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春歸何處問黃鸝


  滿身花影倩人扶,我欲醉眠芳草;
  幾日行雲何處去,除非問取黃鸝。

  「除非問取黃鸝」句出黃庭堅的《清平樂》。此詞甚有名,且曾有人用作例子,以解釋有關「美學」的一種學說,因錄如下: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吹過薔薇。

  美學中有一派是主張「美即生活」的,創此說者是俄國十九世紀美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中國近代贊同「現實主義」的美學家多主此說。它的基本論點是:令人感覺可愛的事物,也就是與實際生活有密切關聯的事物。美不是抽象的,而是通過具體的事物來表現生活中的感受的。以這首詞為例,我們讀了覺得很美,尤其下半闋更美。為什麼?因為「黃鸝」和「薔薇」都是生活中習見的東西;而「春」呢?還是比較抽象的東西(不能用手去捉摸)。現在詞人把它們聯繫起來,虛擬黃鸝用歌聲作答,而瞬息間又已被風吹過薔薇。鸝歌無人能解,而又很快消逝,這就襯托出春天已經過去,引起了人們對「春歸何處」的傷感了(歡樂中有美,傷感中也有美)。這種情感是否健康那是另一問題,但它是由生活的聯想而引起的(梁啟超集詞句聯之八)。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