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
二七 |
|
第四章 舉兵 「說起世人的一面鏡子,也許指的就是蕭何這樣的人哩!」 沛縣人都眾口一詞地這樣說。 這位小個子男人本是農民之子,出生在沛縣一個叫豐的地方,因其精於文字和計算,故而成了縣衙裡從當地錄用的一名小吏,很快就熟練地掌握了吏務,成為沛縣不可或缺的官吏。 沛人對擔任縣吏的蕭何,只有兩個印象。 「阿何的下巴底下該不會發黴了吧?」 人們甚至這樣說他,因為每天都見他俯身坐在官舍昏暗的一角,用小刀子削好木簡或竹簡,再把文字刻上去。 另一個印象是,有當地人來告狀時,他那雙小眼睛睜得大大的,傾聽訴狀的姿勢。 「這時候,阿何的兩隻眼睛就像小孩子那麼好看。」 人們都這樣說。儘管他話不多,但對別人的話聽得很仔細。 蕭何也許天性就喜歡幫助人,就願意保護別人。看來他根本就沒有什麼飛黃騰達的欲望,他好像有一種情結,認定自己生來就是要保護故鄉這塊小地方的鄉親們的利益。可以說,沛人都尊敬蕭何,在人們心目中,他極其自然地有了很高的聲望。 只是蕭何從不賣弄自己的聲望,其秉性更是過於誠實。正因為誠實得過了頭,反而淡薄了他的形象,縮小了他的影響。 「只要沛衙門裡有阿何在,我們就放心了!」 人們都這樣想。從這個意義上講,為沛縣上上下下所信任的人,再沒有誰能比得過蕭何了。 就是如此受到信賴的蕭何,竟然會庇護被稱為無賴的劉邦,有時庇護得過分,看上去甚至真的將劉邦當成了兄長。對於年齡相差無幾的劉邦,他有時也會像見到本家伯父一樣必恭必敬。這大大抬高了劉邦的身價。 為什麼蕭何會做出這些舉動呢? 「劉季(劉邦)固多大言,少成事。」 前面我們提到過的蕭何對劉邦的這個評價,就是曾對呂公流露出來的那句話。這應該是蕭何對劉邦的真實看法。在蕭何當上漢帝國的丞相之後,這句話仍長時間地流傳在沛城人的嘴裡。又過了好多年,當刑餘之人司馬遷來到沛城,在俚人之間取材,四處走動時,仍能聽到這句話。司馬遷以幾近口語的形式,將這句話原封不動地寫進了文章之中。 「愛講大話、一事無成的無賴。」 儘管蕭何心裡對劉邦是這樣評價的,然而他還是認為:「此人並不可憎。」 由於有這麼一種看法,即使劉邦不斷地犯上一些小小的罪過,他也一直加以庇護。蕭何對劉邦的這種淡薄的好意,是從什麼時候才變得積極主動起來的呢? 「劉邦雖說沒有值得稱道的德,但還是有一點點無與倫比的可愛之處。這一點,難道還不值得作為難能可貴的長處加以重視嗎?」 蕭何內心開始有了這類想法。他認為,可愛之處正在劉邦身上閃閃發光。這閃光會愈來愈大,愈來愈亮,具有將一切都遮蔽住的力量,可以掩蓋住劉邦的無德與無能。在中國這片大地上一向重視德。有德者即有吸引人的魅力,會受到人們的推崇,有時還會被當成神一般加以信仰,結果此人就會形成一股勢力。這個時期的劉邦,恐怕很難說是德者吧!若說德者,可能還是蕭何本人更接近些。不過,劉邦所有而蕭何所無的,正是那一點點可愛之處。 現在我們要說到一位叫夏侯嬰的人。他複姓夏侯,名嬰。也出生在沛,剛開始時是縣衙馬廄裡的雜役,蕭何很看重他,將其提拔為手下的小縣吏。此人後來當上了漢的汝陰侯。 這個人老早就迷上了劉邦的可愛之處,「大哥大哥」地叫個不停,像一隻小鴨子似的跟在劉邦的身後,與葬禮上吹簫的周勃等成群結夥地圍在劉邦的身邊。有一次蕭何問他:你為什麼老是跟著劉邦?夏侯嬰考慮了一會兒,說:「沒有我,劉大哥就只是一個呆木瓜。」 這一次蕭何才醒過味來,發現了劉邦的可愛之處。 「劉邦這個人,果然有這樣的本事嗎?」 蕭何準備從這方面來觀察一下劉邦。 終日遊手好閒的劉邦,整天到縣衙辦公的地方來玩。夏侯嬰等人就把工作撇到一邊,跟劉邦在一起嬉笑打鬧。看到這種完全孩子氣的表現,根本不會想到雙方都是絕頂聰明的人,而大半會想: 「嬰所言劉邦的可愛之處,難道就是這麼回事嗎?」 蕭何實在不願再看下去了。 有一回,劉邦在縣衙裡把劍拔了出來,自然是開玩笑,比畫著到處追趕夏侯嬰。嬰嘻嘻哈哈地到處躲避,又戲耍著要奪劍,劉邦笨手笨腳地把劍劈到了小兄弟嬰的身上。 ——劍劈官吏。 如果是這樣,草民劉邦即是死罪。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