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新選組血風錄 | 上頁 下頁
一二三


  「咳,這事到我這為止,我可不能跟隊伍說什麼。」

  永倉就是這麼個人。

  新選組正是因為永倉這樣人的存在,所以才會放任阿部投奔向伊東一派,而不加阻止。

  此後,按照新選組的年譜

  此年(慶應三年)十一月十八日,伊東甲子太郎在油小路被新選組暗殺。

  關於這兩派的血腥屠殺,筆者已經在其他文章中敘述過了。

  阿部十郎,在伊東被暗殺的當天早上。

  「我要出去打頭野豬,大家等著我啊!」

  他拉著同屋的內海二郎架著土槍清晨就離開了月真院的屯營,兩人在山間溜達了一天,可惜連根野豬毛都沒逮到。兩個人回到屯營時已是十九日的拂曉了。

  兩人聽到了伊東,及多數同志的死訊,立即趕往現場要替伊東報仇。可是他們的其他同志已經趕往現場,殺得血流遍野昏天黑地,兩人結局只能望洋興嘆了。

  阿部只好投身薩摩藩的門下。

  薩摩藩和常州藩不同,缺少「孟嘗之風」,他們對投在門下的浪人,並不熱情。不過此時的薩摩藩已經暗下決心要和幕府開戰了,所以薩摩藩對有特殊才能的阿部特別禮遇。

  伊東一派的漏網之魚筱原泰之助,鈴木三樹三郎,內海二郎,富山彌兵衛,加納道之助,佐原太郎,都歸薩摩藩負責接待浪人的中村半次郎(後來的桐野秋利)管理。

  一行人在薩摩藩邸接受了密尼埃自動槍,及洋式戰法的訓練。可沒學多久,京都的形勢突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伊東被暗殺二十幾天之後的十二月九日,皇室跳過幕府發出王政復古的大號令。十二日,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率領親幕府的會津、桑名、藤堂等藩離開京都,撤到了大阪城內。

  新選組作為德川慶喜的親隨護衛,理所當然地進了大阪城。按照幕府軍事的分配,他們自然被配置在伏見奉行所附近。

  十幾天之後,就是新年了。

  幕府在這段時間養精蓄銳,然後打著「親君側」的旗號,向京都開始了征伐。

  薩長聯軍在京都市街南面佈陣,最前線的陣地就設在伏見禦香宮。

  中村半次郎率領著阿部十郎等伊東派殘黨,也來到了禦香宮。

  禦香宮是座古神社,它所供奉的神靈是伏見附近一帶的保護神。據說禦香宮內有一眼上古的清泉,泉水帶有異香,有人患病喝了它就百病全消。這種信仰貫穿了整個德川幕府時期,神社也越造越大,境內老樹森森,周圍的城垣赫赫,外面看上去簡直就是一座城堡,以此作為防衛據點再合適不過。

  可是禦香宮的南面,就是幕府最前線基地——伏見奉行所的兩間高的土圍子。禦香宮的南牆和伏見奉行所的北牆相距不過二十米。

  等戰事一開,這成了交戰的焦點。

  伏見奉行所內有二百五十名新選組隊員,還有將近千餘接受過法式訓練的幕府士兵,及教導隊。

  阿部十郎配屬在禦香宮的薩摩軍隊的火炮陣地上,在那裡他發現了一種自己從沒看見過的火炮。

  「這是什麼?」

  阿部興致勃勃地撫摸著炮身,薩摩部隊裡負責火炮的軍官熱情地向他說明:「這是四斤山炮。」

  阿部朝炮膛裡一看,炮膛內部刻著清晰的膛線。薩摩軍官說膛線可以在發射時讓炮彈旋轉,這不但加大了射程還提高了命中精度。經薩摩軍官一點,阿部立即明白了。

  薩摩軍隊在文久三年經歷了薩英戰爭,他們已經知道了自己軍隊的火炮劣勢。當時薩摩藩在沿岸佈置了八十七門大小火炮,這大概是日本全國最強的炮兵部隊了。不過這支部隊裝備的都是荷蘭的舊式火炮,和現在新選組使用的火炮一樣類屬舊式青銅滑膛炮,炮彈也是舊式的圓頭、燒夷等老式炮彈。所以戰端一開,沒等薩摩藩開火,七,八十門大炮就被英國艦隊的阿姆斯特朗大炮一一點名,連個像樣的反擊都組織不起來。

  正因如此,現在的薩摩藩的火炮已經全部換成了新式火炮。

  「這些都是我們薩摩藩自己製造的。」

  薩摩軍官顯得異常得意,當然這不是薩摩發明的,而是薩摩藩根據法國四磅山炮進行仿製的。

  這一切對元新選組炮術負責人阿部十郎來說,實在是太新鮮了。

  比如,新選組的大炮如果要做遠距離射擊,一定要提高仰角。不過因為笨重的炮身,要完成這個任務,就必須找個斜坡做支撐才能完成任務。

  因此需要依靠調整發射藥數量多寡來決定射程遠近,要射擊近距離目標少裝些火藥,要向射擊得遠些就多裝些火藥。這項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就相當困難,而且即使一個熟練的操炮人員,在調整裝藥量手機上花的時間也相當多。

  眼前的薩摩大炮上裝著調節射角專用標尺,標尺上有指針,只要按照指針的指示,就可以很快知道自己火炮的俯仰角度了。

  「了不起。」阿部十郎長歎了一口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