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高庸 > 絕命穀 | 上頁 下頁
七九


  怪人聞言陡地哈哈大笑起來,聲若暴霄,響徹天地,假夢生和歐陽易,雙耳幾乎被笑聲震聾。這奇異罕絕的怪人,笑罷之後,聲調立轉冷酷,淡淡地說道:「不是,別妄自猜測;你這個娃兒是誰?」

  最後這句話,自然是指著假夢生說的,假夢生先前和歐陽易相同,被這怪人的功力和打扮所懾,心神俱驚,此時卻已恢復了平靜,聞言朗聲答道:「在下梅夢生……」

  詎料他話末說完,怪人突然驚詫的沉聲喝道:「什麼!你叫梅夢生?」

  假夢生才待接答,歐陽易似被對方聲威懾服,生怕怪人要不利假夢生,竟搶先一步急聲說道:「他不是,真梅夢生現在和東川犬叟及哮天夫婦在一起,他是及哮天的孫孫,及東風的兒子,當年是我……」

  怪人不容歐陽易的話說完,也攔住了正想分辯的假夢生,冷笑一聲道:「你在『解脫坡』、『涼風橋』附近,和真梅夢生動過手,用『五雲真氣』截傷了他的左臂!對吧?」

  歐陽易早已膽寒,此時當真觳觫起來,他驚詫,驚詫面前怪人無所不知,他更害怕,卻想不通為什麼要怕這個人,聞言之後,不由自己地點點頭,獨目光威俱失,只是霎霎不停地看著對方,他很想振作,可惜就是不能!

  怪人這時已沉重地訓叱歐陽易道:「你活生生挖掉他父親的左目,硬生生拆散了恩愛的夫妻,難道意猶未足,必欲致梅夢生於死地?」

  「不,不是不是,是……」

  歐陽易竟然語不成句,怪人卻突然發出一聲深沉的籲歎,擺手攔住了他,轉而極為沮和地向假夢生道:「你進不歸穀幹什麼?」

  假夢生立即正色答道:「別聽歐陽易胡言亂語,我是梅夢生,據說家父在二十多年前,生困於不歸谷中,我既知不歸穀的所在,身為人子怎……」

  怪人突地雙手抓住了假夢生的兩臂,假夢生不知怪人竟欲何為,全力掙扎,哪知卻絲毫挪動不得!這怪人卻奇怪地笑了,柔和關懷地說道:「別硬掙,我不會傷你,你不是要去不歸穀嗎?讓我幫你個忙,送你和他渡過這個絕壑如何?」

  假夢生點了點頭,怪人突然雙手一緊,霍地帶起假夢生的身體一轉一掄,假夢生只覺得似騰雲若駕霧,已飛向對岸,自己連絲毫氣都使不上,不由暗道一聲「完了」,像這樣到了對岸,要不活生生的摔死才怪呢。

  哪知事情比他想的還怪,就在已經越過絕壑,到達對岸,距離地面僅有數尺的當空,那股掄甩的力道竟然恰好消失,似被人捧放地上一般,輕飄飄地落下,非只有驚無險,簡直是出乎想像的舒適。

  假夢生大喜之下,方始定神注目對岸,歐陽易也已被甩飛空中,正向自己立處投來,眨眼落下,也無傷損。他兩個一齊再找對岸怪人之時,竟已飄渺無蹤。

  歐陽易這才吐出那口憋在胸前很久了的悶氣說道:「此人可能是我自走動江湖以來,所遇到的頂尖的古怪罕絕的高手了!可惜他頭上戴著一個簍子,看不到面目,是最大遺憾。」

  假夢生無話好說,他對歐陽易的批評,卻深認為對。

  原來他們所遇上的人物,正是那攜走梅夢生的怪客。

  歐陽易和假夢生,前途已無困難,坦蕩蕩進入了不歸谷,致於他們在不歸谷中遭遇,後文另有交待。

  如今且說神鴉崖下的古廢寺中,這天,是那長壽老人歐陽子規離開古刹的次日晌午,由遠處來了一個人。

  這人頭上蒙著個黑色口袋,正是曾與頭戴竹簍的怪客動手,

  後來又夜臨伏虎禪林,被果慧尊為上客的怪人。他輕車熟路地走進古刹,直撲高塔,毫不遲疑推門而入,抬頭看了看牆上的炭字,笑了笑,似極得意。

  怪人並不飛縱,卻是循梯上升,直到第五層通達六層的樓梯口上,才停步仰望,又是一聲輕笑。笑罷他才拾階登上,並自語說:「我冒險尋得開啟秘道的方法,送……」說著他突然看到歐陽子規所留在石牆上面的字跡,那是——

  「宇諭司徒,事弄成拙,速去谷中見我!」

  十四個大字,怪人看罷一聲驚呼,震毀字跡之後,立即飛縱下塔,疾如流矢般,向著通向不歸谷的秘徑,電掣馳去!

  看來這位蒙著口袋的怪人,可能是那昔日名震武林,人稱「劍聖」的司徒雷了?是他嗎?他為什麼蒙著面目?假定他是司徒雷,那麼留字而去,自稱乃長壽老人的歐陽子規的禿胖老者又是誰呢?和司徒雷有什麼淵源?

  敬請讀者暫勿心急,敢請莫先推測猜疑,內情詭譎至極,複雜萬端,後文自有合情合理出乎想像的交待。如今且說遠自伏虎禪林,撲奔古寺而來的群俠。

  他們人多,走的也晚,再加上有天蓉姑娘隨行,是故只能白天疾行,夜間卻必須休息,因此延遲了時日。

  當群俠到達古刹的時候,那沈玨娘師徒,歐陽易和假夢生、歐陽子規及蒙面的怪客等,早已進入不歸穀多日。群俠之相事前來古刹,半因會晤女俠沈玨娘,解說真假夢生之謎和被怪客攜去之事,另外一半,自然是赴約與歐陽易清了恩怨,和探索不歸穀的路徑,及不歸谷中的奧秘,與關懷可能被困谷中已二十多年的梅三豐生死。

  可惜他們來晚一步,所有要找的人俱已他往。但是卻也有令群俠想像不到的人,已由谷中出來,並且也已來到古刹,只因另有原由,隱身暗中暫未露面。

  群俠登上高塔之時,雖曾疑心過每層石牆上面的炭字,但卻怎樣也想不到,古刹短時日內不會再有人來。

  果慧禪師另有心事,古刹石牆留字,只他一人知曉始末原由,井已斷定沈玨娘師徒,此時已在不歸谷内,但卻苦在無法對群俠說明。只好陪著一幹群俠,在古塔之上虛耗時日。

  他們絕對夢想不到,四周皆有強敵環伺,若非那幾名罕絕陰毒手段辣極的老魔頭,錯認群俠已知不歸穀的路徑,必須暗中潛隨跟蹤,始能到達不歸谷口的話,怕早就下手對付群俠了。不過這幾個久隱窮山惡水的陰狠老賊,雖然自負功技蓋世,行蹤極秘,卻也夢想不到,另有奇人在背後監視。

  這真應了那句「螳螂撲蟬,飛雀在後」的俗話,眼看一場驚天動地的爭搏,即將在這古慶寺中開展。群俠虛等了兩日夜,第三天的深夜,塔中共商之下,方始推斷沈玨娘師徒可能巧得機緣,已去不歸谷中,但不歸穀的路徑,群俠卻無一人知道,等既不能,行卻無方,這可難為了一幹群俠。

  詎料群俠在塔中正為行止兩難而苦無良策以對之時,塔外突然傳來四聲陰森的冷笑,隨即有人說道:「老夫有個解決爾等進退兩難的好辦法。」

  群俠聞聲大驚!不由一齊喝問說話之人是誰,並紛紛飛身縱出塔外。塔外迎門三丈距離。一排站著四個面目猙獰的老者,及哮天耳目最雜,江湖中人可說無不識者,卻也認不得這四個怪叟,怪叟中排在最左邊的那個,冷笑一聲說道:「老夫等四人,八十年前同出江湖,六十年前又一齊隱退,爾等不配知道我們的名姓,适才聽到爾輩進退兩難的話語,想到一個極為妥善的辦法,老夫擔保若照我這辦法行事,既可免掉進不得之急,也再無虛耗時日之苦……」

  果慧禪師剛要接話發問,這人擺手相攔繼之說道:「事情好辦得很,只要老夫舉手之勞,將爾等送往『那』世,則可再無進退兩難之苦,而免虛耗時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