的人名叫做紂的,又昏亂起來,全國民心,又各處洶洶,有個朝不保夕的樣子。

  紂王便加收重稅,招養兵卒,壓制眾民,不許議論國政。那曉得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紂王這樣政策,不但不能禁止,而且火上加油,越發激成民變。當日百姓最恨紂王的事,有五大件:一是搜刮民間銀錢,供那寵妃妲己的浪用;二是殺戮無罪的人做成肉林,取那妲己笑樂;三是不許民間談論國事,如犯朝旨不按國律,即行處死;四是縱容權臣飛廉和惡來等,欺壓平民;五是收斂民間的米穀,堆在巨橋,不顧萬民的饑餓。有一位大臣名叫比干的,勸王革去虐政。紂王那裡肯聽,他以為全國的土地人民錢財都是國王的私產,任便我怎樣行為,誰人敢違抗呢。那比干屢次苦勸,紂王反動了怒,將比干斬首示眾,滿朝文武,都嚇得舌吐三寸。

  有兩位頂有名的賢臣,一名微子的,逃隱山林去了;一名箕子的,假裝瘋癲,辭官不做了。滿朝沒半個正人君子,攬權執政的,無非是飛廉、惡來一班狗党,國政更不堪聞問了。當時諸侯行政寬厚,最同紂王反對的,就是周文王。文王久有仿照商朝湯王廢君救民的念頭,只是紂王雖然暴虐,卻有些勇略,兵多糧足,文王也只得忍氣吞聲,服從他的號令。有一天文王出外打獵,訪得了一位賢人,姓姜名呂尚,表字子牙。這姜子牙的為人,與眾不同,生平志氣,只知有保國救民四個大字,除此以外的錢財官爵,都看做狗矢一般。俗人都笑他是呆子,所以到了六十多歲,還是窮苦不堪,天天在渭水河邊,釣魚度日。恰好遇了文王訪賢,二人談得情投意合,請他進京,商量興兵伐紂,不幸大事未成,文王一病身亡。太子發就是隨後稱為武王的,照例子頂父職。

  這時紂王的政事,一天暴虐似一天,全國英雄,都來歸附武王,像那太顛、伯夷、叔齊、閎夭、散宜生等,還有武王的兩位兄弟,名叫周公旦和召公奭的,都是文武全才。武王便擇了好日好時,拜薑子牙為軍師,興兵攻打紂王。向東走到了孟津地方,有八百多諸侯,帶兵來會。到了京城南牧野地方,便和王軍開戰。王軍都倒戈叛紂,紂兵大敗,退入城中,尋了自盡。武王進得京城,便將紂王和妲己斬了首,掛在白旗竿上示眾,無罪的囚犯,一齊放去,並將積在巨橋的粟米,藏在鹿台的錢財,施放貧民。萬民無不稱快,武王便接了王位,改稱周朝。

  署名:三愛 《安徽俗話報》第六期
  1904年6月24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