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新修版鹿鼎記 | 上頁 下頁
第四十七回 雲點旌旗秋出塞 風傳鼓角夜臨關(1)


  不一日船到塘沽,韋小寶、索額圖等一行人登岸陸行,經天津而至北京。韋小寶重入都門,當真恍如隔世,心花怒放,飄飄欲仙,立刻便去謁見皇帝。

  康熙在上書房傳見。韋小寶走到康熙跟前,跪下磕頭,還沒站直身子,心下猛地裏悲喜交集,忍不住伏在地下放聲大哭。

  康熙見韋小寶到來,心中有一大半歡喜,也有一小半惱怒,心想:「這小子無法無天,竟敢一再違旨。這次雖派他差使,卻也要好好懲戒他一番,免得這小子恃寵而驕,再也管束他不住。」豈知韋小寶一見面竟會大哭,康熙心腸卻也軟了,笑道:「他媽的,你這小子見了老子,怎麼哭將起來?」

  韋小寶哭道:「奴才只道這一輩子,再也見不著皇上了。今日終於得見,實在歡喜得緊。」康熙笑道:「起來,起來!讓我瞧瞧你。」韋小寶爬起身來,滿臉的眼淚鼻涕,嘴角邊卻已露著微笑。

  康熙笑道:「他媽的,你這小子倒也長高了。」童心忽起,走下御座,說道:「咱們比比,到底是你高還是我高。」走過去和他貼背而立。韋小寶眼見跟他身高相若,但皇上要比高矮,豈能高過了皇上,當即微微彎膝。

  康熙伸手在兩人頭上一比,自己高了約莫一寸,笑道:「咱們一般的高矮。」轉身走開幾步,笑問:「小桂子,這幾年來,你生了幾個兒子女兒?」韋小寶道:「奴才不中用,只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康熙哈哈大笑,說道:「這件事我可比你行了。我已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韋小寶道:「皇上雄才大略,自然……自然這個了不起。」康熙笑道:「幾年不見,你學問還是沒半點長進。生兒女的事,跟雄才大略有什麼干係?」

  韋小寶道:「從前周文王有一百個兒子,凡是好皇帝,兒子也必定多的。」康熙笑問:「你又怎麼知道了?」韋小寶道:「皇上派奴才去釣魚,咱倆個好比周文王和姜太公。周文王的事,奴才自然要問問清楚,免得見到皇上之時,回不上話。」

  這幾年來康熙忙於跟吳三桂打仗,晝夜辛勞,策劃國事,身邊少了韋小寶這個少年臣子說笑話解悶,有時著實無聊,此時君臣重逢,甚是開心,說了好一會閒話,問了他在通吃島上的生涯,又問起臺灣的風土民情。

  韋小寶道:「臺灣土地肥美,氣候溫暖,出產很多,百姓日子過得挺快活,得知皇上准許他們在臺灣住下去,個個感激皇恩浩蕩,都說皇上是不折不扣的鳥生魚湯。」

  康熙點頭道:「施政以不擾民為先。百姓既然在臺灣安居樂業,強要他們遷入內地,實是大大擾民。朝中大臣不明臺灣實情,妄發議論,險些誤了大事。你和施琅力加勸諫,功勞不小。」

  韋小寶噗的一聲跪倒,磕頭道:「奴才多次違旨,殺十七八次頭都是應該的,不論有什麼功勞,皇上都不必放在心上。只求皇上開恩,饒了奴才性命,准許我在你身邊服侍。」

  康熙微笑道:「你也知道殺十七八次頭也是該的,就可惜你沒十八顆腦袋,否則的話,我定要砍下十七顆來。」韋小寶道:「是,是。奴才腦袋也不要多,只要留得一顆,有張嘴巴說話吃飯,也就心滿意足了。」康熙道:「這顆腦袋留不留,那得瞧你今後忠心不忠心,是不是還敢違旨。」

  韋小寶道:「奴才忠字當頭,忠心耿耿,赤膽忠心,盡忠報國。」康熙笑道:「你這忠字的成語,心裏記得倒多,還有沒有?」韋小寶道:「奴才心裏只有一個忠字,自然記得多些,還有……還有忠君愛國,忠臣不怕死,怕死不忠臣,還有忠厚老實……」康熙道:「起來吧!你如忠厚老實,天下就沒一個刁頑狡猾之徒了。」

  韋小寶站起身來,說道:「回皇上:我只對你一個人忠心。對於別人,就不那麼忠了,有時說不定還奸他一奸。奴才的性子是有點小滑頭的,這個皇上也明白得很。不過我對皇上講究『忠心』,對朋友講究『義氣』,忠義不能兩全之時,奴才只好縮頭縮腦,在通吃島上釣魚了。」

  康熙道:「你不用擔心,把話兒說在前頭,我可沒要你去打天地會。」負手背後,踱了幾步,緩緩地道:「你對朋友講義氣,那是美德,我也不來怪你。聖人講究忠恕之道,這個忠字,也不單是指事君而言,對任何人盡心竭力,那都是忠。忠義二字,本來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你甯死不肯負友,不肯為了富貴榮華而出賣朋友,也算十分難得,很有古人之風。你既不肯負友,自然也不會負我了。小桂子,我赦免你的罪愆,不全是為了你以前的功勞,不全是為了你我兩個自幼兒十分投緣,也為了你重視義氣,並非壞事。」

  韋小寶感激涕零,哽咽道:「奴才……奴才是什麼都不懂的,只覺得別人真心待我好,實在……實在不能……不能對他們不住。」

  康熙點點頭,說道:「那羅刹國的攝政女王,對你也挺不錯啊。我派你去打她,卻又怎樣?」

  韋小寶嗤的一聲,笑了出來,說道:「她給人關了起來,險些兒性命不保,奴才教她鼓動火槍手作亂,奪到了大位,也算對得住她了。她派兵想來奪皇上的錦繡江山,那就萬萬容她不得。這女人水性楊花,今天勾搭這個男人,明天勾搭那個,那是當不得真的。就可惜羅刹國實在太遠,否則奴才帶一支兵去,把這女王擒了來給皇上瞧瞧,倒也有趣。」

  康熙道:「『羅刹國太遠』,這五個字很是要緊,只憑著這五個字,咱們這一戰可操必勝。羅刹國雖然火器犀利,騎兵驍勇,但他們遠,咱們近。他們萬里迢迢地東來,兵員、馬匹、火器、彈藥、糧草、被服,什麼接濟都不容易。現下我已派了戶部尚書伊桑阿前赴甯古塔,構築璦琿、呼瑪爾二城,廣積糧草彈藥,又設置了十個驛站,使得軍需糧餉供應暢通,源源不絕。日前又傳旨蒙古,不許跟羅刹人貿易。再派黑龍江將軍薩布素廣遣騎兵,見到羅刹人的糧草車輛,就放火燒他媽的,見到羅刹兵的馬匹,立刻就宰他媽的。」

  韋小寶大喜,說道:「皇上如此調派,當真是什麼什麼之中,什麼千里之外,這一戰已經勝了七八成。」

  康熙道:「那也不然,羅刹是大國,據南懷仁說,幅員還大過了我們中國,決計不可輕敵。我們如打了敗仗,遼東一失,國本動搖。他們敗了卻無關大局,只不過向西退他媽的幾百里、幾千里而已。因此這一戰只許勝不許敗。你倘若敗了,我就領兵出關親征。第一件事,便是砍你的腦袋。」說這句話時聲色俱厲。

  韋小寶道:「皇上望安。奴才項上人頭倘若不保,那也是給羅刹兵砍下來的,決不能讓皇上來砍。」康熙道:「你明白這一節便好。兵凶戰危,誰也難保必勝。我只是要你萬萬不可輕忽,打仗可不是油腔滑調之事。」韋小寶恭恭敬敬地道:「是。奴才油滑成性,但對皇上吩咐的事,半兩油也不敢加。」

  康熙又道:「倘若單是行軍打仗,本來也不用你去。不過這次跟羅刹國開仗,並不是想滅了他,只是要他知難而退,不敢來侵我疆土,也就是了。因此須得恩威並濟,要他們感恩戴德,兩國永遠和好。如一味殺戮,羅刹國君主惱羞成怒,傾國來攻,我們就算得勝,那也是兵禍連結,得不償失。能和則和,不戰而屈人之兵,才算上上大吉。你如能說得羅刹國攝政女王下令退兵,兩國講和,才是大大的功勞。」

  韋小寶道:「奴才見到羅刹兵的將軍之後,將皇上的聖諭向他們開導,再要他們帶話去給羅刹國攝政女王。」

  康熙道:「我曾傳了好幾名西洋傳教士來,詳細詢問羅刹國的歷朝故實、風土地理、軍政人事……」韋小寶道:「對,對。皇上這是知他又知自己,百戰百勝。」康熙微微一笑,說道:「那些教士都說,世上有兩個國家,出了名的欺善怕惡,一是日本,二是羅刹,如一味跟羅刹人說好話,他們得寸進尺,越來越凶,須得顯點顏色,讓他們知道咱們不好惹。因此咱們一面出動大軍,諸事齊備,要打就打,另一面卻又顯得咱們是禮義之邦,中華上國,並不隨便逞強欺人。」

  韋小寶道:「奴才理會得。咱們有時扮紅臉,拔刀子幹他媽的,有時又扮白臉,笑嘻嘻地摸他幾下。就好比諸葛亮七擒孟獲,要叫他輸得服服帖帖,從此不敢造反。」

  康熙嘿嘿一笑,道:「這就是了。」韋小寶見他笑容古怪,一轉念間,已明其理,笑道:「就好比萬歲爺七擒小桂子,叫奴才又感激又害怕,從此再也不敢玩什麼花樣。小桂子又好比是孫悟空,雖然頑皮,總之是跳不出萬歲爺這如來佛的手掌心。」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