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還珠樓主 > 杜甫 | 上頁 下頁 |
二 |
|
這年錄取的進士共只二十七名,而投考的人將近三千。彼時的考試既重權位,複尚虛名,人情請托,關節通行,常使才人飲恨,寒士吞聲。開元之未其弊尤甚。像他這樣一個初涉名場、無人援引、尚未知名的儒生,想要金榜題名,春風得意,自然是個夢想。當年下第之後,覺著還是自由散漫的生活可以隨意所如,第二年慨然又起壯遊之思。先到山東兗州省親,再游齊趙(今山東與河北省南部),開元二十九年才回洛陽,並和司農少卿楊怡之女結了婚,夫妻也頗恩愛。 兩次十年的漫遊,雖然結交了好些氣味相投的朋友,但這些都和他一樣遭逢不偶的文人才士,只能在一起煮酒談詩,騎馬射獵,並沒有一個能夠加以援引,使其從此置身青雲,成就他理想中事業的人物。他最親愛的姑母便在此時死去,心情本就悲傷,又見洛陽雖然文物繁富,人情卻是非常勢利,越發加重了苦悶。 天寶三載四月,杜甫忽然遇到當時號稱滴仙的詩人李白。自來文人多半相輕,這兩位偉大的天才詩人卻是一見如故,成了詩文骨肉之交。杜甫非但被這位青蓮學士的風采所吸引,並且還受了他功成身退。遊俠好道,意圖煉丹求仙以超然物外。解救自己,始終不滿現實的影響。 李、杜二人非常投機。除在一起樽酒論文,同榻夜話而外,還同到梁(開封)、宋(河南商丘)去尋采瑤草。後又深入到道家聖地王屋山上的小有清虛洞大,意欲尋仙修道,採取靈藥。雖然他們想參拜的有道之士華蓋君並未成仙而死,不得不走回頭路。他們的才華意氣依舊飛揚,上下古今不可一世。李、杜二人在歸途中又遇到另一位詩人、杜甫的舊交高適。這三個好朋友在一起,不是孟諸(平原單縣的大澤)秋獵,琴台(在單縣)浩歌,便是南瞻芒腸,北望渤海。舊好新知同此歡聚,豪情勝概旁若無人。 秋後,高適南游楚地,李白因事暫離,杜甫也做了北海大守李豈的座上客。不久,李自由紫極宮去領道篆回到究州,杜甫又尋了去。知己相逢,友情自更深厚。無奈好景不常,離長會短。李白要重游江左,杜甫也因先後在外流浪了十幾年,平生抱負絲毫不得施展。父親杜閑又轉任了奉天(陝西乾縣)縣令,屢次來信要他西上長安,再作求名之想。這兩個好朋友從此分手,便成永別,各有幹秋,更不再見。 杜甫匆匆趕回洛陽,和愛妻略微商計家務,先到父親任上省親,再往長安求名。孤身客館,東食西宿,並無一定住所。他向來有出無進,此時家庭人口漸多,生計日絀。以前的放浪形骸、裘馬輕狂雖已不可複得,仗著父親仍當著縣令,還沒有到那裘敝全空,悽惶窮路,「朝叩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晴抱著無限悲辛去接受人家「殘杯冷炙」 的地步。人又慷慨豪爽,一到長安便交了好些朋友。所結交的十九雖是落魄文人、失意寒酸,對於那些有類行屍的冠裳架子仍是心存鄙視,極少登門。只管隨便寫上一首詩,說些違心之論,去投刺朱門。恭維權貴,成為當時的風氣,賢者不免,無足為怪。這位生具做骨俠腸而又出身士族。目空一切的天才詩人還是本心所不屑為的。 這日午前,杜甫見秋風獵獵,塵霧飛揚,一時無聊,備些酒肉,約同華原縣尉孫宰和咸陽幾個士人在客舍裡飲酒談笑,不打算出門了。醉飽之後,忽然想起,新交好友鄭虔多才多藝,人又極好,偏是落拓風塵,久不得意,寄居在城南貴人坊後一條偏僻的小巷內,家況本就清寒,常時無米為炊。眼看秋末冬初,定難度日。這樣大的風沙天,不知是何光景?當時勾動俠腸,意欲送他一些銀錢,以盡朋友之道。 孫宰和另一士人王倚最佩服杜甫,見他仍要出門,再三勸阻,說:「這樣大的風沙,馬都難行,你如何隔老遠趕進城去?」 杜甫一想到這位苦對秋風、衣食兩缺的才人,心直發惻,哪裡還聽勸阻?乘著酒興,連馬都不要,徒步起身,急匆匆往城裡跑。好容易冒著風沙走進安化門城洞(又名鼎路門,城南三門之一),忽然一陣狂風夾著大蓬沙土迎面吹來。當時把氣閉住,跌跌蹌蹌連往後退了好幾步才得站穩。剛把身子折轉,喘吁吁亂噴口水,一面用袖口去擦那眼角邊的風沙,忽聽連聲暴喝,眼前人馬鞭絲亂晃,慌不迭往旁一躲,城裡順風馳來的六騎快馬,已被那大股旋沙簇擁著一瞥而過。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