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羽生 > 名聯觀止 | 上頁 下頁
概括秋瑾平生的長聯


  秋瑾初葬西泠橋畔,不久其子王源德將她遺骸移出,歸葬王氏祖籍湖南湘潭。民國元年(一九一二年),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複將她的遺骸從湘潭迎回西湖重葬。重葬時,與她同屬光復會的浙江都督朱瑞撰一長聯挽她,聯云:

  大通講學,光復聯盟,按劍說同仇,不圖三十三齡弱女兒,成仁取義,腥血先埋。抱沉痛四年餘,竟英靈旋轉乾坤,試想貴福奸奴,而今安在?
  春社留題,西泠感舊,拈花談慧果,長作六月六日新紀念,崇德報功,豐碑重樹。垂令名千載後,使普黨眷懷風雨,當並伯蓀諸烈,終古難忘!

  此聯可說是概括了秋瑾的一生。秋瑾最初參加的革命團體是光復會,其後才由光復會轉入同盟會。一九〇七年正月她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以學堂作革命機關,聯絡會黨,組光復軍;並與另一革命党人徐錫麟相約,準備在皖、浙兩省同時起義。是年七月,徐錫麟在安慶刺殺清巡撫恩銘,但起義失敗。清政府發覺徐、秋之間的聯繫,派軍隊包圍大通學堂,捕殺秋瑾。聯中說的「伯蓀」就是徐錫麟的字;「貴福」則是拘捕秋瑾的紹興知府,滿人。貴福本來做夢也想不到秋瑾會造反的,當年初秋瑾主持學堂開學禮時,他還贈以聯曰「競爭世界;雄冠地球」,嵌秋瑾別號。秋瑾死時,才三十三歲(挽秋瑾聯之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