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雲中岳 > 草莽英雄 | 上頁 下頁 |
七五 |
|
霍然並沒立即動身赴南京。除了天涯三鳳,需另找朋友助拳之外,凌波燕也得返回老家,預先作一些準備。 五通神三個老魔,也有些私事需要處理。因此大家商量之後,約定一月之後,在南京龍江關碼頭,頗有名氣的金陵老店聚會。 他不需金笛飛仙做導遊,一葉扁舟駛入洞庭西山。 湖庭東山的主峰是莫釐峰,西山則是縹緲峰。縹緲峰略高十餘丈,聳立在島中心,小峰向四面伸展,共有四十一座之多。總面積也比西山大些。 遊西山通常有三處必遊的地方,即禹期山,柱山(金庭玉柱所在地),龜頭山(非無錫的龜頭渚)。至於寺廟古跡,數量比東山多一倍。禹期山與龜頭山幾乎是相連的,相距僅三四里。 當天在西山村投宿,次日到柱山的靈佑觀,遊覽林屋洞金庭玉柱,頗感失望。最後一口氣跑到西面的陰長生的煉丹處,更為失望,什麼也沒看到,看景不如聽景,親自跑一趟難免敗興而歸。 這天,他的船移至島東面,泊在黿頭山的水灣,在奄里村的望湖客棧要了一間上房,打算在此停留一晝夜。 這座小石山伸入湖中,像伸出的烏龜頭。本地人忌稱烏龜,所以改稱黿。黿,就是可能已經被吃得絕了種的美味巨鱉,據傳說,重量可能超過千斤。 這裏有數座採石場,所以奄裏村是西山的大村落,西山巡檢司衙門也設在這裏,工人們自己建有住所,與村民相處倒還融洽,事實上村民的數量,比採石工人少。村民有一半是漁民,一半種田,西山的耕地中,只有這裏的百十畝是肥田。 採石場出產各種石材,統稱太湖石,主要的是花石,做玩具的帶白色玉石,有胎斑的硯石。這裏,就是南宋有名的花石崗採石處,杭州宮殿的建築石材,皆從這裏採製。 最有名的從湖採出的太湖石,是名滿天下的假山石,可做亭園的玲瓏假山,在石場稱為花石。但經過千百年來的撈取開採,目下已所剩無幾。 那些年代久遠的採石場業主,把從山上採下的大石推入湖中,任由風浪侵襲,由百年後的後代子孫撈取販賣,其他的人,是不能任意撈取的,採石區都是有主之物,在官府有案。 巳牌時分,他隨一群男女遊客,從山根最高處的聖姑廟(神女廟)向山頭走,小徑沿山脊向東伸,遊客並不多,有男有女,沿途嘻嘻哈哈有說有笑,只有他一個人孤零零,遊山玩水沒有伴,雖行動自由寫意,但難免寂寞。 他沒來由地想起了小秋燕,如果有她在,該多好?小秋燕溫婉可人,善體人意,把他當作保護神,有時撒撒嬌惹人憐愛,有這小女孩在身邊,他忘了一切煩惱。 他的思路飛向杭州,飛向他曾經喜愛的小女孩身旁。 幽香入鼻,身後來了兩位女郎,似乎嫌他走得慢,輕咳了一聲提醒他的注意。 他並不急於趕路,泰然地讓至路左,本能地扭頭回顧,眼前一亮。 又是一個面容與小秋燕相似的年輕女郎,只是要年長幾歲,可能已接近雙十年華,身材玲瓏透凸十分惹火,穿的淺桃紅衫裙也搶眼,走動時蓮步輕移,小腰肢並不誇張地款擺,但搖曳生姿極富美感。梳了三丫髻用翠玉髮環,表示是大戶人家還沒出閣的閨女。 另一位長歲稍小些,是梳雙丫髻的秀麗侍女。 其實年歲相差不遠,面型也差不多的女郎,除非外露的氣質相差很遠,不然一瞥之下,相貌都差不多,須定神察看才能分辨。 他心中有小秋燕的形影,難怪一瞥之下,突然產生似曾相識的感覺,不足為奇。 上次他突然看到林涵英,就情不自禁脫口叫出「小妹妹」三個字,引起林涵英的誤會,幾乎大打出手。 小秋燕、林涵英、這位女郎,都是帶有靈氣的瓜子臉,同樣秀氣,難怪他心不在焉,一瞥之下,把三個人看成一個人。 這次,他不再冒失,並沒發出驚噫聲,僅呆了一呆。 小徑不能並行,兩女不客氣地超越。 小姐打扮的女郎,超越時向他嫣然微笑,可能是為他的讓路而致謝意,落落大方甚有風度。 這期間,他結交了好幾位年齡相若的女郎。第一個是笑魔君的女兒傅玉瑩。可是,除了小秋燕之外,其他的女郎,從沒讓他內心產生契合的感覺。 對女人的欣賞,他有相當高的評價尺寸,而大多數的男人,通常以動物性的眼光看女人,尤其是對漂亮的女人。 他也淡淡一笑致意,隨後舉步。 山兩側與湖灣,都是採石場。南灣有一座碼頭,漁船都半擱在灘岸邊。 艷陽高照,湖上帆影片片,滿山青翠,湖水在艷陽下閃爍著粼粼波光,站在這突出湖中的小山遠眺,心神為之一爽。 沿山脊共有三座大型涼亭,八角玲瓏極為壯觀,既可歇腳,亦可坐下來觀賞浩瀚的湖景。對岸十里外便是東山,中間是蘇州至湖南各縣的航道,回頭遠眺縹緲峰,這太湖第一高峰近峰頂處,雲霧縹緲如在圖畫中。 到達第二座涼亭,已是近午時分,二十餘名男女遊客,散佈在亭四周的大樹下,有說有笑,有些則在進食,分別聚在一處互不干擾。 亭中有五位打扮特殊的人,一看便知不是外地的遊客,佔住亭中的石桌石凳,有酒有茶,有點心果品,笑聲粗豪外型潑野,難怪遊客都避到亭外去了。 他信步入亭,取下腰間的食物包和水葫蘆,在亭欄內的石排凳坐下,先喝口水潤潤喉。 中間石桌的五個人,有意無意地瞥了他一眼。 「喂!讀書人,過來坐。」那位穿粗青布外襖的大漢,像山下採石場的採石工人,友善地向他招呼:「要想買好的石硯臺,我替你張羅,保證石質不下於端硯歙硯,價廉物美。」 「呵呵!別想向我兜生意,我雖然讀書,最討厭磨墨,所以所寫的字賣不了錢,這輩子休想跟上貴地一字千金的江南才子唐祝文周。」他也不客氣,提了食物包過來坐。 圓周共有八座石轍,他加入還有兩座空位。他右首,是一位臉色不怎麼健康,年約花甲,光著頭穿青僧便服的老和尚。 左首,是一位豹頭環眼,船夫打扮的莊漢,一雙手呈現強健有力的線條。 另兩位一是穿了水藍底萬字圖花長衫,有幾分大爺仕紳氣概的中年人,處身在粗豪的眾人中,與他穿士子青衫一樣不調和。 最後一位像是水上鏢客,佩了一把尖刀。 「從何處來?」那位像大爺的人笑問。 「府城,在貴地漫遊了好些日子了。」他一團和氣,有意交朋友:「小姓霍。諸位好,請教。」 「霍書生,幸會。」像大爺的人也笑吟吟:「在下姓陶……」 口氣帶有江湖味,平常百姓很少自稱在下。 接著替他引見:張船老大、王石場領班、李鏢師、了塵和尚。 了塵和尚是桃花塢天王寺的僧人。天王寺是唐代大中元年所修建,源遠流長,有百十名老僧在內苦修。 桃花塢也是遊客必到的地方,風景比府城西北閶門內的桃花塢好,但沒有城內的桃花塢有名,因為唐伯虎在城內桃花塢,建了一座頗有名氣的桃花庵。而這裏雖然有莊嚴的天王寺,畢竟沒有才子所建的庵名氣大。 這五個完全不同型類的人,居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現在加一個書生,等於又加上一怪。 所有的人,皆通姓而不通名。 萍水相逢,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彼此有所保留是人之常情。 「我們這些人。」陶大爺喝了一口酒,打開話匣子:「都是從小到大的鄉親,有暇就來這裏聚一聚。」 「諸位都是西山人?」霍然問。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