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新修版神鵰俠侶 | 上頁 下頁 |
二六九 |
|
於是折攀樹枝,削成一柄木劍,尋思:「玄鐵劍重逾八十斤,這柄輕飄飄的木劍要能以輕制重,只有兩途:一是劍法精奧,以快打慢;一是內力充沛,恃強克弱。」 自此而後,他日日夜夜勤修內功,精研劍術,每逢大雨之後,即到山洪之中與水相抗,以增出招之力,不覺夏盡秋來,自秋而冬,楊過用功雖勤,內力劍術卻進展均微。知道自己修為本來已至頗高境界,百尺竿頭再求進步,實甚艱難,倒也並不煩躁。 這一日下大雪,神鵰歡呼一聲,躍到曠地上,展開雙翅,捲起一股勁風,將雪片吹了開去。楊過心念一動:「冬日並無山洪,雪中練劍倒也是絕妙法門。」但見神鵰雙翅捲動之力越來越大,雪花下得雖密,竟沒半片飄落身上。 楊過興起,提起木劍,也到雪中舞了起來,同時右手袖子跟著揮動,每見雪花飄落,或以劍風、或用袖力盪開雪花,如此玩了半日,木劍和袖子的力道均覺頗有增進。 這雪一連下了三日,楊過每日均在雪中練劍。到第三日下午,雪下得更加大了,楊過正自凝神揮劍擊雪,神鵰突然揮翅向他掃來。楊過沒加防備,險些掃中,當即縱身急躍相避,但額頭上微感冰涼,已有兩片雪花黏了上來,立時想到:「那日在懸崖之上,鵰兄揮翅與我搏擊,令我劍術大進,今日又在和我練劍了。」伸出木劍還刺,喀喇一響,木劍與鵰翅相碰,立時折斷。神鵰不再進擊,卻翅而立,啾啾低鳴,神色間竟有責備之意。 楊過心想:「要以木劍和你的驚人神力相抗,只有側避閃躍,乘隙還擊。」又削了一柄木劍,在雪地中再與神鵰鬥了起來。這一次卻支持到十餘招,木劍方斷。 如此勤練不休,楊過見神鵰毫無怠意,督責甚嚴,心中又感激,又慚愧,暗想:「我若練不成木劍,如何對得住鵰兄一番美意?而這番曠世難逢的奇緣,又怎能任他白白錯過?」因此縱在睡夢之中,也在思索如何避招出招,如何增厚內力。練功既勤,對小龍女的相思倒也不再如數月前那麼的心焦如焚了。這時體內情花之毒早已盡解,內力既增,體格日壯,已非復昔日的憔悴容顏。 眼見天寒地凍,與小龍女分手將屆周年,楊過道:「鵰兄,我欲去絕情谷一行,今日和你暫別。」攜了木劍,出谷而去。那神鵰跟了出來,行到岔道,楊過向神鵰一揖,踏上向北的大道,不料神鵰咬住他衣衫,拉他向南。楊過道:「鵰兄,我往北有事,咱們就此別過。」但神鵰只是拉他往南。楊過奇怪:「鵰兄往日甚是解事,何以此刻如此固執?」苦在言語不通,只得跟著牠向南。神鵰見他跟來,便放開口不再拉他衣衫,但只要楊過轉身向北,便咬住他衫角不放。楊過心想:「鵰兄至為神異,拉我向南,心有深意,我跟牠前往便了。」於是消了赴絕情谷之意,跟著神鵰,直往東南方而來。 行了十餘里,楊過驟然間心中一動:「鵰兄壽高通靈,莫非牠引我到南海去和龍兒相會麼?」想到此處,胸口熱血奔騰,難以抑止,邁開大步,隨著神鵰疾馳。只兩個月間,已抵東海之濱。 他站在海邊石上,遠眺茫茫大海,眼見波濤洶湧,心中憂喜交集。過不多時,耳聽得遠潮隆隆,聲如悶雷,連續不斷。他幼時曾在桃花島上住過,知道海邊潮汐有信,每日子午兩時各漲一次,這時紅日當空,又是漲潮之時。潮聲愈來愈響,轟轟發發,便如千萬隻馬蹄同時敲打地面一般,但見一條白線向著海岸急衝而來,這一股聲勢,比之雷震電轟更為厲害。楊過見天地間竟有如斯之威,臉上不禁變色。 一轉瞬間,海潮已衝至身前,似欲撲上岩來。楊過縱身後躍,突覺背心一股極大勁力推到,正是神鵰展翅撲擊。他身在半空,不由自主,撲通一聲,跌入了滔天白浪,但覺口中一鹹,喝下了兩口海水。 此時處境甚危,幸好在山洪中之習劍已久,當即打個「千斤墜」,在海底石上牢牢釘住身軀。海面上波濤山立,海底卻較為平靜。他略一凝神,已明其理:「原來鵰兄引我到海畔來,是要我在怒濤中練劍。」雙足一點,竄出海面,勁風撲臉,迎頭一股小山般的大浪當頭蓋下。他沉下海底,雙足在海底岩石上使勁一撐,出水躍過浪頭,急吸一口長氣,重又回入海底。 如此反覆換氣,待狂潮消退,他也已累得臉色蒼白。當晚子時潮水又至,他攜了木劍,躍入白浪之中揮舞,但覺潮水之力四面八方齊至,渾不如山洪那般只自上衝下,每當抵禦不住,便潛入海底暫且躲避。 似此每日習練兩次,未及一月,自覺功力大進,若在旱地上手持木劍擊刺,隱隱似有潮湧之聲。此後神鵰與他撲擊為戲,便避開木劍正面,不敢以翅相接。 一日楊過殺得興起,揮劍削出,使上了十成力氣。神鵰呱的一聲大叫,向旁閃躍。楊過收勢不及,一劍斬在一株小樹上,木劍破折,小樹的樹幹卻也從中斷截。楊過手執斷劍的劍柄,心想:「這木劍脆薄無力,竟能斷樹,自是憑借了我手上勁力,將來樹斷而劍不斷,那便可差近獨孤前輩當年神技了。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楊過日日在海潮之中練劍,日夕如是,寒暑不間。木劍擊刺之聲越練越響,到後來竟有轟轟之聲,響了數月,劍聲卻漸漸輕了,終於寂然無聲。又練數月,劍聲復又漸響,自此從輕而響,從響而輕,反覆七次,終於欲輕則輕,欲響則響,練到這地步時,屈指算來在海邊已有六年了。 這時候楊過手仗木劍,在海潮中迎波擊刺,劍上所發勁風已可與撲面巨浪相拒,神鵰縱然力道驚人,也已擋不住他木劍的三招兩式,這時他方體會到劍魔獨孤求敗暮年的心境:「以此劍術,天下復有誰與抗手?無怪獨孤前輩自傷寂寞,埋劍窮谷。」又想:「若不是鵰兄當年目睹獨孤前輩練劍法門,我又焉能得此神技?我心中稱牠為鵰兄,其實牠乃是我的良師。說到年歲,更不知牠已有多大,只怕叫牠鵰公公、鵰爺爺,便也叫得。」 在海畔練劍之時,不斷向海船上的歸客打聽南海島中可有一位神尼。但數年中問過千百個舟師海客,竟沒半點音訊,便也漸漸絕了念頭,心想不到十六年的期限,終究難與小龍女相會。 某一日風雨如晦,楊過心有所感,當下腰懸木劍,身披敝袍,一人一鵰,悄然西去,自此足跡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 【注】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一詞,調寄〈邁陂塘〉,作者是金人元好問,作於金泰和五年,其時李莫愁尚未出生。元好問到山西太原應試,路上見有捕雁者,稱今日捕一雁,殺之,脫網一雁,悲鳴不去,竟投地自殺。元好問買之而葬,樹一碑,書「雁丘」,其詞上闋「…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意思說,本來是雙宿雙飛,今後飛渡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有孤孤單單,獨個兒到那裏去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