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還珠樓主 > 相關資料 | 上頁 下頁 |
開小說界千古未有之奇觀(7) |
|
注釋: ①黃漢立《論蜀山后傳之真偽》,收入葉洪生評編《近代中國武俠小說名著大系·蜀山劍俠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一九八四年),頁153一157。《蜀山》正傳最早連載於一九三二年天津《天風報》,隨交勵力印書局結集出版。因戰亂之故,時斷時續。抗戰勝利後,上海正氣書局取得版權,至一九四九年為止,僅出版到正傳五十集、後傳五集,猶未完。然五十年代香港鴻文書局重印《蜀山》,後傳卻出至十集。據黃氏考證,則後傳六至十集殆為書賈情人偽託還珠之作。 ②徐國楨《還珠僂主論》,原題為《還珠樓主及其作品之研究》,上海《宇宙》雜誌復刊號第三一五期(一九四八年);後加以增刪成單行本《還珠樓主論》(上海:正氣書局,一九四九年)。 ③李昉等編《太平廣記》,成書五百卷,目錄十卷,共五百一十卷。據楊家駱《太平廣記新考》,則太平廣記實引宋代以前書目共達五百二十六種;舉凡神仙、方士、異人、異僧、釋證、道術、報應、定數、幻數、感應、俄應、豪俠、妖妄、妖怪、精怪、靈異、再生、草木,昆蟲、水族、龍、寶、鬼、狐等等,相容並包,無奇不有。還珠據此發揮,變化無窮。 ④《七劍十三俠》(上海書局,一九〇八年);不署作者名;平江不肖生向悄然《江湖奇俠傳》(上海:世界書局,一九二三年);《江湖怪異傳》(上海:世界書局,一九二三年);趙煥亭《奇俠精忠傳》(上海:廣益書局,一九二三年);萬籟聲《武術匯宗》(一九二八年),原刊本不洋,臺北五洲出版社有翻印本。 ⑤《法苑珠林·動量》篇曰:「大則水、火、風而為災;小則刀兵、饑饉、疫癘以為害。」按:小三災起於「住劫」中滅劫之未。是否即為世界核戰「浩劫後」之景況?存疑。 ⑥工嘉《拾遺記》(臺北:本鐸出版社,一九人二年)卷一,頁23;卷四,頁101。 ⑦《蜀山》第二五九回所描述「混元一氣球」威力妙用,極近於今世美、蘇兩國研製成的超級核彈(相當於兩千萬噸黃色炸藥爆炸力總和)。此為《蜀山》第一次出現「核彈化」之異寶,餘類推。據查上海正氣版《蜀山》,該回編入原書第三十八集,出版日期為民國三十六年元月,距美國在日本長崎、廣島投放原子彈已有年餘。由此可知,還珠樓主系根據報載原子彈「連鎖反應」之爆炸力而發揮玄想,引入小說。 ⑧張炎《詞源》卷下,收入《詞話叢編》(臺北:廣文書局,無出版年代)第一冊,頁207。 ⑨羅馬古典主義後期大文評家郎介納斯(Longinus)在著名的《論雄偉文體》(On the Sublime)一文中指出:「格調高昂的語言及其施之于讀者的效果,不是說服而是驟化(transport)。」意指文字力量能在刹那間感動或激動讀者,以致被作者征服。郎氏強調:「一枝雄偉的神來之筆,可以彌補天才的錯誤——雄偉及時閃耀而出,如雷似電,足可掃蕩四周的一切!」以上分見顏元叔譯《西洋文學批評史》(臺北:志文出版社,一九七二年),頁86、93、97。 ⑩《西洋文學批評史》,頁656。 ⑾李觀承《關於我的父親還珠樓主》,《南北極》一九八二年九月號;唐魯孫《我所認識的還珠樓主》,《民生報》副刊一,九八二年六月二十日。以上均收入葉洪生《蜀山劍俠評傳》(臺北:遠景出版公司,一九八二年),頁287一310。另見李觀賢、李觀鼎《回憶父親還珠樓主》,《人民日報》海外版一九八八年三月十五日一四月二日。 ⑿徐國楨,《還珠樓主論》,收入臺北河洛版《北海屠龍記》,頁185一186。按所謂「書中人乃有七個化身」者,系指《蜀山》人物赤屍神君。 ⒀《還珠樓主論》,頁209。 ⒁阿瀾(李觀承筆名),《還珠樓主和張君秋在日本憲兵隊》,《明報月刊》一九八〇年十二月號,頁82一84。按:近年來大陸出現許多「特異功能」者,皆具有若干不可思議的超能力,類似佛、道二教所謂之神通、法力,迄今在科學上仍無法解釋。 ⒂據佛教《俱舍論》中「三界」之說,天地間可依人的欲望之深淺有無而分為「欲界」(有淫、食二欲眾生之住所)、「色界」(無淫、食二欲,但仍著色相,其所居處及所用之物均極華麗講究)、「無色界」(空明無相,唯以心識居於深妙之禪定)三層境界;故「富貴神仙」云云正是「色界」題中應有之義。至於「博大真人」也者,典出《莊於·天下》篇;其純任自然之道,即所謂「天人合一」,可參見《莊子·大宗師》篇。 ⒃佛教《楞嚴經》有雲:「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墮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 ⒄北邙山位於河南洛陽附近;自東漢恭王祉葬於此地以後,歷代王侯公卿多葬此。唐《新樂府》有《北邙行》詩,即詠歎人生無常,死葬北邙之故實。唐人工建、張籍亦有詩寄其意。 ⒅「玄門」為佛、道兩家共同語,均指玄妙之法門;「正宗」一同出於佛家,謂初祖所傳之嫡派(見《雲峰禪師語錄序》)。至於『玄門正宗』合稱,則疑為還珠樓主首創。 ⒆唐文標《解剖蜀山——教你如何寫劍俠小說》,收入葉洪生評編《蜀山劍俠傳》,頁138一143。 ⒇佛教《楞嚴經》卷九,如來說法,指陳十種禪那魔境皆因殺、盜、淫三業而現;如能悟徹,即不受魔擾而成正果。 (21)《辭海》(臺北:中華書局,一九六七年)上冊,頁1024。帝釋即能天帝,為欲界忉利天之主,梵名釋迎提桓因陀羅:亦道教所稱玉皇上帝。此與佛祖釋迎牟尼簡稱釋氏有別,不可不察。又,據《楞嚴經》,阿修羅分為天趣攝、人趣攝、鬼趣攝、畜生趣攝四種;天趣攝之阿修羅即為修羅王,嗔怒好鬥,常與帝釋爭權。 (22)此為本書最長之回目,在我國通俗小說中罕有其匹。 (23)據佛教《涅槃經》引申其義,即陰魔以人體之眼、耳、鼻、舌、身、意(念)六根為媒介,造成外在色、聲、香、味、觸、法(幻想)六種污染心靈之塵境;因其能「劫奪一切諸善法」,故名「六大賊」。另按魔頭幻相,破法敗道,最早見於唐人傳奇《韋自東》(裴鍘撰)。 (24)憔僥國又名周饒國,典出《山海經·海外南經》,人長一尺五寸至三尺,為侏儒之祖。 (25)據佛教《楞嚴經》說法,世間有十種仙:「不依正覺修三昧,別修妄念;存想固形,游于山林人不至處……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這十種仙分別是:地行仙、飛行仙、遊行仙、空行仙、天行仙、通行仙、道行仙、照行仙、精行仙、絕行仙。是故,《蜀山》中之散仙謝山、葉繽(俱非「玄門正宗」)非皈依佛門不可。 (26)分見《蜀山劍俠傳》第二二二、二四五、二八〇、三一三回。 (27)見一九四六年上海正氣書局新版《蜀山》備集所附出書廣告詞。 (28)《蜀山》一八三回描寫軒轅至寶「九疑鼎」中所呈現之盈虛世界,內寓道家有、無相生之理;而「吳天鏡」(又名太虛神鑒),正系唯一剋星。 (29)張贛生《中國武俠小說的形成與流變》,收入《河北大學學報》一九八七年第四期,頁38一45。 (30)《蜀山》二四七回描述長江三峽中縴夫之勞,句句寫實;而全段文字以「所爭不過尺寸之地」作結,更是筆力萬鉤,餘意不盡。 (錄自《武俠小說談藝錄——葉洪生論劍》,1994年11月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