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玉翎燕 > 絕柳鳴蟬 | 上頁 下頁 |
九一 |
|
矮仙翁這幾句話,說得別有用心,意思明顯異常。大家千里迢迢前來金陵,還不是為了「天孫錦」和「金蜂蓑」這兩件稀世之寶。只要獨腳尼不涉及這件事,憑這獨腳尼的名號,誰還不退讓三分。 獨腳尼焉能聽不出矮仙翁弦外之音?當下毫不為意的低喧一聲佛號,說道:「諸位施主遠涉關山,前來金陵,無非志在奪取『天孫錦』和『金蜂蓑』兩件武林罕見的寶物。有道是: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豪取巧奪,實都上幹天意,果能以爭奪為定,則強肉弱食,流血無盡。何況螳螂捕蟬,難保沒有黃雀在後,如此輪回迴圈,絕非善策。諸位施主豈不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有誰能斷言無敵於天下,能長遠保持此兩項寶物?」 獨腳尼清音鸝質,鏘鏘道來,雞鳴寺前宛如空穀回聲,珠玉其落。 立在門前的三山五嶽好漢,始而震驚獨腳尼果然是為「天孫錦」和「金蜂蓑」這兩項寶物而來,繼而一聽獨腳尼侃侃而談,俱是實理真情,無可駁辯之處,不覺退志漸生。同時又震懾於獨腳尼的威名,一時大家都默然不作一聲。 就在獨腳尼這一頓之間,矮仙翁越眾而出,上前走了幾步,向獨腳尼說道:「請師太直接了當的說明來意,武林中朋友,未必能敬聆如此因果迴圈的高論。」 矮仙翁話剛一出口,站在一旁的程秋蟬姑娘,頓時嬌叱一聲,罵道:「矮老兒,你敢出言無狀,姑娘就饒不了你。」 手中長劍一震,騰身而起,人劍合一,青光一閃,直沖向矮仙翁。 獨腳尼伸手一攔,說道:「蟬兒不得無禮!」 秋蟬姑娘被獨腳尼一攔之勢,前沖的身形,頓時阻住。姑娘只急得頓足叫道:「師父!」 獨腳尼慈祥無限地望著秋蟬姑娘說道:「矮仙翁是當代武林高人,豈是蟬兒可以衝撞的?」 矮仙翁嘻嘻地笑道:「不敢!不敢!師太的高足身手不凡,小老兒已經久仰了。」 獨腳尼微微一笑,接著說道:「矮仙翁方才之言,有怪貧尼饒舌之意。貧尼只不過是就事論事而已! 『天孫錦』與『金蜂蓑』現均在鄒施主身上,鄒施主亦絕無佔有之意,只是此其間關係兩件寶物主人之恩怨無限,鄒施主不忍失于他人之手而已。 一俟尋找了原物舊主,鄒施主便立意完璧而歸,貧尼本是世外之人,本不應該伸手其間,只是,鄒施主這一點至善的用心,限於本身功力,萬難實現。貧尼才斗膽冒瀆諸位,『天孫錦』與『金蜂蓑』暫由鄒施主保管,以待舊主出現,了卻兩家世代恩怨,亦為武林一大德事。諸位施主若能放手,各積功德無量。」 矮仙翁一聽獨腳尼這一番話,頓時冷笑呵呵,說道:「師太說得太輕便了,神偷無二為人如何,武林自有定論,師太就憑神偷無二片面之言,輕作決定,難叫武林心服。」 獨腳尼低喧佛號說道:「老施主豈不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語?」 矮仙翁搖著發亮的頭,眯著眼睛冷呵呵地笑道:「師太如此信得過,你道武林諸人,將是如何?」 獨腳尼說道:「出家人戒打誑語,老施主信不過貧尼,尊意又將如何?」 矮仙翁壽眉一掀,聲如洪鐘的朗聲說道:「師太明人,必須令人心服如此而已。」 矮仙翁說著話,隨著蹲身在地上抓起一把碎石子,略一回顧,對著雞鳴寺門牆,抖手而出,頓時一陣輕微的呼嘯之聲,隨手而起,矮仙翁嘻嘻笑道:「雕蟲小技,貽笑方家。」 在場的人原先都不知道矮仙翁用意如何,只待說話以後,大家才朝雞鳴寺門牆上看去,不禁齊聲驚歎,喟然出聲。原來矮仙翁方才只一揚手之間,把手中的碎石當作暗器發出,齊齊嵌入雞鳴寺水磨青磚的門牆之上,而且顆顆碎石齊與牆平,內功手勁,已經到了收發自如的地步。尤其令人驚歎的,這一把石子嵌在牆上,竟是一個端端正正的「錦」字,這種神乎其技,難怪令在場的諸人,驚為觀止。 峨嵋派在武林之中,列為六大宗派之一,平時調教門人,鮮教暗器手法。矮仙翁這招穿石入牆那只是精湛的內功表現。 獨腳尼連頭也不回,只是低喧一聲佛號,說道:「老施主『太乙神功』令人敬服,只是這『天孫錦』關係至大,老施主何必強人所難?」 矮仙翁炫露了這一手「太乙神功」,旨在逼獨腳尼知難而退,或者也露一手絕技,和自己一較高低。沒有料到獨腳尼既不出手露技,也不退讓所言,矮仙翁倒是為之一楞。不禁心裡想道:「這獨腳尼難道是浪得虛名,並無絕學?不管如何,今天不露一手真才實學,斷難讓你離開雞鳴寺。」 當下一展壽眉,上前兩步,說道:「方才小老兒已經跟神偷無二說過,『金蜂蓑』如何,小老兒可以不管。『天孫錦』是敝派之物,小老兒歉難聽從師太所言。師太如無雙全高計,小老兒就此取走了。」 兩隻大袖一擺,昂然闊步,向神偷無二處走去。獨腳尼還沒有答話,秋蟬姑娘早就嬌叱一聲,人起兩丈,手中長劍一掠,阻止矮仙翁去路,喝道:「矮老兒,你敢再上前逼進一步,姑娘立即叫你後悔無門。」 矮仙翁呵呵笑道:「天山冷梅山莊絕學久為武林所稱道,老朽倒要見識見識!只可惜姑娘是晚輩,老朽只好賣狂,以空手領教了。」 說著話,含笑依然,挺腹邁步,直向秋蟬姑娘逼近。秋蟬姑娘顯然怒火早發,隔著薄紗,冷哼一聲,正待震腕遞劍。忽然聽到獨腳尼說道:「蟬兒!老施主峨嵋三老之首,峨嵋派『太乙神功』中的七十二招太乙掌法,冠絕群倫。蟬兒不要失去這一討教機會,以『大羅十九劍』討教峨嵋絕學,算是不虛金陵此行。」 秋蟬姑娘應聲而起,長劍手起一招「靈山問訊」,功行右臂,勁透劍身,劍光凝結合而為一,閃電直點面門。 「大羅十九劍」天山冷梅山莊絕學,到獨腳尼邱秋眉手中,更是參透奧妙,再傳程秋蟬,威力較前更為大增。尤其秋蟬姑娘內力修為得萬年靈芝丹藥之助,劍動勁發,勁道功勢更是不同凡響。這起手一招「靈山問訊」,看來招式平常,實則深含擊劍之個中三昧。只要對方一動手還招,或封或避,立即搶盡機先,劍勢如潮而至。所謂:「敵未動,已不動;敵已動,已先動。」 這「靈山問訊」妙就妙在「問」字上面,試探虛實,待機疾風閃電展開猛攻。 矮仙翁身為峨嵋三老之首,峨嵋派不傳之秘。「太乙掌法」已練至爐火純青地步,一雙肉掌自詡武林無敵,自然不把程秋蟬姑娘放在心上。眼見秋蟬姑娘一招攻來,呵呵一笑,身形不閃不躲,右掌遽然朝上一翻,勁道逼住一點,直朝秋蟬姑娘長劍劍身震去。 矮仙翁雖然毫不拿功作勢,可是這一掌淩空劈來,勁道逼在一點,無異是千斤錘棒,只要讓他擊中劍身,秋蟬姑娘只怕免不了要長劍脫手,虎口流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