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新史太閣記 | 上頁 下頁
一四二


  第二十五回 封關白賜姓豐臣 收家康成就霸業

  最近,秀吉一直在活動,宛如在一個大舞臺上跳舞,他的動作始終是從容的。雖說從容,但是兩條腿沒有在一個地方多停留。從美濃到京城,從京城到大阪,眨眼又踅回美濃 ,突然出現在伊勢大道上。他象一股飄忽不定的風,悠悠然來去無蹤。

  假如把和家康的對峙稱作"尾張戰線",秀吉仿佛將此事忘記了似的。極力裝出一副尾張戰線和家康實在不足掛齒的表情。

  如果說這一時期,三河太守德川家康的主題是決鬥,那麼秀吉的主題卻不是斯殺而是一統天下。

  統一天下的大業是多麼壯麗的事業啊!嚴格地講,自從盤古開天地,可以說日本列島一次也沒有真正統一過。鐮倉幕府,足利幕府的政權是曖昧的,實質上是地方割據勢力的聯體 。秀吉正從事著一項史無前例的統一日本政治經濟的偉大事業,按照秀吉的設想,他要以大阪為一大物產市場,把各國的大米等物產集中到這兒,設定市價,然後運銷各國。在秀吉進行的各項事業中 ,繁榮經濟最富有歷史意義,最光輝而壯闊。一旦成功,即可確立貨幣經濟,消除各國物價的懸殊差異,即使遇到災荒,也不會再產生一國一地沒有粒米的狀況 。然後,他可以積極地興辦產業,使日本的物質豐富起來。

  秀吉讓石田三成等人主管經濟等事物,三成為實施新時代的經濟考慮了許多辦法:如何設市,怎樣在遠邦和大阪之間押送錢款,怎樣記帳等。

  天下六十四國,秀吉把其中的二十四國納入自己的版圖,完全佔領了山城,大和,河內,和泉,攝津,志摩,近江,美濃,若狹,越前,加賀,能登,丹波,丹後,但馬 ,因幡,播磨,美作,備前,淡路等二十國。此外擁有伊賀,伯耆,備中之一部,若換算成穀物,其勢力範圍高達六百幾十萬石,連結上述各國的以大阪為中心的經濟體制已經得到確立 。例如稻穀,各國剩餘的大米全部運到大阪出售,換成現金,缺米的諸侯國——如志摩,丹後和淡路等——把水產品運到大阪,賣出後再用錢購買大米。

  但是,規模畢竟是有限的。

  秀吉未征服的四國,九州,還有東海,關東,奧州卻在經濟圈外,不僅在圈外,而且是敵對勢力。敵人的領地夾在中間,極大地妨礙了秀吉設想的貨幣經濟的關鍵一環——流通 。且不說奧州,九州和四國。家康和信雄聯合佔領的伊勢,尾張,三河以東地區和秀吉的國土毗鄰,由於緊挨緊靠,所以好不容易推進的大阪流通經濟圈因此而受到了很大阻礙。

  "貨物受阻!"

  "生意難做!"

  大阪商人的請願,訴苦等,通過石田三成一股腦兒兜給了秀吉。秀吉本來就具有商業老闆的經濟嗅覺和頭腦,因此非常理解商人的苦衷 。同時,以他敏銳的經濟洞察力清醒地意識到,如果遲遲不能統一天下,費盡千辛萬苦開創的流通經濟反而會招致作繭自縛的嚴重後果。

  速定天下,是秀吉最大難題,政權不鞏固,日後可以回過頭來修補,眼下需要的是速度!於是秀吉採用了新的戰略方針。

  "丟下家康!"

  與其直接迎擊家康,不如斷其一翼,削弱信雄的戰鬥力。為此,秀吉全力以赴對付信長的遺子。

  清州城主織田信雄以五十三萬石的尾張為根據地,另有五十五萬石的領國——伊勢海對面的伊勢和伊賀 。秀吉打定主意,只要奪下信雄的領地,愚蠢的二公子一定會周章狼狽,舉手投降。

  秀吉花費了四天時間,便攻下了信雄在尾張三大城池中的兩座——加賀井城和竹鼻城,從而打通了木曾川上下游的水陸交通 。緊接著,秀吉引兵活躍在伊賀和伊勢境內,眨眼間奪下兩國的絕大多數城市,使信雄在經濟上處於困境。

  等著瞧吧,有信雄哭鼻子的時候!

  秀吉回到大阪,專等著信雄心理上的變化,三個月過去了,信雄的日子開始難過起來,領土讓秀吉奪取二分之一強,糧餉,軍費得不到補給,物質上的匱乏使信雄喪失了信心,意志極度萎靡。

  "戰事的前途,到底怎麼樣啊?"

  戰爭是自己挑起來的,而信雄卻每天詢問自己的家臣。每當這時,家臣們總是信心十足地諫道:

  "您說什麼呀,不是還有尾張的五十萬石嗎?"

  家臣們進而勸道,主公應以先主為楷模。先主不是以半個尾張二十萬石的微弱實力,一步步控制了中原麼?況且,主公還有一百三十余萬石的三河勢力做後盾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 ,家臣們的態度,也逐漸軟弱下來。現實是,籌措軍費越來越困難,兵力嚴重不足,過去清州城下是信長公耗費鉅資建起的商業城。可是今天,許多商人對信雄的前途失去信心,紛紛趁黑夜逃走了 。木曾川和伊勢海遭到秀吉的封鎖,貨物無法流動,生意蕭條,跌入低谷,與此相反,被秀吉征服的西鄰伊勢沿海城鎮,由於加入了大阪的經濟體系,生意興隆,日趨紅火,東海地區的商業主導權本來掌握在尾張商人手裡 ,現在卻有向伊勢商人轉移的趨勢,所以尾張商人十分不滿,私下議論紛紛

  ——老爺為什麼不倒向近畿?和草深過膝的三河結盟,到底圖的什麼?

  商人的議論也傳到了家臣們的耳朵裡,他們不得不承認,天下已經進入了秀吉時代。

  當然家臣們意志消沉並非完全出自客觀因素,他們還分別受到秀吉的賄賂或引誘,信雄的家臣和秀吉身邊的諸將本來都是織田門下的同事,多有親戚和朋友,秀吉的說客多次潛入他們家中 ,反復說明停止戰爭是為了織田家著想,秀吉絕不做損害織田家的事情,信雄也可以得到適當的禮遇,其家臣皆可封侯。隨著厭戰情緒的滋長,家臣們開始感到,還是罷兵的好。

  不管從哪方面考慮,信雄這種愚昧無知的大將,單憑信長次子的虛名,是不可能得坐天下,倘若再拖延下去,恐怕主僕都難以逃脫覆滅的命運!

  ——可否講和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