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武陵樵子 > 丹青引 | 上頁 下頁 |
八七 |
|
鄂西官渡口江岸之上,出現一個英姿颯爽,瀟灑儒雅的青衣少年,搭乘容舟,逆江而上入川。 這少年正是李仲華,他自送宋其返其寓後,留連半月,便自入川,覓尋郝雲娘下落。 他為睹險勝天下之巫峽,是以搭附客舟,好在黑龍潭之約為時半年,不在急處,故藉此遊歷,宮渡口位在西陵峽之上,他以下能目睹為憾。 長江三峽——西陵峽、巫峽、瞿塘峽。以巫峽最稱奇峭,自官渡口至巫山縣凡八十餘裡,重岩疊峰,隱蔽天目,非停午夜時分,下見曦月,有江在山下,山為樹蔽之稱。 且以江流曲折,蜿蜒蒙洄,春冬水減,林寒澗嘯;夏秋水漲,急流湍漩,澎湃而下,景至壯觀。 李仲華來在其時,正值仲夏,江水高漲,轟隆如雷,一瀉千里之勢,洶湧狂瀾,奪神駭目,實天下之雄奇。 (筆者按:山川形勝矚目舉世各國,無逾我國之雄奇秀麗,磅礴浩然,茫茫神州大陸,共匪竊據倏已十三載,嶺南塞北,盡是胡塵,中原父老,如火如茶,播遷來台,生活安定,海天遙望,益增懷念,故筆者屢屢於筆下荒誕不經之武俠說部簡介山川文物,藉資彌深懷念,望讀者諸公見諒是幸。)唐人有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形容三峽水急舟速,一瀉千里,描述入神。 但李仲華上溯川江,全靠縴夫曳拉船隻,日行不過二十裡,比牛步還要慢,李仲華東望望、西瞧瞧,盡為岸壁猿嘯,青林垂影,碧水中流的極佳風光所吸引,倒也不覺枯躁乏味。 有時去找船頭獨坐的灘師閒談,春冬水減時礁石林立露出江面,稍一不慎撞上,必遭舟毀人亡,與波臣為伍,全仗灘師熟悉水道指點,方可無虞。 此刻水浸江流,礁石掩藏水底,灘師偶而指點二一,多半閑著無事。 這灘師年約五十六、七,頭皮有點發禿,頷下一撮稀疏的短鬚根根見肉,士老兒穿章打扮,一支旱煙管均下離手,說話聲如洪鐘,兩目神光燜烱。 江水湍急,舟行兩日才不過出得宮渡口三十裡,李仲華經兩日的交往,與這灘師十分熱絡。 這灘師名錢三和,談風甚健,他見李仲華文生公子模樣,一副讀書人氣質,故毫無顧忌,天南地北,所見所聞胡認一氣。 李仲華早看出這錢三和深具武功,絕口不提「會武」二字,故兩人對此事深為涵蓄。 第三日,傍午時分,李仲華與錢三和在船頭壺酒品酌談天。 酒酣耳熱之際,錢三和不覺說出他當年當過鏢師,有次途中鏢車被劫,幾乎把命送掉,這才決心捨棄刀口舐血的勾當,一心一意當起灘師來了。 李仲華驚「噫」了聲,望了錢三和一眼道:「聽說這川江水道,非自幼熟習礁灘位置及水流之性,方能充任灘師,你半途出家,怎可勝任?」 錢三和不禁撚須微笑道:「李小哥有所不知,先父就是川江水道卓著盛名的灘頭,我自幼相隨在側,對於水道險勢覽悉於胸,只以先父入息甚豐,我叉好武,故投在一名師門下習藝九年,充起鏢師,想不到今日子襲父業,依樣葫蘆,令人不禁生起不堪回首之感,鏢師真不是人當的!」 李仲華道:「當真充任鏢師就如此苦惱麼?」 錢三和哈哈大笑道:「李小哥真是讀書人,不知江湖風險,尤其鏢師每逢護鏢時,戰戰兢兢,風吹草動,均如臨大敵,日問目不交瞬,晚來夜不成寐,如下相信,請看……」 說著,手望結幫成行第三艘船隻一指,道:「船首站立賈服中年人,就是偽裝護暗鏢的鏢師,你看他心神不寧,東西張望,分明是怔忡難安,我是過來人,一望就知。」 李仲華循著錢三和望去,只見那只船首商賈模樣中年人,兩眼不停地凝視兩岸蔥郁樹叢中,面上愁容倏隱悠現,想了想後,道:「這個在下就不清楚了!雖然護送暗鏢,何必單選這緩緩水道?旱道快捷,又便於逃逸,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錢三和搖首笑道:「你有所不知,西南道上愈來愈不平靜了,盜藪林立,你鏢貨尚未動身,眼線已摸清底細了,如走旱路,非但鏢貨劫走不說,而且鏢師屍骨無存,所以鏢師屢屢變換途程,裝束容貌也頻頻變易,如我錢三和所料不差,前面鐵棺峽必然出事!」李仲華追問他從何而知,錢三和但笑下言。 過了一刻,錢三和又道:「第五艘船內還有一雙男女搭客,定非常人,等會兒如出事時,李小哥兒只睡在艙中不動,定可無事。」 李仲華頷首不言,兩手抱膝放在船首,目凝在激湍江流上,心中思緒紛湧在追溯往事! 「自己在這英發有為之年,竟然落拓江湖,飄萍四海,真是意料下及的事。」腦中倏現出各人形象,勢利的魏帳房,錙銖必較的舊書坊店主等等,二如繪影在眼前。 在送「怪面人熊」宋其返回故居時,停留半月,自己也當為「幽山月影圖」做過多方面探索,有「中條五魔」相助比較容易,但絲毫沒有得到半點線索,不由意興索然。 他決定不再追覓這虛無飄渺的東西,作別西行人川,探訪郝雲娘的行蹤。 他一想到那美若天仙,嬌媚刻骨的郝雲娘,不由自主的嘆息一聲。 錢三和冷眼瞧見李仲這種情狀,心說「這少年不知有甚麼心事,值得的憂慮?」於是笑道:「小哥,且談風月杯酒澆愁,來來來,我們來乾一杯。」 李仲華倏然從幻想中警覺過來,展顏一笑,依舊談笑風生。 船漸行在逼狹水面,江心倒映樹影,不見天日,如入暮境,激湍水聲,喧嘩入耳,遙見前面不遠兩岸壁立,高聳入天,將江水集束於中,形如鐵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