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項羽與劉邦 | 上頁 下頁 |
二〇 |
|
劉邦也好,他的小兄弟們也好,抑或是沛城酒館裡的那些夥伴們也好,全都相信從這一輝煌體系中推導出來的真理。人類之後也曾創造出許多新的體系,並始終堅信不疑。絕大多數體系都以謊話連篇作為基礎,因此,為了不使人認為是謊話連篇,就需要在此基礎上構築的體系盡可能地精密完美,人類的智慧也就為此消耗殆盡。如果有人膽敢懷疑劉邦不是凡人,那麼,這個人就成了當時被奉為真理的陰陽五行說的敵人,畢竟對抗真理的人是要被稱為賊的。 而且,這一理論還有不可或缺的確鑿證據,那就是劉邦的一張臉。 「那可是龍臉。」 盧綰等小兄弟們到處去講。他們是發自內心地相信。他們本是一群渣滓,是無賴,是小偷,但同時也是生活在秦苛政體制下的弱勢群體。至少他們是想從自己擁立的頭領身上找出某種神秘之處,以求得內心的安寧,對於這些並無賴以生存的土地的人來說,尋求此類心理安慰實屬人之常情。不過話還得說回來,劉邦的臉還真的與龍有點相似。 他眉骨突出,呈圓弧狀。整個臉中部高,鼻樑隆起,鼻尖垂直,鼻翼肥大且伏向兩側,這副模樣看上去就是舒服。龍的臉嘛! 可是,有誰見過龍的臉究竟長什麼樣呢?人們都說,若想知道龍的樣子,就去看劉邦的臉吧。當你聽到這話時,一定會覺得像遭到雷擊一樣。劉邦的鬍鬚也很好看。龍的鬍鬚跟鯰魚差不多,但遠比鯰魚要長,像牛尾巴一樣堅韌,如馬腱子製成的鞭子一樣柔韌。劉邦的鬍鬚具有一種異樣的美,若以這種心理去觀察,或許看上去就是那麼回事了。 總之,受沛城地痞無賴吹捧的這個男人的一張臉,就是龍顏。他沒有想到的是,一連串的幸運接踵而至,後來還當上了這片大地的皇帝,正因為如此,直至年代久遠的後世,皇帝的那張臉都要美其名曰「龍顏」。 劉邦不僅賭博,還跑到遠處去幹盜賊的勾當,回到沛城以後,他卻把得來的東西全部分給大家。不過,大部分時間,他還是因為沒有正當謀生手段而身無分文,即便如此也還是饞酒喝。他常說: 「小孩子要吃奶,大人們要喝酒,這兩樣都是幫人長大的東西。」 當時的酒帶有乳白色,酒精成分很低,不喝到馬飲水那種程度是不會醉的。 在沛城的酒館中,劉邦最愛去的是王媼和武媼的這兩家小店。大多數情況下都是身無分文地閃進去,喝個酩酊大醉,根本沒有付帳的意思。在當時,酒館一般都是年底一併付帳的,可劉邦硬是連嘴上都不說一句要付。 ——這討厭鬼又來了。 起初,王媼和武媼心裡都在這麼嘀咕,可沒過多久就知道真是太划算了。每次劉邦一到店裡,馬上就傳到城裡喜歡劉邦的人和地痞無賴們的耳朵裡,他們隨即搭幫結夥地紛至遝來,轉眼間店裡就客滿了。並不是劉邦叫他們來的,而是因為他們景仰劉邦,以能坐在劉邦下座喝上一口酒為一大快事。 劉邦雖不是目不識丁,卻與之相去無幾。 他不學無術,根本就沒有什麼可垂教之處,特別是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知之甚少,無法提供可成為經商秘訣之類的商品市場行情,再進一步說,他根本就不善於跟大家坐在一起聊天。 劉邦只是坐在地席上,往大碗裡倒滿磨米汁一樣顏色的家釀酒,不時地用兩手捧著喝上幾口而已。 看上去,人們似乎只要待在這位劉邦的身邊就心滿意足了。大家一杯接一杯地起身去買酒,端回到座位上,彼此講一些感興趣的話題,喝完了再去買。劉邦只是眯起雙眼望著這一切。就他們來講,只消讓劉邦看見自己就很高興了,酒桌上就顯得充實了。劉邦也熱衷於不著邊際的話題,他一旦有什麼事離開之後,店裡一下子就變得冷清下來,人們也都興致全無,頓時散個精光。 有時劉邦半路上又返了回來。 「啊——」 人們歡聲四起,趕緊簇擁著讓他坐到原先的上座,大家退回去繼續喝酒。劉邦舉止粗俗,稍微醉一點就要枕著胳膊躺到席子上,偶爾動起肝火來,還要衝著其中的某個人大罵髒話。所用的髒話簡直無與倫比,語氣卻反而顯得很親熱,被罵的人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感到受傷害,在座的人則全都咧著嘴笑得前仰後合。要說劉邦有什麼本事,或許這就是他唯一的本事。 劉邦走在沛城街道上的時候,也極少是孤獨一人。盧綰就像一條小狗似的總是跟在他身邊。 還有大塊頭的樊噲經常緊隨其後。說起樊噲,從劉邦歷經挫折當上漢王,到最終成為皇帝,他一直都在為劉邦出力。起初他是一支小隊伍的頭頭,很快就成為漢軍將領,最後被封為舞陽侯,死後獲諡號武侯,不過當時還只是沛城裡專賣狗肉的一介屠夫。當時,狗和豬羊一樣,都是供人食用的。劉邦的夥伴大都靠來歷不明的錢財過日子,而從事正業的也許就只有樊噲這號人物了。樊噲始終抱有簡單明瞭的倫理觀念,不喜歡耍小聰明,平日裡沉默寡言。他力大無窮,剽悍無比,加上劍法超群,可說是一員天生的猛將,為劉邦而死更是在所不辭。 樊噲曾經說過:「哪個傢伙膽敢對劉大哥動手,就是尋遍九族也要給他大卸八塊!」 可以說,劉邦在沛城沒被討厭他的勢力給害死,原因之一就是總有樊噲跟隨左右。 只要有這二人從外面經過,家家戶戶都會搭上一句:「到哪兒去呀?」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