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
五一 |
|
「秦的那幫小官吏,竟敢不把我放在眼裡!」 召平總是發出這種牢騷。他的不滿雖說與那些被秦的勞役和重稅壓得喘不過氣來的庶民很難有共同之處,卻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廣陵的縣令也不夠聰明,若是能把治理該縣的問題拿來跟他商量商量,或偶爾在縣衙裡隆重地接待他一下,隨便閒聊幾句也就應付過去了,誰知秦的官吏既沒有這種風氣,也從來不會做這種事情。 官員與一般平民接觸這類事情,在中國這片大地上也被稱之為"德"。 德就如法的死對頭一般,身為秦的官吏,那可不是該採取的態度。召平有時也到縣衙去陳述一些意見,比如說老百姓實在是太艱難了,能否給減免一些勞役等等,豈料縣令根本不予理睬。召平心中的不滿 已從只為一已之私發展到為民請命,並對整個秦的暴政憤憤不平的地步。他曾說過:天意早已背離秦朝了。 心中甚至在想,秦朝崩潰對百姓來說只有好處,儘管如此,他還沒達到要去發動百姓的程度。召平的教養使他與庶民之間還有距離。當然,若說他是清高的書呆子,也未必完全正確,他就經常揮動鋤鎬種田種菜,真是個與眾不同的人物。他喜歡對事物究根問底,所以對農事也很有研究,他種的蔬菜就比哪個農夫的都要好。」召平是務農的一大名人。」 甚至有過這樣的讚譽。至於召平自己,則總是說:百姓太憨了,不動腦子。 他有時還說,為什麼百姓不到我這裡來求教呢?確實,召平種出來的瓜又大又甜,裡邊的穰把皮都給脹得溜光閃亮了。 說起來已經是後話了,即便漢朝正式建立以後,他也仍是一介農夫,住在關中的長安城外,潛心於甜瓜的種植。他種出來的瓜確實很出色,受到人們的普遍歡迎與重視,還借用其曾當過亡秦東陵君這一事實,將這種瓜命名為"東陵瓜"。多年以後,據說當時的漢丞相蕭何確曾多次到召平的茅草屋去拜訪他,從治國的大政方針到如何明哲保身的切身利益問題,都交談了很多很多。 「召平這個人,當一國的宰相綽綽有餘。」 聽說蕭何曾作過這樣的評價,而且,召平還可以說是一位萬能之人。不過,實事求是地講,處於如此亂世之中,還要帶領那麼多人,他實在是不具備這個條件。 「就交給我好了。」 類似這種亂吹牛皮的大話,召平是死也不會說出口的。 儘管如此,他畢竟還具有一種類似使命感的做人準則,那就是:「只要能拯救廣陵城,讓我幹什麼都成。」 逢此亂世,那些頭領們也真是千奇百怪,各具特色。 召平就正是其中的一個典型。 陳勝舉兵,各地先後發生叛亂,廣陵也開始動盪。召平不失時機地企圖佔領廣陵,以失敗告終。 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有人聚集在他的手下。縣令那邊則趁勢想把他抓捕歸案。總而言之,從一開始就出師不利。 不得已,他只好帶領五十多名親兵聞風而逃。這些親兵的有趣之處在於,從頭到腳都武裝得整齊劃一,十分清爽漂亮。他傾家蕩產,統一製作了軍裝,不想讓人將自己的親兵誤認為流民;還有一層更為深遠的用意,即日後合併到陳勝那裡時,縱使人數再少,也要軍容整齊儀錶堂堂,才不至於被人輕視。他雖然疏於具體事務,但在此類細微之處卻很會動腦筋,如此周到的準備工作,實在是萬無一失。 他抱著投奔陳勝軍的目的逃出廣陵,在各地流浪了一段時間,不過對於這位有教養的人來說,流浪的負擔實在是太重了一點。流浪就意味著必須進行掠奪,他很不心甘情願,然而不掠奪就要餓肚子,還會受到其他流寇團夥的襲擊,又必須與其戰鬥。向陳勝所在的地方靠攏,真是難而又難。 就在這段時間,秦官軍已經壯大到函谷關以東地區,所到之處,陳勝軍被擊得潰不成軍,因此,召平的這支小小隊伍就像漂浮在漩渦上的樹葉一樣,完全失去了行進的方向。孤立無援就意味著所有的人都要挨餓。 「吳中(現在的蘇州)有一位亡楚名將項燕的子孫領兵造反了。」 此時傳來了這個消息。進一步搜集傳聞,知道項燕之子名字叫項梁,是一位有勇有謀的人物。 「難道真的是項燕將軍的子孫嗎?」 召平又進一步打探,似乎是確有其事。 「還是到項梁手下去。」 他終於下定了決心。他們原本在揚子江北岸。面對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難以逾越的滾滾長江,他跟那些死心塌地的親兵一起乘著一批小船劃了過去。對岸就是吳的故地,是一片江南的廣闊天地,連種族都被認為不盡相同。 召平的事我們暫先放下。現在來說說項梁。 他在群雄之中比任何人都要高明,輕而易舉地在政變中獲得了成功。斬掉吳中縣令的首級,控制住整個吳縣,進而又控制了全郡。不用說,郡乃是由若干相鄰的縣連在一起組成的、面積很大的行政區域。就項梁他們的情況來講,指的就是會稽郡。殺死郡守後,項梁當上了會稽郡的郡守。這些事轉眼之間就大功告成。 「最近聽說項梁君是郡守啦!」 會稽郡的人們事後才知道這件事。項梁完全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一級行政組織的核心給打碎的。 項梁的有趣之處在於,他不獨立稱王,而是單純地、原封不動地沿襲秦吏制上的名稱,還是叫郡守。 說來是有點與眾不同,但一想就會明白,在江南地區,還不如索性就用秦的機構來向百姓下達命令,這樣也許更符合民情。這一帶原本是戰國時期吳越的故地,之後才併入亡楚版圖,語言上也跟楚語略有不同。作為一個整體來講,吳越人是很剽悍的,但就單獨的個人來說,則又像綿羊——他們對上司的命令既忠實又順從,性格上的這種共性,項梁是很瞭解的。 「在這種時候,不宜耽擱時間。」項梁心裡在考慮這個問題,「應該像兩個車輪在轉動。」項梁說。相當於副將的侄子項羽,就是為此而存在的。」項羽呀,你把江南全部輾平,讓他們統統歸順過來!」項梁向侄子下達了命令。侄子在江南縱橫馳騁,累死了幾匹駿馬,終於將之全部平定。 項羽統領的人馬已達八千。供應他們要吃的糧食,稻米之鄉的江南肯定是綽綽有餘的。」不可性急。」 項梁在想。渡過揚子江,北面就是流民的漩渦,縱使一路斬殺過去,也很難籌措到軍糧。還不如暫時留在江南,將這裡先變成項氏固若金湯的基地,還可以將老百姓馴服得服服帖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