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曉 > 英雄志13海上孤鴻 | 上頁 下頁 |
三七 |
|
靈音早在留意場內局勢,一聽召喚,便與師弟奔出人群,拱手道:「將軍有何指教?」 秦仲海並不下馬,冷冷地道:「大師若要怒蒼弟兄上山,須得答應我一事。」靈音此行一心一意,只求自己能將怒蒼群雄引領上山,若得化解雙方恩怨,便要他當場身死,也是死而無憾。他面露乞求之色,低聲道:「只要能讓將軍上山聽講佛法,便要老衲當場自殺,抑或自斷一臂,我也別無怨言。」 當年靈音幾番勸說,讓項天壽以身相代,救下天權堂無數弟兄的性命,之後又不計身家安危,與李鐵衫共抗昆侖。無論誰當權掌政,靈音始終不改仁俠初衷,一心維護心中正道,在這驚惶亂世之中,這等英雄之色尤讓人感佩。怒蒼群雄聽了這話,無論是否與他相熟,心下都是大為感動。 秦仲海微微一笑,道:「要是朝廷中人都像大師這般慈悲,世間不知要省去多少無謂兇殺。」靈音面露悲憫之色,歎道:「將軍別這樣說話,您要是能第一個慈悲,老衲不甚之喜。」 秦仲海面上閃過一陣怒色。他冷笑一聲,霎時提鞭向前,指向朝廷軍馬,冷冷地道:「命他們退出三十裡。」靈音愣住了,茫然道:「什麼?」 秦仲海沉聲道:「大師,我山首腦貿然上山,貴寺千名和尚殺來,我等必死無疑。實在話一句,姓秦的已將性命交在天絕僧手裡。秦某死不足惜,只是我這裡許多弟兄的身家卻要作何著落?貴山將心比心,也得將闔山僧侶的性命做個質押。」 靈音腦中嗡地一聲,這才明瞭秦仲海的用意。盧雲與伍定遠對望一眼,兩人都是歎了口氣。 秦仲海果真是梟雄之性,當年替朝廷護駕和番,不曾有寸土之失,今朝為反逆效命,更見虎狼之色。他要朝廷大軍退開三十裡,等同是要少林暴露於怒蒼戰火的包圍之下,此番用意不難明白。倘若少林設下陰謀陷害,甚或不守江湖規矩,來個以多欺少,謀害了上山首腦,怒蒼軍馬便會揮軍上山。以三萬雄師擊殺千名僧侶,料來滿山和尚武功再高,也要被他們屠戮得一乾二淨。 眾人正自猶疑,只聽靈音咬牙道:「靈真師弟,持楊師弟權杖,命朝廷軍馬後撤三十裡。」 靈真雖然魯鈍,卻也不是傻子,他見了怒蒼兵馬的雄壯軍容,心中早已忌憚,此時聽了師兄的吩咐,自是大吃一驚,慌道:「師兄,這怎麼使得?」 靈音低聲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為了天下蒼生,我們便算死在人家手裡,也是值得。」靈真原本等著叫囂,陡聽佛謁,心中也生感應,他茫然望著山頂,怔怔歎了口氣,口中卻也沒有反駁。 過不多時,靈真拿著印信回去,自將秦仲海的請求說了。宋公邁等人聽後,自感目瞪口呆。鐘思文熟知兵法,深知敵人居心叵測,自是力陳其非。只是靈真執意甚堅,屢勸不聽。宋公邁歎道:「貴寶刹無愧佛名,諸高僧仁民愛物,實在讓人佩服。」 高天威專打落水狗,登時笑道:「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阿彌陀佛,諸位高僧一會兒如要逃命,可別找不到密道才好。」靈真臉上閃過怒火,冷冷地道:「高爵爺不必幸災樂禍,我靈音師兄方才也曾邀你上山觀禮,你現下可別想賴帳。」 高天威面色微微一變。适才靈音出言相邀,眾人不疑有他,立時便開口答允了,哪知現下情勢陡變,卻是要自己往火坑裡跳。他想開口狡賴,卻見身邊並無一人反悔,連那安道京膽小如鼠,此刻也面色如常,想來是受了江充之托,自要去打探軍情所致。 高天威故做鎮定,當下咳了一聲,冷冷地道:「上去便上去,反正你們有潛龍當人質,這幫反賊總算有些顧忌。」 靈真說了一陣,果見朝廷人馬向後撤退。雙方人馬既做約定,怒蒼山這方人馬便要出陣。決戰在即,怒蒼諸大首腦無不大為振奮。陸孤瞻當年隨秦霸先激戰神鬼亭外,忍辱負重二十載,終於有揚眉吐氣的良機。那韓毅受了二十年渾渾噩噩之苦,更有意大肆復仇。眾人摩拳擦掌,都在等著上山。 一片轟然中,「煞金」第一個下馬,聽他朗聲笑道:「嵩山天絕與我山本為舊識,我山潛龍軍師更受人家款待多年,這許多新舊恩情累累相加,我等好容易複寨了,豈能不上山聆益?」李鐵衫也在大聲呼應,喝道:「正是!我山弟兄義氣為先,生死為後,少林雖然高手如雲,但咱們弟兄兵勇馬壯,豈同易與?今日他們不交出朱軍師,咱們一把火燒光少林寺!」 秦仲海更不打話,朗聲便道:「盧知州、伍制使!請你二位回去轉告少林高僧,怒蒼英雄即刻拜山!」只見秦仲海為首行出,右鳳軍師尾隨在後,石陸韓李四虎各自下馬,其餘郝震湘、解滔、常雪恨、言二娘、陶清等小將也自出陣,全軍總計一十一名好漢出列,均由靈音帶領上山。 此行首腦盡出,堂主以上僅留項天壽、止觀坐鎮,另遣哈不二、歐陽勇、番軍五將等七人一同協防。看項天壽武功高強,止觀見識機敏,少林寺若有陰謀變故,必能一舉出兵上山,以謀反制之道。 朝廷這廂人馬也有八人受邀觀戰。宋公邁、高天威、趙任勇各為撫遠四家首腦,伍定遠、盧雲、左從義、石憑、安道京各為江柳兩系要角,便由靈真帶領,魚貫上山。 兩邊大軍主腦盡出,各餘數將鎮守。朝廷這廂雖已退開三十裡,此刻仍不敢掉以輕心,便由鐘思文領軍,自行挖掘壕溝,立柵安營,就怕對方趁勢偷襲。 秦仲海應要出陣,盧雲、伍定遠等人便自告辭離開。 盧雲正要上馬,忽地想起一事,霎時伸手入懷,取了封書信出來,遞給秦仲海。秦仲海微微一愣,道:「這是什麼東西?」盧雲低聲道:「這是長洲一位老爺托給我的書信,說他有個兒子在怒蒼山,要我轉呈過來。還請將軍幫忙。」 秦仲海接過那信封,眼看上頭並無署名,便隨手拆了開來,只見信中有信,那信封上卻寫了「歐陽勇」三字。秦盧二人見了,忍不住一同驚呼,方知歐陽勇與江南鑄造一家有舊。 盧雲歎了口氣,道:「即使戰亂相隔,萬夫指罵,也隔不斷一家人的親情眷戀。」 二人默默相望,各懷心事,秦仲海忽問道:「盧兄弟,我冒昧問你一句,此戰你盼誰贏?」 盧雲低聲道:「此戰沒有勝負,無論結果是何,柳門都是輸家無疑。」他拍了拍秦仲海的臂膀,道:「仲海,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盼你動手殺人之際,能深思再三。」他不再勸說,輕提疆繩,便自回陣。 陽光普照,秦仲海卻是滿心蕭索。他回頭望著背後兩面飄揚大招,「怒蒼山興兵雪恨、秦仲海為父報仇」,那一十四個大字如斯血紅,陽光下望去更顯奪目。 漫山軍馬白衣白甲,闔山高手盡皆雲集,當時自己以必死決志,孤身攀上朱母朗瑪,臨死前便曾見到這幅壯闊景象。只是無論自己怎麼想像,都料不到現下會是這幅心境。 秦仲海心中感慨萬千,他拿著信封,回頭便要去找歐陽勇,才一行步,便見鐵牛兒擠在小兔子與陶清之間,三人如同以往模樣,自站言二娘背後。 此時言二娘正與陶清說話,側臉望去,更增麗色。秦仲海凝望良久,忽爾微微一笑,他喚來止觀,吩咐道:「一會兒轉給歐陽兄弟,這是他家裡人寫來的信。」 止觀頗見詫異,正要問話,秦仲海已提疆出陣,自去得遠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