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袁寒雲挽孫中山聯


  在挽孫中山諸聯中,有一副是兼有「才子」和「皇子」身份的袁寒雲(袁世凱第二子,名克文)寫的。袁世凱背叛民國,孫中山曾領導國民黨發動「二次革命」,已見上述。袁寒雲雖不贊同父親稱帝,但為人子者總不能直斥其父之非,這副挽聯如何下筆呢?袁寒雲不愧有「才子」之稱,寫得倒是頗為得體。聯云:

  埏燧近明帝故陵,自有江南供俎豆;
  史遷作霸王本紀,不教成敗論英雄。

  這副挽聯是在國民黨政府為孫中山先生舉行「奉安大典」時寫的,「埏燧」是墓道,此處指中山陵;「俎豆」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引申為崇奉之意。「明帝故陵」即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中山陵在南京市東郊紫金山(鐘山)中部第二峰茅山南麓,明孝陵在鐘山南麓玩珠峰,二陵相去甚近,這是上聯本事。項羽不是「正統」的皇帝,但司馬遷的《史記》卻將項羽傳列入「本紀」,因而下聯據此得出「不教成敗論英雄」的結論。袁世凱稱帝失敗,孫中山也是未得及身而見革命成功的。下聯說的那個「英雄」,可以解作袁世凱,也可以解作孫中山。袁寒雲故意作為「泛論」的筆法出之,這也正是他作為才子的聰明處。

  另一版本上聯的第一句作「墓門對明祖故宮」,「江南」作「江山」;下聯「史遷」作「史公」,「霸王」作「項王」。「 埏燧近明帝故陵」也好,「墓門對明祖故宮」也好,說的都是中山陵的位置,關係不大(以地理位置而言,原聯似更切。因二陵同在鐘山,對故宮則是「遙對」了)。「史遷」「史公」都是指太史公司馬遷,但一般習慣簡稱為「史遷」的似比簡稱為「史公」(把太史公的「頭」鋸掉)的多。「霸王」「項王」都是指項羽,但以「霸王」對「明帝」較工,因「霸」與「明」均形容詞也。

  最關鍵的是「江南」與「江山」的推敲。「江南」只偏於一隅,「江山」則是「大一統」的,不但氣魄大得多,也更適合孫中山是全國領袖的身份。但袁寒雲是著名才子,豈有不知二者差別?因而有個說法,說他是故意用「江南」的。

  主「江南」一說者謂,就因為該聯作者是袁寒雲,所以他才要故意把孫中山「略為貶低」,只承認他是南方的革命領袖,不承認他是「正統」的全國元首。民國成立後,孫中山在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元旦那天就任「臨時大總統」于南京,到了二月十三日,就實踐他對袁世凱的諾言,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諮文,推薦袁繼任臨時大總統。到了民國二年十月六日,「國會」(當然是袁世凱勢力控制下的國會)選舉袁世凱為「大總統」,這就是「正式」的元首,而非「臨時」的了。站在北洋政府的立場,同時也是根據中國傳統的修史慣例(如陳壽的《三國志》就奉曹魏為正統,而不去管曹操和劉備誰是誰非),自袁世凱至段祺瑞的北方政權才是合乎「法統」。孫中山在「珠江開帥府」只是在南方「割據」而已。袁寒雲雖然不贊成帝制,但他還是不能讓孫中山的身份蓋過他的父親袁世凱的(他還未能「進步」到那個程度)。若說「自有江山供俎豆」,那就是他也把孫中山尊奉為全國元首了。

  但不論就歷史評價或就對聯藝術而言,「江山」確是比「江南」好得多。如果袁寒雲的原聯真是用「江南」的話,我們倒不能不為他惋惜,惋惜他因為是袁世凱的兒子,至以辭害意,既失掉正確的歷史評價,也減弱了該聯的藝術性了。還是改為「江山」的好(挽孫中山聯之十)。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