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
挽林黛聯 |
|
從阮玲玉之死,不覺聯想到林黛的「意外死亡」(當年法庭死因研究的裁定語)。林黛是四屆亞洲影后,在影壇上的地位和阮玲玉旗鼓相當(阮玲玉雖無「影后」之稱,但她當年的風頭之健,亦堪稱一時無兩)。她們永別影壇之時,也還都是綺年玉貌。「紅顏薄命」,影迷同悲。更「巧」的是,在林黛「意外死亡」的前兩天,香港某報副刊有一篇談及阮玲玉的文章,刊出了阮玲玉的遺書,兩天之後林黛就死了。此事引起了當時在臺灣的阮玲玉的丈夫唐季珊的感慨,對來訪問他的記者說:「豈是這篇遺書觸發了林黛自殺的動機?」(見一九六四年八月二十五日出版的《觀察》半月刊,題為《訪唐季珊談阮玲玉之死》,另加副題「由四屆影后林黛的自殺說起」。「自殺」二字與法庭的死因裁定不符,但因是原文,故不便擅改) 林黛是在一九六四年七月十七日零時被發現「意外死亡」的,出殯的盛況亦是萬人空巷,足與阮玲玉相比。我曾抄下在當時報紙上刊出的若干挽聯,有幾副寫得非常之好,值得介紹。先說一副影迷送的嵌名挽聯: 林月朦朧,現頃刻曇花,如露電泡影,頓教青塚埋香,一代紅星,空剩得畫中人面; 黛煙縹緲,作諸般色相,有愛恨嗔癡,從此銀壇絕跡,四番亞後,再難見世上仙姿。 這副嵌名聯,寫得文情俱茂,對仗亦甚工整自然。但可惜報上只刊出聯語,作者是誰則不知了。不過此聯雖屬佳構,而我最欣賞的還是林黛的秘書劉恩娣送的那副,聯云: 存一腔心,至莫可言時,落落孤懷,知所惡有甚於死; 鏟萬古愁,無大不了事,庸庸流俗,笑若輩半是偷生。 此聯的對仗工整猶屬餘事,最令人激賞的是作者以最瞭解林黛心事的知己口吻來寫林黛之死,其感情的蓄厚,寄慨的深沉,尤足令人咀嚼。挽林黛諸聯,論「格調」之高,當以此聯為最。聯中的「一」字「萬」字,「心」字「愁」字等,表面看來似犯了平仄失調的毛病,但這是對聯藝術中一種特殊的「變格」,和律詩中的「拗救格」相通。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就必須在適當的地方補償一個平聲。有興趣的請參看王力的《詩詞格律》,此處恕難詳論。 還有一副影迷送的挽聯也寫得很好: 真與幻分得太清,死與生了得太早,一曲正酣嬉,江上峰青人不見; 妻對夫縱覺愛短,母對子應覺愛長,孤雛方待哺,梁間泥落燕何依。 鄒文懷挽林黛聯云: 五年共事,十載交誼,前夕尚歡談,今朝竟永別,痛惜銀漢星沉,白幔空留藍與黑; 一代藝人,四屆影后,扶搖方直上,造極正高峰,奈何璿閨月落,華山誰煉寶蓮燈? 《藍與黑》與《寶蓮燈》是林黛主演的片名,但這兩個片名的對仗似稍嫌牽強。還有兩副挽聯,寫得也很不錯,並錄如下: (一) 來去太匆匆,一代佳人,未許紅塵看白髮; 死生長惻惻,千秋香島,獨留青塚向黃昏。 (二) 冤家路窄竟相逢,驀記起秋水春雲,青梅竹馬; 怨偶到頭何所有,只剩下孤雛老母,碎玉零縑。 第一聯的「獨留青塚向黃昏」出杜甫的詠王昭君詩,林黛曾主演電影《王昭君》。第二聯的「怨偶」云云,則是見仁見智了。當林黛的噩耗傳至臺灣,阮玲玉的丈夫唐季珊在接受記者訪問時,曾以「過來人」的身份表示對龍五(林黛之夫)的關懷,其言曰:「影迷們有時是毫無理智的,他們對於一個心愛的明星的死去,常會不問情由,化為一股盲目的憤怒!」這也算得是個小插曲吧。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