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一〇一


  張良的這種"撿栗子戰法"大大刺激了秦軍。秦軍按捺不住,紛紛出城,開始組建野戰部隊以打擊劉邦軍。秦將楊熊被任命為這支野戰部隊的主將。」看來這一回的確是按著我的算計來了。」正在南方作戰的張良得到這項情報時,腦海裡不禁閃出了這個看法。

  本來,張良在收集情報這種實實在在的工作中所投入的財力和人力,遠遠超出了當時的常識,對秦的動態,他比秦人瞭解得還要詳細。」秦楊熊將軍來到白馬,等待集結兵力。」

  張良連這種情報都得到了。所謂白馬,乃是今天河南省滑縣西面的一個地名,張良趁楊熊的野戰部隊尚未擴大之際,揮軍北上發動進攻,對各路將領分別面授機宜,反復採取佯動、奇襲和包圍等多種戰法對敵予以沉重打擊。楊熊為這種意外的打擊大驚失色,率少數兵力逃到了曲遇(河南省境內),而張良早已估計到楊熊會逃到這裡,調動預備部隊進一步將其擊潰。秦軍像秋風掃落葉一般四散逃命,楊熊則隻身逃進設有官倉的滎陽城。

  「秦軍大敗。」

  這項敗北的情報似乎給秦都咸陽造成了相當大的衝擊。連那位受到宦官趙高的矇騙、整天在深宮後院淫逸享樂的二世皇帝胡亥都聽到了。二世皇帝這才知道事志的嚴重和緊迫,他既狼狽又恐懼,決定拿在關東大地上戰敗的那員戰將楊熊問罪,遂命道:「殺!」

  胡亥自即位以來,如果說處理過秦帝國的政務,那就只有這一樁了。

  皇帝的使臣進入滎陽城,把楊熊拉到城外的野地上,在眾人圍觀之下宣讀罪狀,砍掉了他的腦袋。

  這一勝利不僅使劉邦軍的聲勢壯大,也成為劉邦信任張良的基礎。

  「用兵這件事,只要慎重地反復研究取勝的手段,就一定會打勝仗的。」張良比任何人都明白這一點,對自己的作戰方式愈發有了信心。

  在這次大獲全勝之後,張良又把指揮權交還到劉邦手上。大軍的統帥,必須是舉重若輕的人才能勝仟,張良在這幾個月裡,已經痩得兩隻眼球都突出來了。

  「我很吃力。」

  張良對劉邦說道。劉邦笑容滿面地說:本以為把一切都託付給公,我就逍遙自在了。不過,作為將帥,有那麼多的事要去操心嗎?

  接著又說道:「我只是在馬上打了個盹兒。」

  張良聽到這句話,不禁再次感受到劉邦的胸懷是多麼寬廣。

  「果然不假,沒想到這個人的肚子裡還有這麼一套機關呢!」張良代行主帥大權之後,立即遇上了很多麻煩。因為他是一個自有主張的人,劉邦帳下那些協助他的將領本來各有才幹,可稱得上是群星璀璨,卻為多方揣度張良的意圖而煞費苦心,結果還只能是待命而動,完全失去了根據自我判斷採取行動的主動性。這種弊端在蕭何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蕭何早就名聲在外,在後勤補給和軍政事務方面,其能力都在張良之上。由於張良作戰講究奇正交織、變幻莫測,蕭何往往鬧不清要將糧草送往何處,結果便陷入了並非惡意的怠工狀態,張良每次都要急速派人到後方同蕭何聯繫,以傳達命令和指示,弄得張良疲憊不堪,蕭何也是筋疲力盡。然而,指揮權歸還給劉邦之後,帳下的人們為了彌補劉邦的不足,立即各自作出判斷,在劉邦前後左右充滿活力地行動起來,儘管這些行動有時會發生矛盾,或者違反基本戰略準則,卻不會給全軍帶來不必要的疲勞。

  「由我指揮,一開始會取得幾次勝利,使得士氣大振,但很快就會由於其他原因而使全軍陷入弛緩狀態,說不定還會造成大軍不攻自潰。」

  張良坦率地講出了自己的弱點。應該說,坦率正是'這位軍事家最突出的特點。張良事先讓劉邦明確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可以防止他對自己產生恐懼心理。總而言之,在取得上述為數不多的勝利之後,張良重新回到謀士行列,專心致志地從事他所喜愛的情報搜集工作。

  劉邦本來就是一個目光敏銳的人,在這一點上,他不時有所表現。

  「恐怕會有意外之人最先進入關中。」

  這個情報與北方趙國的單獨行動部隊主將司馬卬的動態同時傳來,劉邦當即採取了一項十分果斷的措施。司馬卬果然顯現出從北方接近黃河,再進入關中的態勢。這種情況本來是有辦法通過外交途徑協商解決的,但劉邦卻火速派出一支部隊搶佔平陰渡口,威脅友軍司馬卬軍隊,以武力阻止其渡過黃河。

  劉邦的主力正在距該渡口甚遠的南方,而且正在南下途中。不用說,南下正是根據張良的建議。劉邦善納張良之言,將其作為新的戰略方針,終於南下攻至現今河南省西南部的南陽城(南陽郡三十六縣的郡衙所在地),只打一仗就把城中秦的守將趕跑了。靠著這場勝仗,劉邦軍一下子就獲得了南陽城的武器和南陽郡一帶廣大地區的穀物,士兵們填飽了肚皮,還補充了裝備,旌旗飄舞,令人眼花繚亂。

  「這回總該可以進入關中了。」劉邦心中有些迫不及待,隨即進行軍事部署,命令全軍開始向西進入關中。戰馬奔騰,士兵們甩開大步。此時,夏日即將過去。

  「西進!」

  張良並沒有聽到這項號令。決定西進之時,他不在劉邦營帳之中,正在遙遠的後方熱衷於搜集情報。得知劉邦軍主力已開始西進,他不禁大吃一驚,立即找來百名壯丁,輪換抬轎追趕劉邦。在張良看來,還是應當繼續南下。

  棄宛城於不顧,將有大害。

  這正是張良最擔心的一點,他連臉色都變了。

  當南陽城遭到劉邦攻擊時,秦南陽郡守以這座城池不宜防守為由,立刻向南方逃竄,龜縮到作為宛縣縣城的宛城,似乎要在這裡閉關固守。劉邦看到這種情形,想起了過去張良曾主張捨棄開封之事,認為這一理論完全適用于宛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