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司馬遼太郎 > 豐臣家的人們 | 上頁 下頁
一〇三


  8-04

  關於秀吉,八條宮智仁親王所記得的,只有這麼一些。即便這一些事情,也是在親王十分幼小時的記憶。當秀吉英姿颯爽、風華正茂的時候,這位親王還只是個幼童或少年,而當他觀察世事人情的眼光開始成熟時,關鍵人物秀吉卻早已衰老,不久之後就與世長辭了。但是,在秀吉去世以後,親王的思想認識有了很大的成長。與此同時,親王心目中的秀吉的形象,也似乎在秀吉死後,變得越發栩栩如生了。

  關原戰爭爆發的時候,親王二十四歲。

  「家康想奪豐臣家的權。」

  這件事早在關原之戰發生之前,在皇族人員的眼裡已經是一清二楚的了。秀吉死後,家康雖然是豐臣家的一個大名的身份,但他卻單獨接近宮廷,給宮廷進貢了不少金銀財寶。其用心可謂昭然若揭,那准是為了事先博得宮廷的好感,為將來起事作準備。這期間,家康違反豐臣家的法規,常常做一些刺激大阪執政機關的事,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甚是反感,代表大阪當局起而攻之,他公開譴責家康的罪狀,並在大阪舉兵討伐。這對家康來說,也許是正中下懷。於是,普天下的大名一分為二了,他們或參加東軍,或參加西軍,兩者必居其一。

  教親王學詩的老師細川幽齋,在丹後的田邊(舞鶴)地方,原地不動地參加了家康一邊。

  幽齋把自己這一家族的存亡的賭注壓在家康方面。這場賭博最後是贏了。但是在中途,即戰事進行過程中,曾陷入過困境。因為西軍的大兵團團包圍了這丹後的田邊城。

  圍城的西軍達一萬五千人,而在城內防守的幽齋卻只有五百人。因為幽齋的兒子忠興,率細川家的主力,開赴關東去了,因而幽齋身邊留下的就只有這麼一支軍隊了。他必須以這僅有的五百人作戰。然而,幽齋卻打得很好。

  世人都思忖道:「幽齋恐怕很難取勝,他怕是活不成了。」

  然而,幽齋的武藝高強,作戰勇敢,是連織田信長都讚歎過的。而且,此人的智謀更是大大超過他的武勇。此刻,這位老人,自有他的絕處逢生而又不為世人所笑話的訣竅。

  這便是動用八條親王。

  幽齋自前年以來,為後陽成天皇和八條宮親王講授《古今集》全卷的注釋,直到去年才講完。第一次共教了七十多天,第二次四十多天。

  通過這兩次授課,他把《古今集》全卷的注釋都講完了。但是還留著一個尾巴,那就是世間所傳的可稱之為秘傳的東西。

  社會上一般人所說的這門學問,便是解釋《古今集》的秘傳,用藝術界的術語來說,則是秘訣。這東西是不傳給外人的,倘若幽齋戰死的話,那麼這一秘訣就將永遠從人世間消失了。

  幽齋正是靠這一條來施展他計謀的。

  幽齋對身在京城的八條親王提議道:「我的死輕,但《古今集》秘訣重。我希望在我死之前,將這套秘訣傳授給八條親王。」

  幽齋派了自己的一名部下當密使,沖過敵人的封鎖線,到達了八條親王的府邸。

  親王吃了一驚。

  他立即到禦所,拜謁了作天皇的哥哥,談了些丹後的戰況之後,講到了《古今集》秘訣的事。

  智仁親王說:「幽齋說,他想給皇上講解這書的秘訣。」

  這話與事實多少有點出入。親王心想,即便自己要向幽齋學習,那也成不了天下大事。倘使皇上親自要學,那就可以以敕命使其停戰。有了皇上的命令,那麼,幽齋的性命也可以體面地得救了。幽齋瞭解親王的為人,他大概早就估計到親王會這樣去稟報皇上的。

  皇上說:「這可非救不可。」

  他立即採取了行動,派敕使到大阪的秀賴那裡,請他給丹後方面的西軍下了一道停戰的命令。這次從京都派到大阪去的敕使共有三個:大納言三條西實、中納言中院通勝以及中將烏丸光廣。三位都是通曉詩韻的人。秀賴答應了。接受皇命是豐臣家的家法。

  除了烏丸光廣中將作為皇上的使節前往丹後戰地之外,秀賴方面還派出了使者——官居主膳正的前田義勝(前田玄以之子)

  比這更早一步,親王自己派了他的家臣大石甚助,火速趕往丹後田邊城,告訴交戰的敵我雙方:「皇上就要派人來了。」

  然而,親王的使者接見了幽齋,並把改變他來信的原意的事告訴了他。

  幽齋作了複雜的表演。

  當皇上派來的使節進入城內的時候,起先幽齋拒不接受這勸告停戰的皇命,多次說,倒像是貪生怕死似的,這是武人的恥辱。

  同時派人到關東的家康那裡報告。如果不同時讓家康也瞭解這樣的情況,這會對日後不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