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南疆飛龍記 | 上頁 下頁 |
一〇 |
|
「我就敢告,而且你們結夥劫了廣源的鏢,這件事也不可能善了,廣源不但會聯絡所有的鏢局同行,還可以要求段王府一起告到你們上憲那兒。到那個時候,我不信司太極抗得下這副擔子。」 他在京中待久了,對官場的事很熟,這一著果然很厲害.那兩名供奉的神色一變,其中一人道:「吳老大,這小子太奸;也很能攪局,他不能再留下。」 吳大魁也豁出去吼道:「他們擅闖我的家宅,殺傷了這麼多人,本來也不能再放他們走了,殺!」 他舉著他的大刀,直沖了過來,一刀猛劈,梅玉挺劍一封,卻被他的巨力震得連退幾步。 姚秀姑忙叫道:「這傢伙力大如牛,別跟他鬥力!」 但是吳大魁的刀法也很猛厲,一連十幾刀猛砍,將梅玉殺得不住後退,不過梅玉也漸能穩了下來,他開始記起了不久前的談話,伍奎和劉少夫教他在生死之搏時,不能像比劍切磋那樣,能一劍斃敵,最好別用第二招。 因此在吳大魁再度橫刀猛砍時,他冒險矮身滾進,讓那一刀以分毫之差在頭皮上掠過,一劍急刺,刺進了吳大魁的小腹,跟著一拖一絞,將劍抽了出來。 吳大魁的肚子立即開了一條大口子,粉紅色的腸子,都冒了出來,拖在地下。 吳大魁的身子還朝前跨了兩步,終於砰的一聲,倒了下來。 那兩名供奉沒想到吳大魁在十幾個照面上會被梅玉放倒的,而他們的反應也出人意料,身材略高的那個居然退後幾步,一抱拳道:「吳大魁死了,他和廣源鏢局是江湖糾紛,我們不便介入,告辭了。」 梅玉道:「你們別走,把事情作個交代!」 那供奉笑道:「小侯,吳大魁是我們的朋友,他邀我們來幫忙,基於道義,我們不好意思不來,現在他死了,我們就不便再多事了,反正此事的是非曲直,江湖自有公道,告辭了!」 他們說走就走,而且一徑向莊外行去,梅玉倒是怔住了,他也沒想到這兩個人會虎頭蛇尾的。 但他也沒有攔住他們,因為這兩個人畢竟是具有官中身份的,殺了他們,司太極就有正當的理由來找自己麻煩了。 這時伍奎和劉少夫也把漂局中的人從後面放了出來,伍奎道:「我剛出來時,正好看見小侯劍殪吳大魁,精彩絕倫,實在值得佩服。」 梅玉感慨地道:「這是我第一次用劍殺人。」 伍奎知道他的感受,笑笑道:「江湖生涯,總免不了要殺殺砍砍的,凡事也免不了有開始的,只要劍下不殺無辜,問心無愧就行。」 劉少夫報告道:「我們在後面碰到了馬志雄,這傢伙沒種,交手四五招就回頭跑了,人被他們捆在柴房裡,倒是一個沒傷,莊中也沒有別的高手了,都是些莊丁,全都嚇跑了。」 姚秀姑輕歎道:「真沒想到事情會如此解決的,莊裡總還有人吧,我們得找兩個出來交代一下。」 莊裡只剩下那些受傷的,好在他們的傷都不至於喪命,姚秀姑吩咐為他們包紮治傷,也把被劫來的瓷器裝上了車子趕著走了。 這次的劫鏢事件中只死了吳大魁,遺下了一個老妻和兩個女兒,哭哭啼啼的,卻又嚇得不敢找他們理論,梅玉對她們卻是充滿了歉意。 鏢隊並沒有很快地離開高縣,他們在縣城裡又住了三天,因為姚秀姑還有很多重要的事要辦。 他們在吳家集殺死了一個人,一定要報案,人命官司是不能輕了的,好在姚秀姑的人情關係不錯,而且還找到了一個段王府的官兒一起去報案。 那個被殺死的吳大魁的確是綠林大盜,他從客棧中劫走鏢貨也是事實,甚至於那天也有官府的人在場,那當然是受到司太極的指示。 可是姚秀姑在報案時沒提到司太極的名字,也擺脫了官方介入的事,純以江湖過節落案。 強盜劫鏢既是事實,鏢客護鏢殺死強盜是屬於正當的自衛,自然沒有罪,官方在心照不宣的情況下結了案。 司太極和兩名供奉都沒有再出現,那兩名供奉也沒有留名字,似乎整個的事件都與他們無關。 姚秀姑當然還要跟川南十八處山寨的人做個交代,廣源鏢局跟江湖道上的交情一向不錯,這場誤會必須解釋清楚的。 最近的兩處山寨立刻都趕到了,他們一致表示這次的劫鏢事件,他們毫不知情,純為吳大魁的個人行動,事實上也是如此,吳大魁連他自己山寨中的人都沒帶上一個,他本人也死了,事情就此結束。 弄清了這一切煩碎的事情,鏢隊再次上道,倒是很順利了,他們一直去向雲南。 沐王府設在鎮南關,黔國公又晉升了鎮南王,到大理去,鎮南關是必經之途。 姚秀姑選擇了這一條路,實在是有至意存焉。 但是消息傳來卻是十分令人沮喪,老王爺沐英因病而死,他們在到達昆明時聽到這個消息,梅玉心中就是一沉,沐英是絕對支持建文帝的,當初太祖崩前數日,下詔番疆重臣晉京,當面請他們支持長孫即位,沐英就是領頭的顧命大臣。 現在老王爺撒手而去,小王爺沐榮是否還有一本初衷呢,這是誰也不敢預料的。 鏢隊還是照常行進,姚秀姑見梅玉悶悶不樂,解勸他道:「兄弟!你放寬一下心情,老王爺臥病日久,半年多沒理事了,你本來就是要去跟小王爺商量的,現在小王爺能全權做主了,你更該樂觀才是。」 梅玉一歎道:「沐榮跟我雖然交情不錯,但這種事,卻很難說了,因為這畢竟關係著他們的未來前途,如果勤王失敗,他們一家的榮祿富貴就完了。」 姚秀姑道:「兄弟,你能這樣想就好了。老實說,一開始,我就對你此行未抱樂觀。」 「為什麼你這樣想呢?難道你聽到什麼消息?」 「我是江湖人,對官方的事一向隔閡,我是照常情來推測的。像這種勤王大舉,一定要有個有力的原因來推動的,你可別提出忠君愛國的那一套來,我雖是布衣百姓,可也知道這一套在豪門之間是沒有作用的,他們所著眼的是權勢與富貴,鎮南王已位極人臣,富貴已經逼人,就算勤王成功,使建文復位,對他們的現狀也不會改變了!」 梅玉欲言無語。 姚秀姑又道:「假如永樂有意要撤銷或削弱鎮南王的勢力,他們或許還會冒險一拼,假如永樂對他們也敬禮有加,鎮南王就不會去做那種傻事了。」 梅玉更沒話說了。 姚秀姑道:「所以,你不該去找這種豪門巨族的,找幾個小一點的兵鎮遊說,他們為了富貴,說不定還肯冒險一試。」 梅玉長歎道:「秀姐,我知道你說的都是道理,我自己也知道此行希望不大,連我大哥也沒十分樂觀,都是鄭和出了這個主意,我們才認為不妨一試的。」 「鄭和所忠的是新主還是故主?」 「他跟燕王自幼就是好朋友,永樂入主之後,更賦予大權,他當然是忠於永樂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