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七七


  章邯下定決心,毅然決然地將邯鄲重重包圍,並為此出動了遠遠超出所需數量的大軍,只在一個地方開了個口子。

  這個時候陳餘還在其他地方。只有張耳侍奉趙王,握有一支守備部隊待在邯鄲城內。

  張耳也好,陳餘也好,不管叫什麼名字,他們都曾經在戰國末期當過說客,現在仍未擺脫說客的限制,都很缺乏戰場上的經驗。當他們重新確定出歷史上趙國的版圖時,也不是靠武力,而主要是靠政治謀略和口舌之功,因此,他們頗為自鳴得意地說:「不戰而獲舊趙之三十餘城邑。」

  張耳望著秦鋪天蓋地的黑色旌旗,首先考慮到的是打仗毫無意義,他首先說服自己,再費盡唇舌地說服他人,擁著趙王向北望風而逃。這種結果早已在章邯的算計之中。」他們大概是要逃進北方的巨鹿。」

  章邯作出預言,立即分三批向北派出大規模作戰部隊。這批北上軍隊的第一支部隊叫上軍,率領上軍的上將軍就是以智勇雙全聞名的王離,其次是由以勇猛著稱的蘇角率領的中軍,再次便是由秦尚為諸侯國時遺留下來的老將涉間率領的殿軍。

  章邯特地將主力部隊留在身邊,駐紮在城內,並讓邯鄲二十幾萬居民全數搬遷到一個叫河內的地方。

  「不殺。」他要秦兵徹底執行這條命令,消除市民對這方面的不安,差不多只用兩天時間就把邯鄲變成一座空城,又用士兵加上徵集來的民工共幾萬名勞力,把所有城牆悉數毀掉。

  他終於將邯鄲徹底鏟平了。

  可以說,章邯的做法確實是夠徹底的。

  順便說一句,現在的邯鄲已是一座有近四十萬人口的城市,但其重建的時間卻要從漢朝時算起。趙那個時代的邯鄲位於現在邯鄲城以南四公里的地方,地名叫做"趙王城"。現在仍然保留著當年那一大片土城遺址,只是章邯毀掉的許多地方已經變成了荒野。

  巨鹿這座城市,在邯鄲東北大約一百公里外的地方,可算是處在華北平原最中心的位置。

  巨鹿附近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肥沃之地。巨鹿城作為農產品的集散地,或者說作為一處官府所在地,一直以來就很繁榮。秦帝國建立後,又將管理大片地區的"郡"官衙設在這裡,巨鹿便成為附近一帶越來越重要的城可以說是一個大都市。

  趙王和張耳逃到這裡不久,章邯手下的上將軍王離等就追上來,將整座城池團團圍住。

  張耳只好緊閉城門。

  「巨鹿兵多糧足,不會被攻陷的。」

  張耳安慰趙王,又向四面八方急速派出密使請求支援。對各路反叛勢力做這種求援的工作,本來就是身為策士的張耳的拿手好戲。有關這一歷史時期各地的反叛勢力,《史記》裡有過簡潔的表述。

  相立為侯王,合從鄉西,名為伐秦,不勝數。

  首先指出胡亂擁立的侯王多得數不勝數,其次指他們彼此之間合從(即合縱,指建立同盟),最後講他們都口口聲聲高喊"伐秦"。

  最後一句話裡很可能包含著作者對事態的一種諷刺。在諸多胡亂自立的侯王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在秦勢力鞭長莫及之處,為貪圖一時的痛快和欲望而當上侯王的,各種反叛勢力所共同標榜的"伐秦」,實際上已只是一塊招牌,說穿了,統統都是在牟取私利而已。

  所謂合縱,在當時已是一個為人們經常使用的十分熟悉的用語。到了戰國的後半期,只有處在邊境地帶的秦強獨大。中原六國(韓、魏、趙、燕、楚、齊)便結成了攻守同盟,六國的地理位置是由北向南縱向連接在一起的。合縱指的就是這六國的縱向聯合。儘管這是一個大的歷史時代背景下的外交用語,但在秦末那個年代,諸多勢力還都處在一夥夥流寇自成一體的階段,彼此之間竟然能夠頻繁使用這一用語,則正是秦軍與六國各軍事派別之間對抗局面的真實寫照。

  「出於合縱的緣由,各地的王侯肯定會派兵來的。」張耳安慰趙王說。在張耳看來,這才是正中要害。只要其他各諸侯國能踴躍派兵到巨鹿平原,與秦之間最後的一場大決戰就將在這裡發生。」我們這些人就等於成了捕獲強秦的活誘餌。」張耳說。確實,張耳等人所在的趙只是一個弱國而已。然而巨鹿城有一項很有利的條件:儲有足夠吃上幾個月的糧食。只要堅守住城門,就始終會是秦軍垂涎的目標。張耳的惴惴不安與偷偷高興的心理,就正是建立在不用自己精心策劃,即可成為吸引秦大軍的誘餌這一點上。秦章邯喜歡集中大規模兵力作戰的方式,很可能會將全部兵力都投入到巨鹿平原來。秦就會將其在大本營關中盆地的補充兵員全部出動,章邯這支龐大的征戰隊伍就變成了秦的全部武力。倘若在這裡將章邯軍徹底擊潰,不消攻人秦都咸陽,秦帝國就會徹底垮掉。

  「這就是我們心甘情願充當倒秦誘餌的原因。」張耳仍在對趙王做說服工作。

  「由此一戰,巨鹿的名字很可能會流傳到遙遠的後世呢!」張耳還補充上這麼一句。只是要想成為誘餌,必得有援軍到來方能成立,否則便只能算做一座孤城。

  張耳外交本領很高。當他向四面八方派出使者之際,即已作好了預案,特別向各方勢力闡述了巨鹿之戰的重大意義。就是說,如果巨鹿被滅掉,楚、魏、齊都只能危如累卵般,落個被各個擊破的下場,因此對各國而言,這也是一場生死存亡之戰,諸如此類對各種勢力既勸說又恫嚇的言辭自然也不會忘記。具有外交本領的張耳的確是忙得團團轉。

  秦的章邯將軍對這場巨鹿之戰的意義,也與張耳有相同的感受。只不過站在章邯的立場,他所作的解釋卻與張耳所設想的剛好相反。那就是以巨鹿作為誘餌,把全部反叛軍都集中到這座城外來,然後以排山倒海之勢一舉將其徹底擊潰。秦的禍患由此一戰即可徹底根除,二世皇帝以後肯定可以盡享升平之樂了。

  「此次巨鹿之戰將會成為秦的最後一戰。」章邯心裡得出這樣的結論。

  當完成對巨鹿城的包圍時,章邯親率主力大軍到達戰場,將大本營設在巨鹿以南一個叫棘原的小城(河北省平鄉縣附近),對前線實施督導和鼓勵。

  「要從長計議。」

  章邯對王離等人囑咐道,「要讓巨鹿吃不上糧食。」秦軍本身也有弱點,就是無法從關中補充更多的新兵。章邯為此很擔心士兵受到損傷。

  「必須注意士兵的生命安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