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金庸 > 舊版天龍八部 | 上頁 下頁
四二〇


  這一晚各人均不歇宿,眼見離雁門關路漸漸近了,群豪催騎而行,知道只要一進雁門關,扼險而守,敵軍雖眾,破關便極不容易。一路上馬匹紛紛倒斃,有的展開輕功步行,有的便兩人一騎。行到天明,離雁門關已不過十餘里地,眾人都放下了心,下馬牽疆緩緩而行,好讓牲口回力,但身後轟隆隆、轟隆隆的萬馬奔騰之聲,卻也更加響了。

  蕭峰走下嶺來,來到山側,猛然間看到一塊大岩,心中一凜:「當年玄慈方丈、汪幫主等率領中原豪傑,伏擊我爹爹,殺我母親和不少契丹武士,便是在此。」一側頭,只見一片山壁上斧鑿的印痕宛然可見,正是玄慈將他父親留下的字跡削去之處。

  蕭峰緩緩回頭,見到石壁旁的一株花樹,耳中似乎聽到了阿朱當年躲在樹後的聲音:「喬大爺,你再打下去,這座山峰也給你擊倒了。」他獃了一獃,阿朱情致殷殷的幾句話,又清清楚的在他腦海中響起:「我在這裏已等了你五日五夜,我只怕你不能來。你——你果然來了,謝謝老天爺保佑,你終於是安好無恙。」不知不覺間,蕭峰熱淚盈眶,走到花樹之旁,伸手摩挲樹幹,見那株樹比當日他與阿朱相會之時已高了不少。一時間傷心欲絕,渾忘了身外之事。

  忽聽得一個尖銳的聲音叫道:「姊夫,快退!快退!」跟著阿紫奔近身來,拉著蕭峰的衣袖。蕭峰一抬頭,只見東面、北面、南面三方,遼軍長矛的矛頭猶如樹林般刺向天空,顯然已經合圍。

  蕭峰點了點頭,道:「好,咱們退入雁門關再說。」這時其餘群豪都已來到雁門關前,但當蕭峰和阿紫並騎來到關口時,關門卻尤自緊閉,但見群豪臉上均有憤憤不平之色。只見關門上一名宋軍軍官站在城頭,朗聲說道:「奉鎮守雁門關指揮使張將軍將令:爾等既是中原百姓,原可入關,但不知是否勾結遼軍的奸細,因此各人拋下軍器,待我軍一一搜檢。身上不藏軍器,張將軍開恩,放爾等進關。」

  此言一出,群豪登時大嘩。有的說:「我等千里奔馳,奮力抵抗契丹,怎可懷疑我等是奸細?」有的道:「咱們攜帶軍器,是為了相助將軍抗遼。倘若失去了趁手兵器,如何和遼軍打仗?」更有性子粗暴之人登時叫罵起來:「他媽的,不放咱們進關麼?大夥兒攻將進去!」玄渡急忙出言制止,向那軍官說道:「相煩稟報張將軍知道:我們都是忠義為國的大宋百姓。敵軍轉瞬即至,再要搜檢甚麼的,耽誤了時刻,那時再開關,便危險了。」

  那軍官已聽了人叢中的叫罵之聲,又見許多人穿著奇形怪狀的衣飾,不類中土良民,問道:「老和尚,你說你們都是中土良民,我瞧有許多不是中國人罷,好!我就網開一面,是大宋良民,就可以進關來,不是大宋子民,那可不得進關。」群豪面面相覷,無不憤怒,要知段譽的部屬都是大理國臣民,虛竹的部屬更是各國人民都有,或西域、或西夏、或吐蕃、或高麗,如果只有大宋臣民方得進關,那麼大理國、靈鷲宮兩路人馬,大部分都不能進去了。

  玄渡說道:「將軍明鑒:咱們這裏有許多同伴,有的是大理國人,有的是西夏國人,都跟咱們聯手,和遼兵為敵,都是朋友,何分是宋人不是宋人?」

  原來這次段譽率部北上,嚴守秘密,絕不洩漏是一國之主的身份,以防宋朝大臣起心加害,或是擄之作為人質,所以玄渡言中,並不提及關下有大理國極重要的人物。那軍官怫然道:「雁門關乃大宋北門鎖鑰,是何等要緊的所在,你們瞧,遼兵已然大至,我若輕易開關,給遼兵乘機衝了進來,這天大的禍事有誰能夠擔當?」

  吳長風再也忍耐不住,大聲道:「你少囉唆幾句,早些開了關,豈不是甚麼事也沒有了?」那軍官怒道:「你這老叫化,本官面前,那有你說話的餘地?」他右手一揚,城垛上登時出現了千餘名弓箭手,彎弓搭箭,對準了城下。那軍官喝道:「快快退開,若再在這裏妖言惑眾,攪亂軍心,我可要放箭了。」

  玄渡長嘆一聲,不知如何是好。雁門關兩側雙峰夾峙,高聳入雲,這關所以名為「雁門」,意思說鴻雁南飛之時,也須從雙峰之間通過,以喻地勢之險。群豪中雖不乏輕功高強之士,盡可翻山越嶺逃走,但其餘人眾難逾天險,不免要被遼軍聚殲於關下了。只見遼軍限於山勢,東西兩路漸漸收縮,都從正面壓境而來,擂鼓之聲,震耳欲聾,但除了鼓聲、馬蹄聲、鐵甲聲、大風吹旗聲之外,卻無半點人聲喧嘩,足見來軍紀律嚴整,實是遼軍的精銳。一隊隊遼軍逼關為陣,馳到弩箭將及之處,便即停住。一眼望去,東西北三方旌旗招展,實不知有多少人馬。

  蕭峰朗聲道:「眾位請在原地稍候,不可移動,待在下與遼帝分說。」不等段譽、阿紫等勸止,已單騎縱馬而出。他雙手高舉過頂,示意手中並無兵刃弓箭,大聲說道:「大遼國皇帝陛下,蕭峰有幾句話跟你說,請你出來。」說這幾句話時,鼓足了內力,聲音遠遠傳了出去,遼軍十餘萬將士,沒一個不是聽得清清楚楚,不由得人人臉上變色。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