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南疆飛龍記 | 上頁 下頁 |
七二 |
|
「是的,討平了高港,咱家這初次出使的任務已經算完成了正想選日班師返航,侯爺若是沒什麼事,也就同船一起走吧!」 「我可不想到京師去。」 「咱家有聖僧致侯爵的私函,侯爺看了再說好嗎?」 梅玉接過了他遞來的一封信,信封上的確是建文帝的親筆,他一直就是建文帝讀書、嬉戲的玩伴,對於建文帝那一筆字太熟悉了。 拆開來看了,建文帝的確是央求他返京師一行,做他的私人代表,去跟皇帝談談。 另外有一封信,是建文帝致永樂皇帝的,信封上是棣叔親拆,下麵的落款卻是侄允炆拜。 朱棣是永樂帝的名字,建文帝也用了自己的私名允炆,完全是私人的信函了。 這封信是托梅玉親自轉交的,很明顯的是要梅玉去一趟了,梅玉縱然是萬分不願意,也只好跑這一趟了。 永樂五年九月鄭和旋師東返。 船上同來的還有各國派的使節,回京後仍然很忙,各國使派的使臣被招待住進了周文館,他還得去應酬一下,為他們安排陛見的禮儀。 而且還要安排一下俘虜的處置,這方面倒很乾脆,皇帝連交書的手續都免了,直接下諭,把李至善和陳祖義發交錦州邊站,充軍十年。 他們能留下一命,實在已經不錯了,不過發配到山海關外,冰天雪地中去做苦工,也夠他們受的了。 把他們派這麼遠,不是為了要他們吃苦,而是為了錦州指揮使方征遠的先人在李至善手下吃過虧,同樣也是密探出身的,懂得很多,可以吃得住李至善,不讓他們有作怪的機會了。 最清閒的是梅玉,他在京師的身份很特殊,是現在的汝南侯,沒有幾個人敢去沾惹他,甚至於大家還躲著他,這使梅玉很火大,有一次,他居然袍帶整齊地去拜會了現任兵部侍郎曾應龍。 曾應龍是他父親梅殷的詩酒之交,燕王人替時,曾應龍見機得早,老早就上表擁立,總算拐到了兵部侍郎。 梅玉這次是用了全付的執事,一路上鳴金喝道而來,到了曾府門口時,馬大江大剌剌地道:「咱們家侯爺和夫人來拜,預先已經著人通知了,你們家曾老兒好大的架子,居然毫不理會……」 門上的人怔住了! 兩個時辰前,梅玉派了馬大海確是先來遞過一張帖示,上面只是私下具名,很客氣地寫著:應龍伯父乞容,下麵的落款是侄梅玉率眷姚氏秀姑叩。 這是一般子侄輩的求見請安帖子,遞到門上,曾應龍自然不想沾上這麼一個惹禍精,推說不在家而拒絕了。 馬大海當時留下了一句話:「家主人想到曾大人可能會公出未返,所以也囑告了一句話,他要在兩個時辰後才會來訪,請府上務必將曾大人找回來。」 他這兒求見得切,曾應龍自然更要躲了,而且這次是真正的躲出了門,所以梅玉和姚秀姑再次大張旗鼓地前來時,把門上嚇壞了。 尤其是那張飛箋交到門上,一等汝南侯梅玉及欽賜誥命一品夫人姚秀姑的附帖送到門上時,把門房嚇得直抖,結結巴巴地道:「家……家主人不在家……」 馬大江冷冷地道:「不在家,真不在家嗎?」 「是……真的,兩個時辰前,有一位差爺已經來過。」 「那是我弟弟馬大海,我們哥兒兩個都是錦衣衛指揮使鄭大人摩下二等帶刀護衛,被撥在梅侯爺門下當差。」 門上更為惶恐了。 他們自然知道錦衣衛指揮使這個衙門在京師的權力有多大,尤其是帶刀護衛,那就是宮門的值殿官,一二品的大員見了他們都要客客氣氣的,曾應龍官拜侍郎,為一部之次長,官秩不過三品。 馬大江冷冷地道:「舍弟已經交代過,侯爺在兩個時辰內要來的,有這兩個時辰應該找得到曾侍郎了。」 「是,是,不過家主人下朝後並未回府,不知道上哪兒去了,是以無法通知。」 馬大江冷笑道:「好,這算你解釋過去了,但是你們家夫人呢?不會出去了吧!咱們家侯爺夫人已經具帖來拜,你們家夫人也沒當回事。」 梅玉騎著馬,姚秀姑乘著轎子,加上一大批的扈從,把整條巷子都擠滿了。 梅玉在馬上冷冷地道:「馬大江回來吧,曾應龍不把我這個一等候放在眼裡,那是他兵部侍郎的官兒大,有資格瞧不起人,好在京師封侯的不止我一個人,我會去向他們請教一下,要求見兵部侍郎該是怎麼個手續?走吧!」 馬大江哼了一聲,回頭就走,門上嚇呆了,等大批的人一退,連忙著人出去稟告了。 曾應龍其實就在不遠處的陳大其右侍郎府中下棋,兵部尚書下有左右侍郎兩員副長,都是從三品的缺。 兩個人正在下棋,聽得門人來一報,曾應龍就呆了,他沒想到梅玉會如此隆重其事,公開前來拜訪。 梅玉雖然因為沾上建文帝的關係,使很多人對他敬而遠之, 惟恐沾上惹麻煩,可是汝南侯一直沒開缺,而且不久前還將汝南侯由他承襲了,這小子在皇帝心中,不知道是怎麼個地位呢? 不管怎麼說,曾侍郎這次一躲卻是麻煩大了。 梅玉的頭上頂著麻煩雖是事實,可是他此刻畢竟是欽定的世襲一等候,再上一步就是國公了。以爵位而言,比他這個侍郎可大得多,那不可以不論,人家公開持帖拜訪,來個托而不見,是存心怠慢了。國家賜封勳爵,原是一種榮寵和獎勵,身為大員,故意輕慢侯爵,這可以構成不敬之罪,若有禦史奏上一本,多少總要挨點處分的。 這倒還是小事,最怕的是被其他的勳爵知道了,他們為了面子,聯合著起來鬧一鬧,那就吃不完兜著走了。 曾應龍在這兒惶然無計,右侍郎陳大其歎道:「曾兄這次可做得太過分了,我們雖在宦海,以少惹是非為原則,但也不能太謹慎了,尤其是對他們梅家,更不可以常情度之,遜皇帝身旁多少舊臣都倒了,惟獨他們這一家侯爵仍然維持,最近更頒下由世子入替的旨意,表示他們家還很罩得住……」 曾應龍臉色很難看,還沒有說話,門外卻連闖進了兩個不速之客,卻是馬大江和馬大海,他們這次是錦衣衙差官的身份前來,所以不准門上通報,也不待主人允許,一腳就進來了。 他們來到書房門口,也只是讓門人先打個招呼,直接就進來了,朝陳大其打個躬道:「陳大人,在下馬大江,這是舍弟馬大海,敝兄弟都在錦衣衛鄭老總治下當差,今天來得魯莽,乃是有件事想向侍郎大人查證一下。」 錦衣衛的差官經常用這種方式向人調查,被問到的人無不心頭捏著一把冷汗,惟恐會招鬼上身。 陳太其一聽來人姓馬,那一定是尚衣監鄭三寶的本家子侄,鄭和本姓馬,是有名的馬回之家,那是個大家族,鄭和入宮擔任了密探頭子後,尤其是永樂登位,鄭和的地位更為提高,錦衣衛中姓馬的差宮更為受人矚目,他們是密探中的密探,連一二品的大員也惹不起他們的。 鄭和律下頗嚴,馬姓子弟當差的不准在外招搖,倚勢壓人。 但他們為公事找上誰,卻是天大的麻煩上身。 所以陳大其戰戰兢兢地道:「是,是,不知二位有何見教?」 馬大江道:「事情很簡單,敝兄弟是來求證一下,左侍郎曾大人是什麼時候來到府上的?」 曾應龍因為聽說有錦衣衛來到,避到內間去了,陳大其卻感到十分為難,不知該如何回答。 馬大海立刻冷冷地道:「陳大人,錦衣衛做事一向很有把握,曾侍郎現在還在府上沒有離開,要知道他什麼時候來到,本是很簡單的事,敝兄弟因為心敬大人,所以才想聽聽大人一句話,曾侍郎這次的事情可大可小,但陳大人卻犯不上替他去提什麼干係,大人的回答很可能會呈到主上那兒去,若與事實不符,就是欺君之罪了。」 陳大其哪裡還敢為曾應龍掩飾,戰戰兢兢兢地道:「是,是,曾兄是兩個時辰前來的,在舍間下了兩盤棋……」 馬大海冷笑道:「原來只是下棋,居然連公事都不顧了,這位侍郎公逍遙得很……」 「什麼?梅侯爺是為公事而去的。」 「自然是為了公事,否則何須冠帶整齊地登門拜訪。」 「這……要談公事,該到衙門裡去才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