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名家文集史籍歷史學達首頁言情小說偵探推理軍事軍旅科幻小說時尚閱讀
外國名著傳記紀實港臺文學詩詞歌賦古典小說武俠小說玄幻奇俠影視小說穿越宮闈青春校園
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一〇〇


  第十二章 進入關中

  關於劉邦這個人,早先有內藤湖南博士,最近有貝塚茂樹博士,都使用了同一種頗為含蓄的表達方式來稱呼他,那就是"先天造就的中國人"。

  在中國的悠久歷史中,從默默無聞的農民一躍發跡而建立起王朝的,除了劉邦之外,再無第二個人。此外,還有明太祖朱元璋,儘管同樣出身卑賤,但朱元璋的情況卻略有不同,他曾做過流浪的托缽僧,多少有些文化,還能賦詩作文。劉邦這個人卻沒有那些額外的本事,他是從這片大地上土生土長起來的,身上帶有純正的鄉土氣質,不會因為家庭環境的優越和良好的教養而損害或喪失這些富有活力的東西,完完全全是以生就的本色來到這個亂世上的。

  劉邦曾想為自己增添一些後天形成的東西,就像我們提過的那樣,他很崇拜戰國時期可稱得上是魏國貴族兼大俠客的信陵君,很想學一些信陵君的那種獨具一格的俠義之心。此外,他就只能作為一個凡夫俗子來思考和行事了。平日裡,從外表來看,他就跟一個茫然無知的老農夫一模一樣。

  「我所不能的地方,就交給別人去幹。」

  劉邦就是憑這項本事在世上周旋的。他具備世俗人都具有的盤算利害得失的能力,但他把這點功夫深深藏在內心,從不外露。整體上看,他就像一個空空的大口袋一樣虛心。在人們的印象裡,那空空如也的大口袋在一步步地膨脹。當初他作為數百人的首領在沼澤地裡四處逃竄的時候,就是如此這般地虛懷若谷,如今已是數十萬大軍的統帥,反而越發虛懷若谷了。

  劉邦及麾下的各路人馬正在關中高原以東的平原四處轉戰,時而圍城,時而在野外打仗,有勝有敗,卻始終不能輕而易舉地接近關中這個預定的目標。

  張良在劉邦的軍帳之中。

  張良把在舊韓地界苦心經營起來的遊擊戰的指揮權轉交給他人,自己來到劉邦的軍營,而此時劉邦正屯兵開封城外。雖然包圍了城池,但開封的城牆很堅固,強悍的秦兵站在城頭上開弓放箭,劉邦軍無計可施,唯有實行人海戰術,進行長期圍困。劉邦軍是流民隊伍,兵器總在慢慢減少,精巧銳利的兵器則又為秦軍所獨佔。先前始皇帝為了防止被滅亡的六國重新披掛上陣,曾把天下的兵器全部收繳到咸陽,熔化後鑄造成大鼎,此舉對秦軍來說可謂萬幸,但卻苦了劉邦,他們尤其缺乏安在箭頭上的重鏃。

  在當時,鏃已經不是銅一類的軟金屬,而是類似黃銅的那種硬合金,是一種民間無法製造的東西。

  「開封這樣的城池,還是暫先放棄吧!」

  張良勸說劉邦把目光轉向南方。南方的舊韓地界不僅小城多,極易攻克,還有無數與張良息息相關的遊擊戰部隊和探報。張良的策略都是一些常識性的手段,就是運用這些力量使敵人產生動搖,以劉邦的主力部隊將那些小城池逐一攻破,把城裡的兵器奪到手,使攻擊能力逐步充實,再去抵擋敵人的大隊人馬。劉邦簡單地贊成了張良的意見。儘管張良的真正本領還不為劉邦所瞭解,但其中一處奇妙的地方把他給迷住了。劉邦心裡說:這傢伙的表情總是冷冰冰的。

  這並不是在說張良冷酷無情。張良這個人有一副清秀的面龐,任何場合下都不露聲色,真有點像一條蠶食嫩葉的小白蟲子,總是無眠無休地思考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研判雙方的心理,分析雙方的地理及時間等。劉邦心想:這傢伙簡直就是個怪人。正像劉邦所喜歡的魏信陵君那樣,劉邦帳前聚集了不少各類怪人,張良僅是其中之一。「還是讓張良來幹吧!」

  劉邦決定暫時把權力委託出去。一旦委託出去,劉邦就徹底執行,把全軍的指揮權慷慨大方地全部授予了張良。

  面對劉邦的這種慷慨大方,張良也不能不感到驚訝。他本來只是個書本上的兵法家,並不熟悉軍事,根本就沒有自信,然而一下子便被授予指揮大權,整支大軍要以生命與敵人交鋒,由此產生的責任感及沉重感,使得他在數日之間就完全變了個樣,跟身經百戰的沙場老將有了相同的感受。

  張良從開封城外分批派兵南下,讓他們時而分散,時而集結,像拾取落在地上的栗子一樣,輕而易舉地就攻克了在原來韓國地域內的小城。

  不過,落在地上的栗子歸根結底還只是栗子。劉邦帳下的其他將軍都耐不住性子了,覺得張良好像是在浪費時光,幹一些無用的事。既然要與項羽競爭誰先到達關中,那就不允許慢騰騰地在路上磨蹭。

  張良捨棄開封而爭奪南方大片土地。這是要孤立開封嗎?

  對張良抱有善意的人們是這樣猜想的,但這種猜想並不符合實際。堅固的秦城由東到西像念珠一樣排成一長串,開封作為其中的一個,與其他念珠是聯繫在一起的,決非孤立無援。

  張良的目的卻並不在於此。最終的目的自然是攻人關中,但張良一直認為必須先使劉邦軍強大起來,先要繳獲秦的兵器;其次是要攻陷秦兵力薄弱的小城,使士兵產生一種每戰必勝的自信心;還要將秦軍從每座城裡引誘出來,在野外進行決戰,像項羽在北方巨鹿原野上那樣速戰速決,這樣在敵我雙方中都會提高劉邦軍的聲威。

  劉邦軍過去的行動,都只是漂浮在敵佔區上。

  張良一直有這個看法。這樣一來,劉邦與自恃兵強馬壯的項羽軍的差距就越來越大,如果滅掉了秦國,沛公在整個楚軍中的發言權就會小得可憐,日常的戰鬥也就難以進行了。看到劉邦軍比項羽軍要勢單力薄,秦軍反而會振奮精神,士氣高漲,以盛氣淩人之勢攻打過來。正因為如此,很多時候,本來可以不敗的戰鬥也失利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