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司馬紫煙 > 南疆飛龍記 | 上頁 下頁


  梅玉道:「鄭大人,這三位中沒有遜皇帝。」

  鄭文龍笑笑道:「這可不是你小侯說了就作準的。小侯,這不幹你的事,你就別管了呀!」

  梅玉道:「你要在我面前抓人就幹我的事了,我不信。」

  這時站在後排的兩個漢子之一道:「鄭文龍,你太嚕嗦了,我看這一堆人都有問題,此地不遠處就是市鎮,他們看樣子也不是付不起店錢的,卻偏要擠在破廟中,分明就是有問題,一起帶走,捆上。」

  這兩個漢子似乎地位比鄭文龍還高,說話很不客氣,而且他一發命令,另外三個人都抖開鏈條,上前要鎖人了。第一個就是奔向建文帝,可能是三個和尚中,他的年齡最受嫌,其他的應能、應賢,涉嫌的可能性不大。

  建文帝哪肯真叫人鎖上。這邊鏈條套上了脖子,他已抽出腰間所藏的巴首,猛地劃了出去。

  這是一支寶刃,系大內藏珍,斬釘截鐵,鋒利無匹,那個差宮胸前受刃,大叫一聲後退。心肺內臟都掉了出來,後面兩名漢子神色一變,一人喝道:「殺官拒捕,顯系叛逆,殺上!」

  鄭文龍連忙叫道:「二位供奉,殺不得,家叔轉達上諭是要生擒的。」

  那漢子冷笑道:「你叔叔只能命令你們,卻管不了我們,我得到的上諭卻是生死不論。現在我們雙方人數相同,五個對五個,生擒太費事了,殺!」

  這傢伙喊殺就殺,出手就攻向了建文帝,而且全是殺著,看來他沒有打算生擒,好在建文帝自己也來得幾下子,他的那支寶刃尤為鋒利,那傢伙的單刀才遞進來不到兩招,就被鏘銀一聲削斷了。

  急得他大吼道:「老毛,鄭文龍,你們還等什麼,這傢伙手中的匕首非同凡品,必系出自大內……」

  鄭文龍道:「李供奉,我在京師當差,認得遜皇帝,可不是這樣子的。」

  這姓李的供奉吼道:「管他是不是,先剁了再找人來認,我認為他們這一夥兒大有嫌疑。」

  另一個姓元的供奉卻抽出了一支判官筆,上前進攻,匕首雖利,卻不容易削斷它,而且他的武功不錯,建文帝就擋不住了,連連後退。

  梅玉忍不住了,鏘然拔劍上前加入戰鬥,擋住了判官筆,姓李的又在腰間撤下了一支護手鉤,繼續逼向建文帝時,方天傑也拉劍擋住了。

  鄭文龍道:「小侯,方公子,二位這是自己在找麻煩了,這幾個和尚又不關你們的事,二位何必硬插一手?」

  梅玉和方天傑都不說話,拼死想搏殺對手,他們知道今天如果不把這些人擺平,是很難脫身了。

  鄭文龍拉開刀上前幫毛供奉合鬥梅玉,這傢伙的刀法精熟犀利,幾招就把梅玉纏得施展不開,毛供奉贊許地道:「鄭文龍,你還真行,這一手流雲刀法在江湖上並不多見,怎麼你叔叔只叫你當一個小小的隊長呢?」

  鄭文龍道:「家叔為人方正,他怕被人落個徇私的口實,營裡有了優缺,他先提升別人了,所以我這個侄子始終難以抬頭。」

  「那是太委屈你了,好好地立下了這次大功,我跟老李一定會大力保舉你的。」

  「謝謝毛供奉了!」

  鄭文龍口中說著話,手中的刀一緊,由空門中掠進去,眼看著快要劈中梅玉了,可是他的刀卻忽地一收,倒掠回去,反而把毛供奉一刀砍成了兩截。

  那姓李的供奉眼睛一直盯著這邊,大驚道:「鄭文龍!你怎麼……」

  鄭文龍的刀迅速轉向,對他直劈而下,李供奉忙用護手鉤架住了,而且還鎖住了他的刀,兩人相持不下。

  梅玉和方天傑兩支劍卻毫不留情地一前一後刺了過去,也一前一後地將李供奉刺了個對穿。

  ▼第二章 節外生枝

  方天傑本就和李供奉對搏,梅玉則因鄭文龍忽而轉刀砍殺了毛供奉,知道他有意相助,也及時配合出招。

  李供奉一倒下,鄭文龍順勢抽回了刀,揮刀把李供奉的頭也砍了下來,然後道:「小侯,這兩個是我的親信兄弟,他們不會洩漏消息的!」

  梅玉籲了一口氣道:「鄭大人,謝謝你了,你……」

  鄭文龍道:「在下臨行得家叔關照,對二位要客氣,不過那兩個傢伙都是舊燕王府的侍衛,現在都被封為供奉了,囂張得很,在下不得不得罪一下!」

  梅玉道:「再次多謝了!」

  鄭文龍道:「那倒不必了,家叔說他很抱歉,他的立場是擁燕王的,只是念及太祖洪武爺的一番舊情,不忍見遜皇帝慘死于刀斧之下,在下受了家叔的囑咐,也不過是聊盡寸心而已,皇室的家務事,咱們做臣子的不便干涉,也只能做到這個樣子了!」

  他看看應文,又道:「遜皇帝喬裝偽僧的消息已泄,這副行藏恐怕不容易瞞過沿途耳目,你們還要多加小心!」

  他和同行的兩名差人,每人扛起一具殘屍,也沒多說什麼,就出門而去了。

  他也沒有對建文帝說任何話,或是做任何交代,只跟梅玉一個人交談,這也說明了他們叔侄的立場,是不想再跟建文帝發生任何的瓜葛了。

  應能對鄭文龍的態度很不滿意,冷哼了一聲道:「這傢伙太不像話了,見了聖上,連禮也不行一個!」

  做皇帝的應文歎了口氣道:「他能夠顧念舊情已經很不錯了師兄又何必爭此一禮來呢?」

  「君臣之禮,乃大節之所在,這是不能隨便的。」

  梅玉聽來很刺耳,因為他們對皇帝是最不講禮數的。以前皇帝沒蒙難前,他們就跟皇帝沒大沒小地稱兄道弟,有一回被他父親汝南侯梅殷知道了,還狠狠地打了他一頓板子,以至於皇帝來找他們玩兒時,都是偷偷的。

  所以梅玉對這些老臣們也特多反感,於是冷笑一聲道:「老和尚,講禮儀要看時地,再說人家所擁的是燕王,能夠在手底下放過一馬,已經很夠意思了,難道你還要人家跪下三呼萬歲不成!」

  應賢也插上嘴道:「小侯!話不是這麼說的。」

  梅玉火了道:「不是這麼說該怎麼說,要說到春秋大義,你們這些做廷臣的,不能為君分憂,使皇帝蒙受這種苦難,你們就罪該萬死,你們該留在金陵城裡,跟逆賊拼死一戰才是臣節。」

  方天傑也道:「二位大人,你們是講究臣節的,可是你們的穿著跟天子一樣,平起平坐,並沒有對皇帝特別尊敬一點,這又是怎麼個說法呢?」

  「這……只是從權而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