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情俠 | 上頁 下頁
七四


  李秋鴻知道老頭子的脾氣,乃笑著一躬身道:「多謝老爺子,小婿一定盡力而為,替您老人家爭這口氣。」

  白玉棠悻然提劍歸座,黃三谷朝李秋鴻一彎腰道:「李大俠,看了令徒的劍藝,在下明知不是對手,只是高明當前,良機難再,尚祈大俠不吝賜教。」

  李秋鴻從容笑道:「閣下太客氣了,李某所能,不見得高於小徒,他是帶藝投師的,李某只教了幾招劍法而已,大部分是他自己融會貫通,李某不敢居功。」

  黃三穀仍是笑笑道:「大俠何必謙虛呢,名師出高徒,楚少俠天賦雖高,沒有大俠的指點,絕難有此成就,天下第一劍這個位置大俠是坐定了,只希望大俠勿吝高招,讓在下多領受一點教誨,在下就感激不盡了,請。」

  李秋鴻也客氣地獻禮致意,兩個人才開始交手對戰。從劍會開始,也只有這一陣像是真正的切磋,雙方都不帶煞氣,運劍出招,都十分平和。

  但是戰局的進行並不沉悶,禮讓儘管禮讓,兩個人的態度都是很認真,一招出手,都是全力以赴,只是不勉強而已;劍招用到八成時,見對方已經能夠洞悉變化,作出適當的應付動作時,立刻就撤了回來。

  前面的三十回合還是在互相試探,三十五招以後,才各展胸中所學,不再找對方的缺點而儘量施展自己所長了。

  李秋鴻將自己的秋風劍法、秋聲劍法、飛雁劍法、秋鴻劍法都輪流使上了,因為對方也是個數一數二的高手,不允許他將一套劍法施展完全,所以只能將其中的精招在適當的時機發出。

  黃三穀的劍招說不上什麼名目,他似是百家俱備,奇門劍、八仙劍、大龍門劍、越女劍,每種劍招都有,到了他手中,卻能變換方式而且夾雜了許多他自創的劍式,配合得天衣無縫,穩健、辛厲、刁鑽兼而有之。

  四周寂然無聲,連樂九玄與柳葉青的臉上都現出了詫異與欽佩之色。

  他們這次是真正承認了李秋鴻的高明,換了他們自己上來,表現絕對沒有如此好,兩個人的耐戰功夫也夠人欽折的,交手已出兩百回合,自三十五招以後,沒一招是取巧的,劍發勁至,直逼對方的衣袂,掀起了輕微的飄動,可見他們是十分認真,但兩個人都沒有疲態,反而愈戰愈有精神。

  慢慢地進人第三百招,李秋鴻忽然退了幾步,捧劍端立。

  黃三穀也住了手,愕然問道:「大俠怎麼停下來了?」

  李秋鴻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李某雖是第三度參加劍會,但前兩次都是鎩羽而歸,讓九玄劍客占盡威風。」

  黃三穀笑笑道:「那是大俠謙虛,以黃某的經驗來說,大俠的劍藝絕非近幾年突飛猛進所致,黃某相信大俠一開始就能穩操勝券。」

  李秋鴻搖搖頭道:「兄台說得太客氣了,李某如果無意求勝今天就不來參加劍會了。」

  黃三穀仍是笑著道:「在下所設的九華劍社不僅是練劍而已,舉凡劍學的一切有關事務俱在研究之列,大俠先前所見的這些劍招,足可淩駕樂、柳之上,而這些劍招,少說也有三十年的火候,這是黃某研究多年的心得,如果有不確之處,黃某立刻自挖雙睛,封閉劍社。」

  他說得如此認真,李秋鴻自是不便再否認了,但也不能承認,只能含糊其詞地道:「兄台誇獎,李某實在愧不敢當。李某盡出精招,也未能占到兄台一點上風。」

  黃三穀立刻道:「大俠說哪裡話來,在這三百招內,黃某僥倖能守住門戶而已,所有能用的攻招,黃某全用上了,因此今日之會,黃某已不作勝望,但就此作罷,黃某雖得與大俠平分秋色,但是黃某相信大俠必然還有幾手精招未曾施展,不知何以吝於賜教?」

  李秋鴻不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沉吟片刻才道:「正因為久戰無功,而兄台又過於謙虛,李某才想到一個速戰速決的辦法,李某也差不多盡出所學,只有三招九式新近所創的劍法,尚未施展,如果這三招劍法仍然為兄台所破解,李某只好棄劍認輸,讓兄台稱冠了。」

  黃三穀十分興奮地道:「李大俠留到現在才捨得搬出來的精招,必然是不世絕學,黃某得獲教益,三生有幸,即使在下能接下那三招,我們也只是平手而已。」

  李秋鴻笑道:「不錯,李某對於名利早已淡泊,此度劍會之後,李某有意四海遊歷,在劍事上不可能再進展了,兄台雄心千里,自然會再接再厲,鑽研不絕,因此這暫時的平手,李某也無意虛居,我們就這麼說定了。」

  黃三穀想了一想道:「好吧,黃某即使僥倖拉個平手,承大俠相讓,這劍冠也保持不了多久,令徒楚公子正當有為之年,再享受大俠所教,在極短的時間內,必可青出於藍,天下第一劍的榮譽,遲早也會歸於大俠門下的。」

  李秋鴻覺得多說下去,很可能會引起旁人反感,因為他們兩人好像將天下第一劍的名位局限於兩家,不容第三者涉足了,因此深調了一口氣息,作好姿勢道:「黃兄請注意,兄弟要發招了。」

  黃三谷口中說得客氣,神色間表現得也像是無意爭雄,但他應戰的態度仍是十分嚴肅而認真,絕沒有存心讓對方得勝的意思,雙手把劍,抱元守一,目光直視,慎重之至。

  李秋鴻開聲發招,一招三式,淩厲之極,如同秋風吹人樹林,搖得枝椏亂動,枯葉飛舞。

  黃三穀很凝重地擺劍迎架,或磕或點,刹那間足足發出了七八種變化手法,才將那三式化解開。

  李秋鴻手下毫不停歇,身隨劍起,撥開丈許,起步時,已刺出第一式,劍勢不變,拔到頂點時,化出第二式,黃三穀好容易才解開了,李秋鴻卻借下落之勢,搖劍下擊,發出淩厲無匹的第三式。

  這三式劍招,雖是同一姿勢,卻因身形與所取的位置不同,乃變化萬千之概,黃三穀再也沒想到同一招劍法能用這麼多的身法施展出來,為了應付第一、二兩式,變化已窮,第三式淩空下擊時,他全身都在劍勢的籠罩之下。

  他判斷的很正確,知道無論躲向哪一邊都將遇上劍勢的銳鋒,乾脆停住身子不動了,李秋鴻劍光下落在他的肩臂手腕處,連點三下,挑破了三個圓圓的劍孔,只是非常技巧,一點都沒有傷及皮肉。

  黃三穀看見自己身上所留的劍痕,不禁肅然拱手道:「李大俠在刹那之間,連擊中三處,而且都能絞成一個圓孔,足見尚遊刃有餘,惟一憾者,是大俠的第三招尚未能領教,但看見大俠的第二招,黃某受教已多,不敢奢求了。」

  李秋鴻也拱拱手道:「黃兄客氣了,李某學到至今,心許黃兄為此生第一勁敵,而且以劍術造詣而言黃兄實高出李某,只因黃兄初次與人正式交手,略遜老練而已,如果黃兄能早兩年在江湖歷練一番,李某絕非所敵。」

  黃三穀微笑道:「大俠見教極是,但黃某也有黃某的道理,如果黃某在江湖上太早把九華劍社的招牌亮出來,固可略邀虛名,但接踵而來的麻煩,將使黃某疲于應付,再也無法在劍法上求探進了,因此黃某在沒有十足的把握時,絕不急於求名,今日一會,雖未能使敝社爭得劍壇之魁,但敗在大俠劍下,黃某仍覺余有榮焉,現在黃某敬以九華劍社的名義,向大俠獻上劍會魁首的憑證。」

  說完朝後面一舉手,黃菊英與黃菊人兄妹倆捧著一個錦盒,走到場中,黃三穀打開錦盒,立見光輝耀眼。

  此時正值夕陽街山,映著盒中的寶光燦爛,使人眼花繚亂,每個人都伸長了脖子,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東西。

  黃三穀含笑從錦盒中取出一對尺許長的短劍,劍是以黃金作柄,但劍鞘上都鑲滿了五彩斑斕的寶石,所以才有那樣耀目的光輝,他將兩支劍都拔了出來,劍鋒上又是兩道青寒的光芒,他笑著向黃菊英點一點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