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三劍樓隨筆 | 上頁 下頁 |
夢的化裝 |
|
前幾天有一位在港大教書的朋友來找我,談起許地山先生,也談起他在香港時所寫的那本怪書《扶乩之研究》。許地山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學者,並曾用「落華生」的筆名寫過一些小說和散文,他小說的特色是「禪味」很濃!裏面經常含有佛經的哲理。抗戰時,他曾在香港大學教書,《扶乩之研究》就是在那時候寫的。 一般人覺得這是本「怪書」,乃是因為它涉及精神活動的領域,講得相當「玄妙」的緣故。據說扶乩的「乩手」,可能一字不識,但也會寫出舊詩詞,甚至英文法文的詩來。據許地山的解釋,乃是一種「精神交感」的現象。假如旁觀的人,沒人懂寫舊詩,「乩手」就不可能寫出舊詩;旁觀的人,沒人懂英文,「乩手」就不可能寫出英文。「乩手」之能寫出超乎他文化水平的東西,乃是因為他的精神受到感應,在一種半昏迷的狀態中,接受了別人的智慧。 這種說法的確怪得可以,我沒有「扶乩」的經驗,我自己也不相信這個說法的。不過,由此談開,我們倒談到了一個有趣的話題,那就是關於精神領域的研究,在近代頗為盛行,而且漸漸有了合乎科學的解釋。例如關於夢的解釋,就有不少心理學者寫過專書。其中最著名的當推佛洛伊德的《夢的解釋》(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佛洛伊德的學說,誠然有不少唯心的觀點,但他到底是第一個建立完整的體系來解釋精神活動的人(近代的精神分析學就是他所創立的)。有人說他給人類打開了另一個世界(心靈世界)的窗戶。新的心理學批判了他某些非科學的觀點,但也接受了他某些合乎科學的觀點。關於佛洛伊德的批判,是一個複雜的學理過程,我不想在這裏談。在這裏我只想談他關於「夢的解析」中一個有趣的題目——關於夢的化裝。 據他的理論,每個人的精神領域中,都有「潛意識」存在,所謂「潛意識」簡單的解釋就是人們不敢表現出來,埋藏在心底的一種意識。例如性的欲望,想偷東西的欲望,憎恨父親的思想……諸如此類不容于道德習俗的東西。這些欲念由於受到壓抑,根本不敢在正常的意識裏存在(即想都不敢想也),甚至連自己也不知道。佛洛伊德把人類的意識比喻為一座漂浮在海中的大冰山,大冰山有十分之九是藏在水底的,只有十分之一露在水面。那藏在水底的十分之九,就是潛意識了。 被壓抑了的欲念雖然不敢在意識中表現出來,但卻常常在夢中出現。可是由於道德習俗等原因,所加於精神的「制裁作用」,即在夢中這些欲念也不可能赤裸裸地按它本來的面目表現。佛洛伊德把壓制精神活動的道德觀念比喻為「心靈的看門人」,夢也要經過看門人的檢查,沒有問題才能通過。因此表現潛意識的夢,都要經過「化裝」,好通過「檢查」,這也就是夢的現象常常稀奇古怪,難於解釋的理由,因為它們都經過了「化裝」,把本來的面目隱藏了。佛洛伊德這個學說,大多數的歐洲心理學家都採用的。例如以研究變態心理著名的E. S. Conklin 給「夢」所下的定義就是:「一種被抑制的欲念之隱瞞的表現。」我個人的見解認為在解釋某些關於「夢的化裝」的現象,可以引用這個定義,但不能概括所有的夢。如果讀者有興趣的話,將來我再談各種種類的夢。 根據這種理論,據說在夢中和猛獸搏鬥,常常表示憎恨自己的父親,因為父親是代表一種令人害怕的威嚴的,夢中上青天去採摘星星和月亮,據說也是一種性的欲念。 在《七劍》裏也曾寫過一段「夢的分析」,冒浣蓮給桂仲明解說他的怪夢,因而使他恢復記憶。所用的「解夢」道理,就是根據佛洛伊德的《夢的解釋》的。關於「夢的化裝」的學說,是否能夠成立,現代心理學家還在討論中。在武俠小說中,應用精神分析的學說,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不知道讀者們有沒有趣味? 〔1956.11.22〕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