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雲中岳 > 情劍京華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初遇俠女

  暮春三月。

  江南草長鶯飛,桃紅柳綠美不勝收,江南煙雨名滿天下。

  霍山一帶山區,仍可算是江南的一部分,雖則在地上望,它位於江北。

  一條古徑從潛山繞過霍山,再沿白沙河直抵霍山鎮,沿途叢山起伏,古道羊腸,有村落處,桃花紅李花白,滿山綻放著各種顏色的杜鵑花,最多最燦爛的是猩紅的映山紅。

  清明時節的春雨期將逝,即將進入時雨時晴的難測四月天。

  這幾天艷陽高照,道路不再泥濘,太陽暖洋洋令人神清氣爽,穿夾衣也感到渾身舒暢,

  趕路的旅客,必須穿單衣了。

  古道在叢山中盤旋,實在不宜乘座騎,腳程不見得比徒步快,有時必須下馬率著座騎走。

  午後不久,一匹健馬向東小馳。

  騎士一身青騎裝,顯得矯捷雄壯,劍眉虎目留了小八字鬍,氣概不凡。二十來歲的青年,渾身都是勁,似乎雙手特長,像是傳說中手中過膝型的人。

  那雙虎目似乎也與眾不同,瞳仁特別大,因此見黑少見白,無形中煥發出怪異的光芒,假使發起怒來,這種光芒有懾人心魄的威力。

  腰間繫有四寸寬的皮護腰,外表可看出外層的一列暗器插座。兵刃插座所懸的劍,也令人心中懍懍。

  那是兩尺八寸長的闊鋒劍,劍靶就有八寸長。

  看外表,他像江湖朋友所稱的保鏢。

  但保鏢所使用的劍,通常是狹鋒劍,靶長僅五或六寸,單手使用,是從老道巫師們的桃木劍,或者七星劍演化出來的兵刃。

  七星劍是鐵製的,重量很少超過一斤,超過就「舞」不起來了,「舞」得漂亮才能驅妖攆鬼。

  江湖朋友所使用的狹鋒劍,也很少超過兩斤的,再重些,攻十劍八劍就精力不繼了。

  騎士的闊鋒劍不簡單,長度比傳統的狹鋒劍短兩寸,但重量幾乎超一倍,約在三斤左右,一劍劈下去,真可以把人劈成兩半。

  騎士並不急於趕路,任由健馬輕快地小馳,鳥語花香心曠神怡,輕拂著馬鞭,一聲長笑,隨即引吭長歌:

  「說盟說誓,說情說意,動輒(則)春情滿紙。多應念得脫空經,是那個先生教底(的)?」

  「不茶不飯,不言不語,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閒,又那得工夫咒你?」

  癡、嬌、嗔、俏,盪氣迴腸,但從大男人口中唱出,還真有關西大漢敲鐵板唱艷詞南曲的意味。

  是宋代名娼小雪濤回覆情人的小詞。

  宋代大愛國詩人陸游,有一位好朋友,愛上當時四川成都名妓小雪濤,帶她東歸,不久便與她疏遠了。她十分生氣,少不了諸多埋怨。

  這位朋友知道她不悅,寄詞解釋,請不要咒罵。她寫了這首詞作覆,情真意濃,情調美極了。

  目下京師的風月場中,教坊正積極提高神女們的素質。金陵十六樓的名花,與秦淮河的院坊艷姬,令京師人士如醉如癡,歌舞名滿天下。

  金陵十六樓的東主,是當今的皇帝。首席大龜公,是死了十六年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

  臭頭和尚朱元璋頗有遠見,出身貧賤,知道男人的食色需要,食色可以粉飾太平。他把開國功臣殺光,把他們的妻女,送入花大錢建起的金陵十六樓為娼。

  這些高水準的女人們,多少具有相當高的才華,調教成高級妓女,肯定可以粉飾太平,滿足人們的需要,而且可以賺大錢。

  因此有明一代,妓女大放異彩,秦淮河教坊金陵十六樓,名氣比大明皇朝更響亮。後來的正德皇帚,乾脆親自開教坊做大龜公。

  目下的京師在順天府(南京)。十二年前,永樂皇帝從金川門殺入,奪了乃侄建文帝的江山,便把老家北平府升為「北京」,府改稱順天府。

  六年後(永樂十八年),把現在的京師改稱「南京」。永樂十九年,正式將北京改為「京師」,但稱為「行在」,意思是不固定的。他自己不時南北兩京跑,帶了兵馬出長城追擊大元帝國餘孽。最後,死在南京。

  直至正統年間,北京的「京師」,才正式有皇帝住進紫禁城。

  目下是永樂十二年,京師在南京而不在北京。天下太平了將近一甲子,京師表面上是歌舞升平。

  天下並沒真的太平。目下永樂大帝仍在漠外,與元韃子作殊死戰。南越(安南)仍在征討,炮火連天。

  鄭和(三寶太監)第三次(十年十一月奉使,十一年十月出發)下西洋,帶了三百餘艘戰艦(中有大寶船六十三艘),官兵將近三萬人,向西洋各國示威,並搜尋死鬼皇帝建文的下落。

  建文帝是否真被燒死了,成為歷史懸案。

  永樂大帝只看到皇后燒焦了的屍體,心疑建文帝未死,因此展開海內外陸海大搜索。鄭和是認識建文帝的太監,可以信任。

  天下大搜索,先後歷時將近一百年,毫無結果。

  歌聲徐落,餘音裊裊,健馬剛繞過山嘴,對面大踏步出現五個人影,劈面撞上了。

  「他娘的!」堵在路中,橫握方便鏟擋住去路的大和尚,髒話破口而出:「你這孽障人模人樣,牛高馬大像個驢蛋,該唱十八摸嘆五更,居然唱這種不入耳的玩意,去你娘的假冒斯文。」

  大和尚年約半百,肥頭大耳粗壯如熊,真有八尺高,堵在路中像一座山。方便鏟鏟頭特大,相當沉重,絕不是用來掩埋路死人畜的傢伙,一鏟拍落,肯定可以把馬頭拍碎,人更不用說了。

  其餘四個人,看長相便知不是好路數。

  一個乾癟高瘦,面目險沉的中年道姑。

  一個中年老道,臉色青灰眼神凌厲。

  兩個中年大漢,像一雙紅臉黑臉門神,佩的刀分量沉重,另一根鞭也粗有一握。

  四個人分列路左右,盯著騎士像是要撲上的猛獸。

  騎士不想座騎受創,慢吞吞扳鞍下馬。大和尚的話粗野難聽,騎士卻不生氣,將座騎驅至道旁,臉上有令人莫測高深的邪笑。

  「呵呵!和尚,你會唱十八摸嘆五更,偉大,我十分佩服,有機會得專誠向你討教討教。你唸金剛經法華經之外,還會唱十八摸嘆五更,想起剛才我唱的那兩句,正好用在此時此地問你。」騎士接近大和尚,邪笑惹人反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