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秋夢痕 > 索仇門 | 上頁 下頁 |
八九 |
|
范秀才更多事,五千年鄉國,什麼先,什麼後,萬古憂樂太關心! 由岳陽樓西望,巨浸中有一座孤山,形如十二螺髻,下則祟平秘阜,此乃道家第一十福地君山。 君山,一名湘山或洞庭山,在湖中可望而不可及,所謂: 君山一頭望中青,湘女梳頭對照鏡。 李白曾有寫君山詩: 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可見君山美了。 君山特產名茶「毛尖」,可惜是貢品,只有皇帝老官才能享受,君山另有二妃裙與二妃墓,相傳乃堯之兩女娥皇、女英,一同嫁給舜為妃,死後封湘水之神,因此建廟奉祀 ,石中玉看過了岳陽樓之後,再往下走。 人強、馬快,不到半天,就到了長沙了。 長沙! 為歷史名城,西濱湘江,東倚丘陵,城垣依山面水而建,且拊武漢之背。 交通便捷,地勢險要,遠在三國時,即為兵家必爭之地。 長沙境內,有衡山七十二峰中,最後一峰嶽麓峰。 嶽麓山不僅是風景區,而且也是文化區,我國古代四大書院,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嵩陽書院、嶽麓書院、就設在這裡。 漢朝青年才俊賈誼被謫長沙,領導文壇,從此長沙風鼎盛,而宋代理學大家朱熹,又曾在此講學,並曾親書「忠孝,節謙」四字,至今猶存,書院有幅對聯曰: 楚有才,于斯為盛。 可見一斑了! 長沙古跡很多,可惜石中玉心急赴苗疆,也就無心欣賞了,他打過尖之後又策馬前行,往貴陽而去。 貴陽! 位貴州省中部,為貴州省會。 東靠龍黑,南臨惠水,西接清鎮,北倚修文。 貴陽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氣候宜人,故有「第二春城」之稱。 石中玉到貴陽,只是路過,並未留下來流覽風光,而是繼續往雲南而去。 這天他到了雲南首府昆明。 他一到昆明,就向人打聽「瀘沽湖」的去處,可是打聽了很多人,得到的答案,全是「不知道」! 這一來他可成了無頭的蒼蠅嘍! 怎麼辦? 好不容易來到了雲南,結果找不到地方,急不急? 可是急也沒用啊!總不能天天蹲在旅社發愁吧! 乾脆,各處走走散散心吧。 昆明,乃雲南省會,地處雲南中部,三面環山,南臨滇池,是個氣候溫和,萬花爭豔的『春之城。』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全年平均氣溫在攝氏十五度左右,真所謂「萬紫千紅不謝,冬暖夏涼四時春。」 昆明好玩的地方可多了,城內有「圓通寺」,始建于唐朝南詔時代。 圓通寺的建築佈局,是非常特異的,佈置在一個倒坡地帶,利用坡低窪處築大方池,占去整個庭院。 正殿台基凸入池中,池中心建兩層大八角亭,池兩側用曲廊把對廳的圍廊和正殿的柱廊串連起來。 採用這種圓林處理手法,巧妙的構成了可以稱之為「水榭式神殿」的「池塘院落。」 正殿後有個「咒蛟台」,上有簡陋小屋,據說乃是當年孫髯翁賣卜時的居處。 石中玉看過圓通寺後,又去了「大觀樓。」 以開潤明麗的風光,和孫髯翁所作,譽滿神州的長聯而著稱的「大觀樓」,就是昆明西郊之滇池北岸。 大觀樓的地址,為一近似卵形半島,島外築有長堤,堤內形成環洲池沼。 島北端有「近華浦」樓亭,以迎遊客,大觀樓則建于島南盡端,可外收湖山之勝,內攬園林風光。 大觀樓的建築為正方形三層亭閣式,登樓遠眺,但見西山雲蒸霞蔚,翠黛迷蒙,晨現在五百里滇池的波光雲水之間。 孫髯翁的長聯,就懸掛在底層,迎滇池的一面,聯曰: 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婉蜒,南翔縞素,騷人韻士,何妨先勝登臨,趁蟹嶼螺洲,梳裡就風鬟霧髻,更頻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奠辜負四圍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臨風,歎滾滾英雄安在,想漢習桉般,唐標鐵柱,寧輝玉斧,元跨革囊,偉績豐功,費盡移山力氣,盡珠簾畫棟,卷不盡幕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仵疏鐘,半江漁火,兩行源雁,一片滄桑 ,石中玉看罷,自言自語道:「真不愧是大手筆,足可稱長聯之絕哩,但不知這孫髯是什麼時候的大文豪?」 這時就聽一位白鬍子老學究道:「小夥子,這孫髯翁乃康熙時候的一位賣卜為生的布衣,所作詩文雖多,可是全已散失啦!」 石中玉趕緊抱拳為禮,道:「多謝老前輩指點。」 老學究一愣道:「看你這動作、談吐,像個江湖漢子,不像文生嘛!」 「在下實乃江湖末學,但跟養父也學過兩天詩書。」 「哦!這麼說你小夥子文武雙全嘍?」 「不敢,不敢,略識之無罷了!」 「聽你口音不像雲南人,專來遊歷的麼?」 「前輩,老丈,」他不知如何稱呼好啦! 老者笑道;「叫我老頭就可以啦!」 「老丈,在下是到雲南來訪人的。」 「你要訪的人在昆明麼?」 「不是,他在『瀘沽湖』。」 「瀘沽湖?我活這麼大,沒聽說過,那裡可能是苗疆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八成在『景洪西雙版納』一帶。」 「老丈,您可知走法?」 「從昆明往西南,沿大路走,大約一千六七百里吧!」 「多謝老丈指點,在下這就去景洪。」 石中玉進了雲南少數民族的地區。 他以前聽老化子講過少數民族的生活習俗,所以他這次來,帶了很多的小禮物,如關東煙葉,好茶葉和謙價珠寶與小銀綻子,這天他來到了景洪區的西雙版納。 西雙版納乃泰族、布朗族、德昂族與阿昌族的分佈地區,他們共同使用傣曆,以傣曆的年節為年節,而傣曆的新年叫作「比邁」。 按照傣曆,每年分冷、熱、雨三個季節,他們還分「平年」和「潤年」,平年十二個月,三百五十四天,潤年十三個月,三百八十四天,十九年至七潤,固定潤九月。 傣曆的年節不固定,一般在傣曆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間,約為農曆清明節之後。 這四個族群對年節非常重視,但也和漢族一樣,過春節。 傣年的中心活動是互相潑水,意味著洗舊換新,所以傣年也叫「潑水節」。 傣年一般要過三四天,大部分活動圍繞著「潑水。」 頭一天傣語叫「宛多尚罕。」意思就是「除夕」,由於這四個民族都信奉佛教,所以一切活動都從佛開始。 這天他們要隆重舉行「堆沙」、「浴佛」活動。 「堆沙」活動很別致。 天一亮,青年男女要上山采山花和樹枝,回來製成「花房」,裡面擺上供品,抬到當地寺院之中,並攤擺上事先堆成一米多高的五座寶塔形的沙堆上,塔堆尖上還插幾,枝有彩色線條的竹枝 ,人們圍沙堆花房而坐,聽佛講經說法,預況風調雨順,五穀豐收,「浴佛」活動是件很嚴肅的事,屆時善男信女齊集寺院,將佛像放在院中,用清水為佛洗塵 ,當中的一兩天,傣語稱為「腕腦」。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