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四四


  比如,在秦以前的戰國時代,各國社會都很動盪,以下犯上屢見不鮮。

  可是,唯獨楚沒有這種現象。

  在亡楚故地,世襲門閥依然在政治與軍事方面佔據主導地位,這件事在中原是不可想像的。

  而且楚人還把那些門閥稱之為"世族"。同時給予了非同尋常的尊重。其中有些家族聲望最高,比如楚之悲劇性的偉大詩人屈原所出身的屈氏,即屬￿此種類型。還有景氏、昭氏這些家族,也與屈氏並肩成為主導楚政治軍事的名門望族。楚名將項燕所出之項氏家族,與上述三豪門相比,規格則略遜一籌。儘管如此,當陳勝舉兵之時,吳廣仍冒名為"項燕"。

  這不僅是因為項燕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名將,還能和楚地仍具現實影響力的門閥威望緊密聯繫在一起。

  話還得說回來,在陳勝軍控制陳都城這段時間裡,吳廣頭上的光環已經完全消失,人們終於明白,原來他只不過是陽夏(河南省大康)的一名普通農民而已。身在居巢的范增,自然也有多種混亂不一的此類訊息傳進耳朵。

  「在居巢,只有範增瞪大眼睛在觀察時局變化。」人們都這樣傳說著。然而,範增畢竟還夠不上「坐鎮一方」的地位。一旦發生什麼事情,人們都到範增跟前來討個說法。他也許相當於一位市井智者。

  陳勝起義之後,範增家中開始有一些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進進出出,連被稱為當地代表的父老們也一樣,經常前來討教居巢該如何行動。

  「最好先觀察一段時間,看陳勝究竟想幹些什麼。」範增如此說道。

  「范老先生恐怕也是上年歲了吧?」

  人們對範增的沉著冷靜頗有些不安。

  其中有人對範增的這種冷靜態度極不耐煩,表現得異常興奮。

  「他們大多數不都是楚人嗎?他們正是為興楚才奮起反抗的。難道不應該將他們看成是純粹的楚軍嗎?」

  就是說,我們也不應該袖手旁觀,也應該去從軍。

  「果真是純粹的楚軍嗎?」

  範增犯尋思了。他始終在仔細觀察陳勝有幾分成功的把握。「陳勝會真心實意地把楚人團結起來嗎?他究竟有沒有這個打算呢?」比方說,具有亡楚國君血統的人都躲在深山曠野裡。儘管秦的官吏們並不知曉,但秦人中消息靈通的人還是知道的,瞭解他們都是哪些人,還有誰在什麼地方當了村野農夫。如果陳勝也真有這個心思去找,其實並不困難。

  「關鍵是陳勝會不會這樣做。」範增暗中一直在想這件事。

  話雖這樣說,範增並不是一個落伍分子,還不至於一心想復辟舊的諸侯王國。

  他只是想讓楚人實現團結與聯合,認為有必要找到一個核心,使楚人凝聚在-起。說到楚人的具體情況,他知道只有打亡楚王族的旗號擁戴一位王出來,方能有效地將楚人凝聚在一起;他還清楚地看到,凡不採用此種良策的勢力,都必將失去楚人的支持。依範增的結論,既然倒秦者非楚莫屬,得不到楚人支持的造反者是不可能將秦打倒的。

  「陳勝會不會尋找楚王的後裔呢?」

  範增認為,這才是陳勝能否獲得成功的關鍵,否則,陳勝是根本不會成功的。他不想把本鄉子弟送到根本不會成功的陳勝那裡,不想讓他們在潰不成軍之時暴屍荒野。

  然而,身在陳城的陳勝卻根本沒有想過這件事。

  他也自有打算,既然已經有了這麼大的版圖和勢力,就不再滿足于當一支魚龍混雜的農民起義軍的頭頭了。話雖這樣說,若還像先前那樣,自己詐稱是扶蘇,吳廣冒充項燕,顯然已經行不通了。

  他很想乾脆稱王。

  王制早已被秦所否定。不過,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的人們並不習慣秦的郡縣制,反倒強烈懷念課稅少的王制時代,即便陳勝當上王,除了秦的官吏以外,也不會有人覺得這是逆歷史潮流而動。

  只是,王必須要得到民眾的擁戴。

  他把代表陳城民眾的父老們叫來,向他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我本人今後該怎麼辦呢?」

  不用說,這是在作暗示性的引導。父老們都齊聲說道:「將軍親披甲胄,拿起武器誅滅暴秦,已重新建立起楚的社稷。從這些功勞來看,將軍當然應該當王啦!」

  在這種場合,按該民族的習慣,就像劉邦也曾做過的那樣,本人一般都會以自己無德、不是那塊材料為藉口,來推辭一番,此類做法早已成為一種固定的模式。

  誰知陳勝卻一下子就接受了。

  這有兩種可能,一是上述模式還沒有從中原傳到楚去,二是陳勝所受的教育有限,還沒有將上述模式練就成自己的修養,看來很可能是後者。

  陳勝熱熱鬧鬧地即位了。國號稱為"張楚"。

  不直接稱"楚」,可能是陳勝雖迫不及待,但也有心虛之處吧!所謂國號,比如像夏、殷、周,或者趙、魏、楚,還有秦,一般都是用一個字來表示。用兩個字的不是漢民族正統的國家,而大多是周邊的所謂蕃國對中國有所顧忌,或者說是由中國方面隨便挑出來才使用的。後代的朝鮮、吐蕃、南詔,或者月氏、烏桓、大食等可能都屬￿這種情況。

  在居巢當地聽到這一消息,範增當即吃了一驚:「當了王啦?」

  繼而想道:「陳勝也就到此為止啦!」

  這期間,他又聽說在南方長江(揚子江)下游的吳地,項梁和項羽已經揭竿而起,範增便著手收集這方面的信息。

  不久,他就瞭解到他們是楚名門望族項氏之後。「這兩個人也許會有所作為的。」

  這樣想,是因為只有項氏才可能理解自己的建議。即使找遍千山萬水、林間草莽,也要找到楚王的子孫,如果將其推舉出來並立國號為"楚」,肯定會凝聚成一股滅掉秦的強大力量。

  「只要做到這一點,秦就必將垮臺。」範增心裡在想。

  項梁這個人,值得一教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