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新修版天龍八部 | 上頁 下頁 |
四十二 老魔小丑 豈堪一擊 勝之不武(3) |
|
灰衣僧道:「你姑蘇慕容氏的家傳武功神奇精奧,當世罕有,只不過你沒學到家而已,難道當真就不及大理國段氏的『六脈神劍』了?瞧仔細了!」伸出食指,淩虛點了三下。 這時段正淳和巴天石二人站在段譽身旁,段正淳已用一陽指封住段譽傷口四周穴道,巴天石正要將判官筆從他肩頭拔出,不料灰衣僧指風點處,兩人胸口一麻,便即向後摔出,跟著那判官筆從段譽肩頭反躍而出,啪的一聲,插入地下。段正淳和巴天石摔倒後,立即翻身躍起,不禁駭然。這灰衣僧顯是手下留情,否則這兩下虛點便已取了二人性命。 只聽灰衣僧朗聲道:「這便是你慕容家的『參合指』!當年老衲從你先人處學來,也不過學到一些皮毛而已,慕容氏此外的神妙武功不知還有多少。嘿嘿,難道憑你少年人這一點兒微末道行,便創得下姑蘇慕容氏『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大名麼?」 群雄本來震于「姑蘇慕容」的威名,但見慕容複一敗于段譽,再敗于蕭峰,心下都想:「見面不如聞名!雖不能說浪得虛名,卻也不見得驚世駭俗,如何了不起。」待見那灰衣僧顯示了這一手神功,又聽他說只不過學得慕容氏「參合指」的一些皮毛,不禁對「姑蘇慕容」四字重生敬意。只人人心中奇怪:「這灰衣僧是誰?他和慕容氏又有什麼干係?」 灰衣僧轉過身來,向著蕭峰合什說道:「喬大俠武功卓絕,果然名不虛傳,老衲想領教幾招!」蕭峰早有提防,當他合什施禮之時,便即抱拳還禮,說道:「不敢!」兩股內力一撞,二人身子同時微微一晃。 便在此時,半空中忽有一條黑衣人影,如一頭大鷹般撲將下來,正好落在灰衣僧和蕭峰之間。這人驀地裏從天而降,突兀無比,眾人驚奇之下,一齊呼喊起來,待他雙足落地,這才看清,原來他手中拉著一條長索,長索的另一端系在十餘丈外的一株大樹頂上。只見這人黑布蒙面,只露出一雙冷電般的眼睛。 黑衣人與灰衣僧相對而立,過了好一陣,始終誰都沒開口說話。群雄見這二人身材都甚高,只是黑衣人較為魁梧,灰衣僧則極瘦削。 只有蕭峰卻又歡喜,又感激,他從這黑衣人揮長索遠掠而來的身法之中,已認出便是那日在聚賢莊救他性命的黑衣大漢。此刻聚在少室山上的群雄之中,頗有不少當日曾參與聚賢莊之會,只是其時那黑衣大漢一瞥即逝,誰也沒看清他的身法,這時自然也認他不出。 又過良久,黑衣灰衣二人突然同時說道:「你……」但這「你」字一出口,二人立即住口。再隔半響,那灰衣僧才道:「你是誰?」黑衣人道:「你又是誰?」 群雄聽黑衣僧說了這四個字,心中都道:「這和尚聲音蒼老,原來也是個老僧。」 蕭峰聽到這聲音正是當日那大漢在荒山中教訓他的聲調,一顆心劇烈跳動,只想立時便上去相認,叩謝救命之恩。 那灰衣僧道:「你在少林寺旁一躲數十年,少林派武功秘本盜得夠了麼?」黑衣人道:「我也正要問你,你在少林寺旁一躲數十年,少林寺藏經閣中的抄本抄得夠了麼?」 二人這幾句話一出口,少林群僧自玄慈方丈以下,無不大感詫異:「這兩人怎麼互指對方偷盜本寺的武功秘本?難道真有此事?」 只聽灰衣僧道:「我藏身少林寺旁,為了借閱一些東西。」黑衣人道:「我藏身少林寺旁,也為了借閱一些東西。咱們三場較量,該當已分出了高下。」灰衣僧道:「不錯。尊駕武功了得,多蒙指點,甚為感激。」黑衣人道:「閣下心不自滿,精進不懈,兄弟甚為佩服。」 灰衣僧道:「既然如此,你我不用再較量了。」黑衣人道:「甚好。」二人點了點頭,相偕走到一株大樹之下,並肩而坐,閉上了眼睛,便如入定一般,再不說話。 灰衣僧在大樹下閉目打坐,過去幾十年的往事,一幕幕地在心中紛至遝來: 往事依稀。 這個灰衣僧,便是慕容複的父親慕容博。這些年來,他隱姓埋名,詐死潛伏,其實常在中原暗中活動。 那一年,慕容博魂飛魄散地從雁門關外逃回蘇州燕子塢參合莊,在門戶緊閉的地窖裏躲了七天。這七日來,他全身顫抖,心下駭懼,不論妻子如何柔聲安慰,溫言開解,他心中的恐懼始終減不了一分一毫。雁門關外那血肉橫飛的情景令他難以成眠,便是在睡夢之中,也總見到那個滿臉虯髯的大漢,圓睜雙目,眼中似在滴血,又似要噴出火來,他左掌揮擊、右手刀劈,便有人筋骨碎裂,腦袋落地。慕容博遠遠躲在山岩之後,見到這契丹人片刻間便殺了己方十幾個漢人豪傑,見他踢到帶頭大哥和丐幫幫主汪劍通,見他以短刀在山壁上刻字,見他縱身躍入深谷,又見他從山谷中拋上一個嬰孩……慕容博在山岩後躲了良久,直到天色已黑,一名漢人武人抱了那孩子,帶著帶頭大哥和汪劍通離去,他依然渾身僵直,要走一步路也難…… 慕容博自幼受祖父、父親之教,以「中興燕國」為畢生職志,然其時宋遼友好,兵戎不興,全無可趁之機,於是慕容博攜帶資財,遠赴遼國,設法與契丹貴人結交,更進一步熟識了遼國宮廷內情。得知遼國太后掌權,而太后最信任的族人,乃屬珊軍總教頭蕭遠山。此人武功極高,平生主張遼宋交好,每當遼朝有將帥官員倡議侵宋,蕭遠山必向太后進言,力陳兩國休兵之福:遼國正坐收宋朝銀帛,朝野富足,一旦兵連禍結,不但生民塗炭,且奸佞弄權,家國必亂。 太后對蕭遠山甚為信服,因此侵宋之議始終未成。慕容博料知複國之機當在除去此人,於是暗中籌謀,打聽此人平素喜好,欲設法從其弱點下手。這日聽得蕭遠山的一個親戚說起,九月初八是蕭遠山岳父的生辰,該日他必攜同妻兒前往武州拜夀。自遼國前往武州,往往取道雁門關至長城之南,再西向武州,此途地勢平坦,遠較塞北的崎嶇山路易於行走。 慕容博獲此消息,其時正當八月炎暑,便即趕赴少林寺報訊,說道遼國派出高手,于重陽節前後大舉進襲少林寺,意在劫奪寺中所藏武學典籍,以上乘武功傳授遼國兵將。不出數年,遼國大軍南下,疆場之上,宋軍決非其敵,漢人江山便危亡無日了。 此事關係著天下蒼生及中原武林的命脈,少林群僧當即傳訊,召集各路英雄共謀對策。慕容博甫自遼國上京南歸,于遼國朝廷動靜、軍情兵馬,無不說得一清二楚,沒半點破綻。群雄議定,便分批前往武州、代州、朔州、應州設法阻截。雁門關是遼國南下要道,中原武人更集中好手,守在雁門關外隱僻之處,終於截到蕭遠山一行。雖然殺了他妻子,但蕭遠山武功之高委實令人駭怖萬分,難以想像…… 群雄發現事態有變,定會登門探問,這一節慕容博早已料知,他不願、也不能面對武林朋友的質問,因為自己確是造了謠,騙了人,目的是要挑起宋遼之間的爭端,盼能得有「興複燕國」的契機,如何能直承其事?自己武功雖然不弱,但漢人群豪人多勢眾,終究難以抵擋。回入雁門關後,他立即南歸,隱居於家中地窖,絕足不出。期間少林寺曾派人前來查訪,他與妻子早擬妥說辭,只說他於大半年前離家外遊,迄今未返,家人異常掛念,還請少林高僧代為尋訪。 慕容氏先祖龍城公創下一門「鬥轉星移」絕技,儘管這項能轉移對手攻勢來路的精妙武學,為慕容氏創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響亮名頭,但卻頗有「依人作嫁」的意味。心想,少林武功是中原武學之首,如能求得七十二絕技功訣,傳授於暗中糾舉的羽翼人馬,則慕容氏複國實力將如虎添翼,更形壯大。 慕容氏數代圖謀興複,家中金銀山積。與妻子商議後,慕容博化裝易容,扮作個商販,帶了不少金銀,來到河南府登封,先在縣城裏做些土產生意,結識當地商家行販,再到少林寺左近農家收購土產,接著購置屋宇農地,落戶當地。他深謀遠慮,時常頭戴斗笠、肩負鋤頭,在藏經閣後山耕種菜蔬果物,結識了藏經閣的幾名管事僧人,經常送些桃杏梨棗等農產鮮果。不出半年,便將藏經閣中如何防火曬書、輪班當值、典藏秘本等情況查探得一清二楚。一人有心,余人無意,諸管事和尚也不以為意。少林寺一向與人為善,有人借閱佛經,素來頗為歡迎。慕容博初時借幾本《阿彌陀經》、《地藏菩薩本願經》、《觀音菩薩普門品》之類佛經,漸借漸深,借到了《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等經書。 他見時機漸熟,管事諸僧對他毫不起疑,一晚三更之後,便悄悄摸入藏經閣,在書架上找到一本《拈花指法》,不禁大喜若狂,攜回住處仔細翻閱,見抄本中詳述修習法門,由淺入深,奧妙無匹,書中載明功成後指力可穿木刺磚,威力極大。慕容博當即剔亮油燈,取出紙筆,將這本《拈花指法》詳細抄錄。隔日晚間,慕容博又潛入藏經閣,將《拈花指法》放還原處,另取了四本《大金剛拳法》。他機警異常,每見閣中稍有異狀,便隱伏數日。以他武功之高,借還秘本之際,自也不為管事僧人察覺。 如此抄錄四月有餘,已得二十八門、共三十余冊秘笈副本。其時已然入冬,年暮歲晚,他掛念妻子,返回蘇州,攜回三十來冊秘術抄本,可說滿載而歸。他將抄本藏入地窖,揀選數門絕技,每日裏依法修習,勤練不輟。是年冬天,慕容博的妻子懷了身孕,慕容博便長留蘇州,等待妻子生育。他為兒子取名慕容複,盼望兒子克紹箕裘,繼承先祖遺志。 慕容博展讀先祖遺訓,複國之志在胸中奔騰翻湧,於是起始留須,臉上塗以淡墨,將膚色變得黝黑,同時穿錦著繡,他妻子更將他兩條長眉斜畫向下,加深嘴角法令,令他瞧來臉容愁苦,此時倘若遇到江湖舊侶,別人也決計認他不出。他易容改裝之後,出外廣結友朋,自稱姓燕名龍淵,做的是祖傳的珠寶生意,而原來一口蘇州話,也改為河南府登封一帶的北方話。慕容氏數代積聚,家財豪富,慕容博拿到江湖上使用,出手豪闊,氣派非凡,急人之難,濟人之困,結交了不少知交好友。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