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三十三劍客圖 | 上頁 下頁
二十五 張訓妻


三十三劍客圖

  張訓是五代時吳國太祖楊行密部下的大將,嘴巴很大,外號叫作「張大口」。

  楊行密在宣州時,分鎧甲給眾將,張訓所得的很破舊,極是惱怒。他妻子道:「那又何必放在心上?只不過司徒不知道罷了,又不是故意的。如果他知道的話,一定不會分舊甲給你。」第二天,楊行密問張訓道:「你分到的鎧甲如何?」張訓說了,楊行密便換了一批精良的鎧甲給他。後來楊行密駐軍廣陵,分賜諸將馬匹。張訓所得大部分是劣馬,他又很不滿意。他妻子仍是這樣安慰他。第二天楊行密問起,張訓照實說了。

  楊行密問道:「你家裏供神麼?」張訓道:「沒有。」楊行密道:「先前我在宣州時,分鎧甲給諸將。當晚做了個夢,夢到一個婦人,穿真珠衣,對我說:『楊公贈給張訓的鎧甲很是破舊,請你掉換一下。』第二天我問你,果然不錯,就給你換了。昨天賜諸將馬,又夢到那個穿真珠衣的婦人,對我說:『張訓所得的馬不好。』那是甚麼道理?」張訓也大感奇怪,不明原因。

  張訓的妻子有一口衣箱,箱裏放的是甚麼東西,從來不給他看到。有一天他妻子有事外出,張訓偷著打開箱子,見箱中有一襲真珠衣,不由得暗自納罕。他妻子歸來後,問道:「你開過我的衣箱,是不是?」

  他妻子向來總是等他回家後一起吃飯,但有一天張訓回來時,妻子已先吃過了,對他說:「今天的食物有些特別,因此沒有等你,我先吃了。」張訓到廚房中去,見鑊裏蒸著一個人頭,不禁大為驚怒,知道妻子是個異人,決意要殺她。他妻子道:「你想負我麼?只是你將做數郡刺史,我不能殺你。」指著一名婢女道:「你若要殺我,必須先殺此婢,否則你就難以活命。」張訓就將妻子和婢女一起殺了。後來他果然做到刺史。(出吳淑《江淮異人錄》)

  這個女人算不得是劍客,只能說是「妖人」。不過她對張訓一直很好,雖然蒸人頭吃,似乎並無加害丈夫之意。那婢女當是她的心腹,她要丈夫一併殺了,以免受到婢女的報復,對丈夫倒是一片真心。任渭長在圖中題字說:「婢無罪,死無謂」,沒有明白張訓之妻的用意。(「皋」是「罪」的本字,秦始皇做了皇帝,臣子覺得這「皋」字太像「皇」字了,於是改為「罪」字,見《說文》。拍皇帝馬屁而創造新字,很像是李斯的手法。)

  張訓在歷史上真有其人,是安徽清流人。楊行密起于安徽,部下大將大部分是合肥、六合、宿州一帶人氏。世傳楊行密以三十六英雄在廬州發跡。我不知三十六英雄是哪些人,相信「張大口」張訓必是其中之一。楊行密部下著名的大將有田頵、李神福、陶雅、李德誠、劉威、徐溫、台蒙、朱延壽等人。

  歐陽修的《五代史》中說楊行密力氣很大。舊五代史中則說他跑路很快,(會輕功?)每天能行三百里,最初做「步奏使」的小官,用以傳遞軍訊。《資治通鑒》則說:「行密馳射武技,皆非所長,而寬簡有智略,善撫禦將士,與同甘苦,推心待物,無所猜總。」從歷史上的記載看來,楊行密所以成功,第一是愛護百姓,第二是善於撫禦將士,第三是性格堅毅,屢敗屢戰。他用兵並無特別才能,但不折不撓,拖垮了敵人。楊行密本是高駢部下的廬州刺史,這刺史之位也是他殺了都將自行奪來的。高駢統治揚州,政事給呂用之弄得一團糟,部下將官畢師鐸、秦彥、張神劍(此人本名張雄,因善於使劍,人稱張神劍)作亂,殺了高駢。呂用之逃到廬州。楊行密發兵為高駢報仇,佔領揚州,由此而逐步擴大勢力。(後來呂用之在楊行密軍中又想搗鬼,為楊所殺。)

  當時楊行密的大敵是流寇孫儒。此人十分殘暴,將百姓的屍體用鹽醃了,載在車上隨軍而行,作為糧食。孫儒的部隊比楊行密多了十倍,進攻揚州時楊行密抵擋不住,只好退出。孫儒入城後縱火屠殺,大肆姦淫擄掠,隨即退兵。楊行密派張訓趕入城中救火,搶救了數萬斛糧食,賑濟百姓。楊行密和孫儒纏戰數年,互有勝敗,最後一場大會戰在皖浙邊區進行。張訓部隊堅守浙江安吉,斷了孫儒軍隊的糧道。孫軍食盡,軍中瘧疾流行,孫儒自己也染上了,楊行密由此而破其軍,斬孫儒,奏凱重回揚州。《十國紀年》載:「行密過常州,謂左右曰:『常州,大城也,張訓以一劍下之,不亦壯哉!』」那麼張訓的劍法似乎也很好。

  楊行密到揚州後,財政極是困難,想專賣茶葉和鹽,他部下的有識之士勸他不可和民爭利,說道:「兵火之餘,十室九空,又漁利以困之,將複離叛。不若悉我所有,易鄰道所無,足以給軍。選賢守令勸課農桑,數年之間,倉庫自實。」

  楊行密接受了這個意見,並不搜括榨取百姓,而以與外地貿易的辦法來籌募軍費。

  《通鑒》稱:「淮南被兵六年,士民轉徙幾盡。行密初至,賜與將吏,帛不過數尺,錢不過數百;而能以勤儉足用,非公宴,未嘗舉樂。招撫流散,輕徭薄斂,未及數年,公私富庶,幾複承平之舊。」可見政府要富足,向百姓搜括並不是好辦法。稅輕,徵發少,對百姓仁厚,經濟上的控制越寬,公和私都越富庶。單是公富而私不富,公家之富也很有限。五代十國時天下大亂,楊行密所建的吳國卻安定富庶,便是輕徭薄斂之故。楊行密軍力不強,部下亦沒有甚麼了不起的將才和智士,但愛民愛士。朱全忠數度遣大軍相攻,始終無法取勝。

  昭宗天複三年,朱全忠又和楊行密交戰。張訓和王茂章等攻克密州(山東諸城),張訓作刺史。朱全忠大怒,親率大軍二十萬趕來反攻。張訓眼見眾寡不敵,與諸將商議。諸將都說,反正密州不是我們的地方,主張焚城大掠而去。張訓說:「不可。」將金銀財寶都留在城裏不取,在城頭密插旗幟,命老弱先退,自以精兵殿后,緩緩退卻。朱全忠的部將率領大軍到來,見城頭旗幟高張,而城中一無動靜,疑有埋伏,不敢進攻,等了數日才敢入城,見倉庫房舍完好,財物又多,將士急於擄掠享受,誰也不想追趕。張訓得以全軍而還。

  楊行密晚年,大將田頵、安仁義、朱延壽等先後叛變。五代十國之時,大將殺元帥而自立之事累見不鮮,田頵這些人擁兵自雄,不免有自立為王之意,但一一為楊行密所平定。安仁義是沙陀人,神箭無雙。歐陽修《五代史》中載稱:「吳之軍中,推朱瑾善槊,志誠(米志誠)善射,皆為第一,而仁義常以射自負,曰:『志誠之弓,十不當瑾槊之一;瑾槊之十,不當仁義弓之一。』(恰似後人說:「天下文章在紹興,紹興文章以我哥哥為第一,我哥哥的文章常請我修改修改!」)每與茂章(王茂章)等戰,必命中而後發,以此吳軍畏之,不敢行近。行密亦欲招降之,仁義猶豫未決。茂章乘其怠,穴地道而入,執仁義,斬於廣陵。」

  朱延壽是楊行密的小舅子,擁兵於外,將叛。楊行密假裝目疾,接見朱延壽的使者時,常常東指西指,故意說錯。有一日在房中行走,突然在柱子上一撞,昏倒於地,表示眼病重極。朱夫人扶他起身,楊行密良久方醒,流淚道:「吾業成而喪其目,是天廢我也。吾兒子皆不足以任事,得延壽付之,吾無恨矣!」宣稱朱延壽是他最最親密的戰友,決心指定他為接班人。朱夫人大喜,忙派人去召朱延壽來,準備接班。朱延壽不再懷疑,興高采烈的來見姊夫。楊行密在寢室中接見,便在房門口殺了他,跟著將朱夫人也嫁給了別人。

  殺朱延壽這計策,頗有司馬懿裝病以欺曹爽的意味,這巧計是大將徐溫手下謀士嚴可求所提出的,因此徐溫得到楊行密的信任重用。楊行密病死後,長子楊渥繼位,為徐溫所殺,立楊行密次子隆演,吳國大權入于徐溫之手。徐溫的幾個親生兒子都沒有甚麼才能,徐溫死後,大權落入他養子李昪(音卞,日光、光明、明白之意)手中。李昪奪楊氏之位自立,改國號為唐,史稱南唐。大名鼎鼎的李後主,便是李昪的孫子。

  楊行密少年時為盜。歐陽修對他的總評說:「嗚呼,盜亦有道,信哉!行密之書,稱行密為人寬仁雅信,能得士心。其將蔡儔叛於廬州,悉毀行密墳墓(掘了他的祖墳),及儔敗,而諸將皆請毀其墓以報之。行密歎曰:『儔以此為惡,吾豈複為耶?』嘗使從者張洪負劍而侍,洪拔劍擊行密,不中,洪死,複用洪所善陳紹負劍不疑。又嘗罵其將劉信,信忿,奔孫儒。行密戒左右勿追,曰:『信豈負我者耶?其醉而去,醒必複來。』明日果來。行密起于盜賊,其下皆驍武雄暴,而樂為之用者,以此也。」

  徐溫是私鹽販子出身,對待部下就不像楊行密這樣豁達大度。他派劉信出戰,一直擔心他反叛。劉信知道了,心中很是生氣,打了勝仗回來,徐溫設宴慰勞,喝完酒後大家擲骰子賭博。歐史載稱:「信斂骰子,厲聲祝曰:『劉信欲背吳,骰為惡彩,苟無二心,當成渾花。』溫遽止之。一擲,六子皆赤。溫慚,自以扈酒飲信,然終疑之。」劉信擲骰子大概會作弊,將這種反不反叛的大事,也用擲骰子來證明,而一把擲下去,六粒骰子居然擲了個滿堂紅,未免運氣太好了。

  《江淮異人錄》的作者吳淑是江蘇南部丹陽人,屬吳國轄地,所以對當地的異人奇行記載特詳,他曾參加《太平御覽》、《太平廣記》等書的編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