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一〇九


  「蠢貨!」

  項羽從鼻子裡哼了一聲,螞蚱是休想變成雄鷹的。

  「應一鼓作氣,趁勢殺死劉邦。」範增說。「這位老先生太絮叨了。」

  項羽心裡有些不耐煩了。不就是讓劉邦全軍覆沒嘛!沒有必要迫不及待地說個沒完。「藉口是什麼?」

  項羽問了一句。一定要師出有名。劉邦現在是友軍主帥,並不是敵人。「藉口?」

  範增笑了,笑得一臉皺紋,就像擰乾了的濕手巾,說:隨便找個藉口就行,關鍵是要殺掉劉邦。

  「首先,派兵固守函谷關,阻擋楚的上將軍您人關。僅憑這一條,就完全可以把劉邦扔進油鍋裡烹死。」

  此外,更有別的藉口從對方營壘主動送上門來。這天傍晚,有人從劉邦軍營派了一名密使來到範增的住所,楚軍拿住那個農夫打扮的人一瞧,才知道原來是劉邦軍左司馬曹無傷派來的使者。」願助項將軍一臂之力。」

  密使低聲轉達曹無傷的口信。曹無傷知道項羽軍足有劉邦軍的五倍多,早就看透了劉邦的命運。與曹無傷有同樣心情的人,劉邦軍中自然不占少數。曹無傷在密信中寫的意思是:「劉邦置項將軍于不顧, 已即位為關中王,並將咸陽的珍寶據為己有。」

  曹無傷告陰狀,就是想在項羽得勝之後,能當上一個侯。範增將這個密使留在營中,向項羽報告說:就這一條罪狀,劉邦也該被處以車裂之刑。

  項羽不打算會見劉邦,也不派出使者,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的大軍全面展開。他發現一片被稱為新豐台的臺地上有一塊叫鴻門的高地,便把大本營紮在那裡,將十萬大軍兩翼展開,面對霸上的劉邦軍,形成一個扇面形的陣勢。佈陣完畢,已是日落時分。與劉邦軍的距離不過四十裡地。

  「明天早晨要讓士卒飽餐一頓!」

  在完成佈陣的黃昏時刻,項羽這道口頭命令下達到各個部隊。命令全軍飽餐一頓,意味著飯後馬上就要發動進攻,這早已成為慣例,所以各路人馬都十分緊張,還伴著一股打垮劉邦軍,沖進咸陽大撈一把金銀財寶的亢奮情緒。士氣十分旺盛,有如開水沸騰一般。本來項羽就不禁止掠奪。他知道,倘若下令禁止,士氣就會一落千丈。

  人夜之後,項羽軍的陣容愈發顯得壯觀。數萬堆篝火在大地上點燃,一眼望不到邊,染紅了整個天空。

  劉邦嚇得魂飛魄散。自項羽軍攻破函谷關進入關中以來,劉邦就不曾有片刻清閒。本來劉邦是應當親自到函谷關去迎接的,可是竟不知不覺地犯了錯誤,反而把關門緊閉,還與之以亂箭交鋒。

  「多麼壯觀的篝火啊!」

  劉邦忐忑不安地望著眼前的壯觀場面,感到完全錯過了時機,秋後算帳的日子到了,腦子裡掠過"乾脆逃跑"的念頭。落荒而逃歷來是劉邦的拿手好戲,除此之外,再沒有擺脫眼下困境的辦法。

  劉邦想起了張良。

  關中平定之後,那位專門喜歡打仗的張良已經失去用武之地。這種待人之道正是劉邦的老毛病,需要的時候就會真心實意地向對方表示極大的熱忱,態度上也是百依百順,讓他幹什麼難堪的事也都心甘情願,而一旦不再需要,轉眼間就會把對方忘得一乾二淨。這倒不是什麼冷酷無情或只講功利的實用主義。劉邦性格中的這種奧妙之處很難加以說明,或許是豪氣中帶有欠缺,要麼就應該算是一種天真爛漫的表現。因為有這種天真爛漫的表現,誰都能原諒劉邦這另外的一面。

  然而張良卻不喜歡劉邦的這另外一面。由於他的冷酷無情,張良的神經幾乎受到無形的傷害,當即敏感地察覺到:「自己對這個人已經沒有用處了。」

  這話是說給他自己聽的,他接著便像影子一樣悄悄地退避三舍,不再主動靠近劉邦的營帳。

  然而,現在劉邦又再次想到了張良。

  日落之後,劉邦心急如焚地命人去尋找張良,沒有馬上找到。

  從形式上講,張良是在負責管轄韓王的士兵,有直屬於自己的一百余名部下。這些部下都是亡韓遺民的子弟,與其他流寇盜賊出身的部隊不同,他們老實得簡直不適合當兵。他們主要擔負為張良搜集情報的任務。儘管是一支無聲無息的部隊,他們卻把張良看得如同神仙一般,只要張良一聲令下,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與其他魯莽不經的部隊相比,他們在戰場上反倒表現得更為堅強。

  他們殊死守衛張良,甚至劉邦派人來時,也不告訴張良所在的地點,頂多說上一句:「一下子說不清楚。」

  他們的態度十分明確,認為自己是侍從張良的,與上邊的劉邦沒有直接關係,甚至一度表示懷疑,來者當真是劉邦派來的嗎?

  張良住在間小屋子裡,只有身邊的幾名心腹知道。小屋外面有守衛嚴加把守,他正在會見一位五十歲左右的男人。

  男人戴著頭巾,捲曲的頭髮已經半白,很不講究地挽在頭頂,兩個眼窩像胡人一樣凹陷進去,一對小眼睛閃著固執的光芒。他話語不多,常常以笑作為回答。笑起來給人一種清爽的感覺,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這也是因為他有一副與年齡很不相稱的皓齒。

  這個人就是項羽的叔父。

  對於項羽來說,他乃是養育自己的宗親,雖說還有共同起兵的已故叔父項梁,然而亡楚名門貴族的血緣關係本來就很複雜,嫡庶交織在一起,有伯父、仲父、叔父和季父等多人,叔伯兄弟也不少。他們之中的幾個人,在起兵之後都到了項羽的營中。

  與張良秘密會面的人正是項羽先父最小的弟弟,在項羽軍營裡被稱為"項伯"。

  項伯名纏,本來另有字,但因人們都稱其為伯伯——雖然稱最小的叔父為伯有些奇怪一一為免去麻煩,就以"伯"作了自己的字。他性格上確實有拘謹的一面,不過也有上面所說的那種不拘小節的一面。總之,他那幹幹瘦瘦的體型讓人覺得十分精明幹練,還有一種快刀斬亂麻般的果敢作風。

  項伯從年輕時起就不務正業。

  楚國滅亡,項氏家族本來就為秦所仇視,因此,全族人只得四散逃命。項伯也不得不輾轉各地,過著流浪的日子,所以半輩子都沒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他還曾殺過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