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黃易 > 大唐雙龍傳7 | 上頁 下頁
一八九


  §第三章 思想分歧

  雪花不斷地灑在這一老一少、代表中土兩代的出色人物身上。宋缺察覺到寇仲異樣的情況,訝然向他瞧去道:「你在想甚麼?」寇仲頹然道:「我從閥主和清惠齋主的分歧想起與玉致的不協調,因而深切體會到閥主當時的心境。」

  宋缺微一頷首,道:「我和清惠的分歧,確令我們難以進一步發展下去,其他的原因都是次要。清惠認為漢族不但人數上佔優勢,且在經濟和文化的水準上也有明顯的優越性,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可把入侵的外族同化,當民族差別消失,民族間的混戰自然結束,由分裂步向統一,此為歷史的必然性。在某一程度上,我同意她在這方面的見地,可是她認為胡化後的北方民族大融合,始是我漢族的未來發展,在此事上宋某人實不敢苟同。」

  寇仲尚是首次聽到任何人從這角度去看中土局勢的變化,頗有新鮮的感覺。北方漢族的胡化或胡族漢化,是既成的事實,像宇文化及、王世充之輩,正是不折不扣漢化後的胡人或胡化的漢人,李閥亦有胡人的血統。但要宋缺這堅持漢統的人去接受漢化的胡人或胡化的漢人,卻是沒有可能的。梵清惠和宋缺的分歧,涇渭分明,而這分歧更體現在目前的形勢上。

  宋缺沉聲道:「我並不反對外來的文化,那是保持民族進步和活力的秘方,佛學便是從天竺傳過來與我漢族源遠流長、深博精微的文化結合後發揚光大的。可是對外族沒有提防之心,稍有疏忽將變成引狼入室,像劉武周、梁師都之輩,正因胡化太深,所以無視突厥人的禍害。而李氏父子正步其後塵,與塞外諸族關係密切,早晚釀成大禍。我欣賞清惠有容乃大的襟懷,但在實際的情況下,我必須嚴守漢夷之別,否則塞外諸族將前仆後繼的插足中原,中土則永無寧日。北方既無力自救,惟有讓我們南人起而一統天下,撥亂反正,舍此再無他途,否則我大漢將失去賴以維繫統一的文化向心力,天下勢要長期陷於分裂。」

  接著哈哈笑道:「給清惠勾起的心事,使悶在腦袋中近四十年的煩惱傾瀉而出,宋某大感痛快。少帥現在當明白我宋缺的目標和理想,我助你登上帝座,為的非是宋家的榮辱,而是我華夏大漢的正統。一個偉大民族的出現,並沒有歷史上的必然性,得來不易,亦非依人們的意志而不能轉移,假若沒有始皇嬴政,中土可能仍是諸雄割據的局面。我希望千秋萬世後,華夏子民想起你寇仲時,公認你寇仲為繼嬴政和楊堅後,第三位結束中土分裂的人物。這是個偉大的使命,其他一切均無關痛癢。」

  寇仲心中湧起熱血,同時明白宋缺肯吐露埋藏心底多年心事的用意,是他其實並不看好這場與寧道奇的決戰,他的破綻在梵清惠,當他認為自己再不受對梵清惠苦戀左右之際,師妃暄卻代寧道奇下挑戰書,再勾起他當年的情懷,致一發不可收拾。使他無法保持在「舍刀之外,再無他物」的刀道至境,大失必勝之算。

  宋缺不但要寇仲明白他統一天下的苦心,更要他能堅持信念,縱使他宋缺落敗身亡,仍不會被師妃暄曉以大義,令寇仲放棄他振興漢統千秋大業的遺志。寇仲肅容道:「閥主放心,寇仲會堅持下去,直至為閥主完成心中的理想。」

  宋缺長笑道:「好!我宋缺並沒有看錯你,記著我們為的非是一己之私,而是整個民族的福祉。現在我可以放下一切心事,全心全意投進與寧道奇的決鬥,看看是他的道禪了得,還是我的天刀更勝一籌。你仍要隨我去作壁上觀嗎?」寇仲毫不猶豫的點頭。

  宋缺再一陣長笑,往前飄飛,深進大雪茫茫的潔白原野。寇仲緊追其後,一老一少兩大頂尖高手,轉瞬沒入大雪純淨無盡的至深處。

  ***

  「咯!咯!」獨坐客房內的徐子陵應道:「顯鶴請進,門是沒有上閂的。」

  陰顯鶴推門入房,掩上房門,神情木然的隔幾坐到徐子陵另一邊。這是和酒館同一個街口另一所頗具規模的旅館,與伏騫告別後,他們在這裡開了兩間上房。徐子陵關心的問道:「睡不著嗎?」陰顯鶴木然點頭,頹然道:「我是否很沒有用呢?」

  徐子陵不同意道:「怎可以這樣看自己,你的患得患失是合乎人情。自令妹失蹤後,你天涯海角的去尋找她,雖然沒有結果,總有一線希望。現在令妹的下落可能由紀倩揭曉,換作我是你,也怕聽到的會是無法挽回的可怕事實,那時你將失去一切希望,至乎生存的意義,所以害怕是應該的。」陰顯鶴苦澀的道:「你倒瞭解我。」

  徐子陵目射奇光,道:「可是我有預感你定可與小紀團聚,我真的有這感覺,絕非安慰你而這麼說。」陰顯鶴稍見振作,問道:「你對伏騫有甚麼感覺?」

  徐子陵呆望他片刻,苦笑道:「我不想去想他的問題,大家終是一場朋友。」陰顯鶴道:「突利不也是你的生死之交嗎?可是在情勢所迫下,終有一天你會和他對決沙場。頡利和突利雖不時纏鬥,但在對外的戰爭上,為共同的利益,是團結一致的。我同意伏騫的說法,頡利和突利的聯軍將會在短期內大舉入侵中原,這是沒有人能改變的現實。」

  徐子陵問道:「他們有甚麼共同的利益?」

  陰顯鶴道:「我長期在塞內外流浪,找尋小紀,所以比你或寇仲更深切體會到塞外諸族的心態。他們最害怕的是出現一個統一強大的中原帝國,楊廣予他們的禍害記憶猶新。唯一我不同意伏騫之處,是西突厥的統葉絕不會在這種時間抽頡利的後腿,那是他們狼的傳統,見到一頭肥羊,群起噬之,以飽餓腹。目下李閥內分外裂,中土則因寇仲冒起而成南北對峙,若突厥人不趁此千載一時之機撲噬我們這頭肥羊,一俟李閥或寇仲任何一方統一中原,他們將失去機會。」

  徐子陵感到背脊涼浸浸的,陰顯鶴從未試過如此長篇大論去說明一件事,今趟大開金口且是字字珠璣,把塞內外的形勢分析得既生動可怖又淋漓盡致。忽然間,他深深的明白師妃暄重踏凡塵的原因,正是要不惜一切的阻止事情如陰顯鶴所說般的發展。政治是不論動機,只講後果。寇仲的爭霸天下,帶來的極可能是更大的災難。

  「子陵啊!你曾說過,若李世民登上帝座,你會勸寇仲退出。為天下蒼生,子陵可否改采積極態度,玉成妃暄的心願呢?」師妃暄的說話在他腦海中回蕩著。當時他並沒有深思她這段說話,此刻卻像暮鼓晨鐘,把他驚醒過來,出了一身冷汗。萬民的福祉,就在此一念之間。

  陰顯鶴的聲音在耳鼓響起道:「為何你的臉色變得這麼難看?」徐子陵口齒艱難的道:「我曾親眼目睹惡狼群起圍噬鹿兒的可怕情景,所以你那比喻令我從心底生出恐懼。」

  陰顯鶴歎道:「突厥人一向以狼為師,他們的戰術正是狼的戰術,先在你四周徘徊咆哮試探虛實,瓦解你的鬥志,令你精神受壓,只要你稍露怯意,立即群起撲擊,以最兇殘的攻勢把獵物撕碎,且奮不顧身。」稍頓續道:「若我是頡利,更不容寇仲有統一天下的機會,對寇仲的顧忌肯定尤過於對李世民,因為沒有人比頡利更清楚寇仲在戰場上的能耐。這三個月許的冰封期正是頡利入侵的最佳時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