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陳青雲 > 黑儒傳 | 上頁 下頁
一九〇


  「一念之差,鑄成千古之恨,我油蒙了心竊,一心想名揚天下,現在我覺悟了,功高如黑儒又如何?如你酸秀才,又如何?遲了,悔不當初……」

  這幾句話,對一般武林人來說,倒不啻暮鼓晨鐘,發人深省。

  丁浩望瞭望手中的雷公匕,沉聲道:「這匕首現在不能還你,在下要親自送還給她!」

  白儒毫不思索地道:「那是當然!」

  丁浩把雷公匕放回錦袋之中,長劍歸了鞘,一揮手道:「你可以走了!」

  白儒激動地道:「酸秀才,區區此生恐已不能還你這筆人情,但來世或能圖報!」說完轉身正要……

  丁浩心念一動,道:「你慢走!」

  白儒回身道:「你改變了主意?」

  「不,在下有句話問你!」

  「請講!」

  「鄭三江陰謀對付黑儒,聽說暗布陷阱,你當知詳情?」

  白儒皺了皺眉,期期地道:「區區能不說嗎?」

  「為什麼?」

  「鄭三江對區區不惡,不管如何,總有翁婿之情,區區不能無義出賣他!」

  這倒是一句堂堂正正的話,丁浩不由語塞。

  白儒又道:「除非你以死迫我,我為了要留命見妻兒,會告訴你!」

  丁浩冷冷一笑道:「我酸秀才不是這樣的人!」

  就在此刻,一條人影閃現當場。

  白儒栗呼一聲:「副總監!」

  現身的,赫然正是斐若愚。只見他對著白儒一笑道:本堡總監之位要虛懸了!」

  白儒見丁浩毫無動靜,不由驚聲道:「你們……是……」

  丁浩接口道:「我們之間的關係你不必問,請便罷,如果讓你們同路的人發覺,你恐怕走不了!」說著,揮了揮手。

  白儒低頭一想,道:「酸秀才,有個秘密告訴你,聊以酬情……

  「雷公匕可破石紋劍!」

  「啊!」

  丁浩這一喜委實非同小可,他一直擔心的是無法對付毒心佛的石紋劍,這一來,等於又去了一個強勁的對手。

  白儒接著又道:「石紋劍的奧妙,在於那白色光暈,任何兵刃掌指暗器,均不能穿入光幕,只有這雷公匕可以,憑你的內力。可以完全發揮此匕的威力!」

  丁浩點了點頭,道:「在下十分感激!」

  「這不必!」

  斐若愚道:「總監可有什麼活要交待?」

  白儒顫聲道:「從現在起,我已不再是望月堡總監……對了,有句話請轉告鄭月娥,就說我在荊山遇強敵,業已墜穀而亡!」

  「這口訊在下一定帶到!」

  「恕我不說再見了!」

  說著,長長籲了一口氣,彈身疾閃而逝。

  斐若愚開口道:「小叔叔,你該殺了他!」

  丁浩搖了搖頭,道:「身為武士,必須講究『天道』『武道』,有所為亦有所不為,若愚,你該走了,被人發覺後果便不堪設想了!」

  「是!」

  斐若愚應了一聲,彈身弛離。

  丁浩心中有說不出的興奮,今夜真不虛此行,一方面冥完了一件心事,對荊山黑石穀天音洞那可憐的女子,有了交待,再方面,等於去了兩個強勁的敵人,白儒歐陽慶雲不會再出山,毒心佛的石紋劍既有雷公匕可對付,便不足慮了。

  在原地呆了片刻,卻不見老哥哥樹搖風現身,不由大感疑糊,老哥哥是接著自己來的,他去了那裡呢?如果遭遇到敵人,該有動靜?

  莫非他發現了什麼,躡敵去了?

  據斐若愚說,望月堡興師動眾,出動了這批一流高手,目的是探索金龍幫的巢穴,如果金龍幫的總舵,真的是在山中,自己可能有機會見到梅映雪,自己與她之間的關係,該作個明白的了斷,此情是斷還是續?

  又等了約莫一刻光影,仍不見老哥哥現身,心知必然有了事故,枯等無益,當下彈起身形,朝山深處奔去。

  此際,星斗參橫,已是近子夜時分。

  奔了一程,眼前盡是層峰疊嶂,任什麼動靜也沒有。

  約莫四更將盡,丁浩來在一座峰頭,只見牛山濯濯,野草淒迷,竟是座禿頭峰,峰中央有一株亭亭如蓋的虯松,緊依著一塊臥牛巨石,此外,便連半株小樹都沒有了,在峰緣以下,卻是林木蒼樹,像是有人故意伐削修飾的。

  丁浩上了松下那塊巨石,心想,盲目賓士,也不是道理,不如在這峰頭歇了罷,等天明再作打算。

  心念之間,在石上盤膝而坐,石面倒也光滑平坦,此際獨缺明月,否則倒也十分詩情畫意的呢。

  丁浩先運功封閉了重要穴道,然後閉目入定。

  醒來時,只見旭日的光華,穿過漸行收歇的薄薄曉霧灑滿峰頭,照在身上,暖曖地,舒暢極了。

  丁浩站起身來,面對朝陽,深深吞吐了幾口氣,覺得精神煥發,神請氣朗,疲累盡消,日間望這峰,更覺奇景悅目。

  躍落山石,投身入林,準備下峰……

  突地,遙遙瞥見兩條人影,如行雲飄絮般冉冉掠上峰來,看身法,是兩名身手不凡的人物,丁浩心中一動,隱起身形。

  人影轉瞬即逝,看出是兩名古稀老者,同樣的身著青布長衫、腰系絲條、白色雲履,其中一人,貌相清矍,花白長髯拂胸,另一個生得一付福泰相,肩荷藥鋤,鋤柄上吊掛著一個竹籃。

  從外表看來,兩老似是世外高人,隱士名流。

  在這種境地之中,碰到這樣的人物,當然一點也不足怪。

  二老直馳峰頂,到那株虯株下,福泰相的把藥鋤橫在石邊,然後從竹籃中取出兩個竹筒子,兩人相將上了大石,對面坐下,清矍的老者用手指在石面上一陣比劃,然後相顧一笑,各取一簡聚精會神地對起奕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